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216,分1748页显示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3  54  55  56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慕容彦超(阎昆仑 )
李氏
僧可朋(醉髡 )
石熙载(凝绩 得人 元懿 )
廖融(元素 衡山居士 )
释道齐( 道齐 东禅 )
钱文奉(廉卿 知常子 威 )
僧如敏(知圣大师 )
赵某(茗屿 )
僧缘密( 圆明大师 圆明 )
刘崇远(金华子 )
刘海蟾( 哲、操 元英、铉英、宗成 海蟾子 明悟弘道真君 )
崔氏(别称 卢某妻 )
张氏
杨氏(李嗣昭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人,后汉高祖弟。尝冒姓阎氏,体黑麻面,号阎昆仑。少事后唐明宗为军校。后汉时为镇宁军节度使,多诈而好聚敛。后周太祖立,彦超不自安,谋反,为太祖所破,投井死。
李氏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5 【介绍】: 五代时太原人。原为后唐庄宗嫔御,庄宗以赐孟知祥。后蜀明德初封贵妃,生孟昶。昶嗣位,尊为皇太后。性慈俭,为人明辩,有国母之称。后从昶归赵宋。及昶卒,不哭,以酒酹地,祝曰:“汝不能死社稷,苟生以取羞。吾所以忍死者,以汝在也。吾今何用生为!”因不食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眉州丹棱人。少与卢延让为诗友。好饮酒,自号醉髡。家贫无以付酒债,或作诗酬之。欧阳炯比之为孟郊、贾岛。后蜀孟昶广政十九年,炯荐于昶,赐钱十万、帛五十匹。是年夏,炯与同僚纳凉于净众寺,尊俎罗列,寺外耕者于烈日中耘田。可朋作《耘田鼓》诗以进,炯为之撤宴。有诗千余首,编为《玉垒集》,不存。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自号醉髡,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人。五代时诗僧。少与卢延让为诗友。好饮酒,家贫无以付酒债,或作诗酬之。欧阳炯比之为孟郊、贾岛。后蜀后主广政十九年(956),欧阳炯荐于后主,赐钱10万、帛50匹。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七四。有诗千余首,编为《玉垒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5首,断句6联,其中录自《刘公诗话》2联,为宋僧有朋诗误入。另《古今岁时杂咏》、《古今禅藻集》等书中,尚存其佚诗1首,断句2,题1则,《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收之。
唐诗汇评
可朋,生卒年不详,丹棱(今属四川)人。唐末五代诗僧,能诗,与方干、卢延让为友。好酒,自号“醉髡”。居蜀,与欧阳炯友善。有《玉垒集》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四首,残句六。

作品评论

中山诗话
闽僧可朋多诗,如“虹收千瘴雨,潮展半江天”,又曰:“诗因试客分题僻,棋为饶人下著低。”亦巧思也。
《全唐诗话》
可朋,丹陵人,少与卢延让为风雅之交,有诗千馀篇,号《玉垒集》。曾题《洞庭》诗曰:“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赠友人》曰:“来多不似客,坐久却垂帘。”欧阳炯以此比孟郊、贾岛。
《十国春秋•可朋传》
僧可朋,丹棱人。能诗,好饮酒,贫无以偿酒债,或作诗酬之,遂自号曰“醉髡”,少与卢延让、方干为诗友。来蜀与欧阳炯相善,炯比之孟郊、贾岛,力荐于后主,后主赐钱帛有加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8—984 【介绍】: 宋洛阳人,字凝绩。五代后周世宗显德二年进士。宋初赵光义领泰宁军节制及尹京邑,辟为掌书记、开封府推官。太宗即位,知贡举,号得人。知潭州。太平兴国四年,以给事中充枢密副使从征太原。还迁刑部侍郎。拜户部尚书、枢密使。八年上表求解职,授尚书右仆射。卒谥元懿。性忠实,遇事尽言,无所顾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衡阳人,字元素。隐居衡山,号衡山居士。当楚马殷、马希范之世,避乱不仕,与任鹄、王元等逸人同游。终于南岳。著《梦仙》、《题桧》诸诗,有时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元素,五代十国时楚人,后入宋。隐居衡山,与逸人任鹄、王正己、凌蟾、王元游,与杨徽之、翁宏、伍彬、张观等亦有诗往来,所作《梦仙谣》、《题桧》、《退宫妓》等诗有名于时。楚王马殷、马希范时,避乱不仕,终于衡山。《十国春秋》卷七五有传。《全唐诗》存诗6首,断句3联。《全唐诗续拾》补收诗2首。
全宋诗
廖融,字元素。隐居衡山,与逸人任鹄、王正己、凌蟾、王元等为诗友。太宗太平兴国末卒(《诗话总龟》前集卷一○引《雅言杂载》)。有诗集四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录诗八首。
释道齐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禅林僧宝传·卷第七
禅师名道齐。生金氏。南昌人也。幼依百丈明照禅师得度。种性猛利。经行燕坐。以未明己事为忧。持一钵遍历丛林。学心不息。时法灯禅师。住南昌上蓝。齐往依之。法灯使知藏司。法灯偶见齐呼曰。每见举祖师西来意话。藏主如何商略。齐曰。不东不西。法灯曰。若与么会。了无交涉。曰未审尊意如何。法灯良久曰。西来有甚意便去。齐于是顿悟其旨。初住高安大愚。有搜玄拈古代别之语。盛行诸方。号东禅。尝谓门弟子曰。达磨言。此方经唯楞伽。可以印心。吾读此经。偈曰。诸法无法体。而说唯是心。不见于自心。而起于分别。可谓大慈悲父。如实极谈。我辈自不领受。背负恩德。如恒河沙。或问曰。然则见自心。遂断分别乎。齐曰非然也。譬如调马。马自见其影而不惊。何以故。以自知其影。从自身出故。吾以是知。不断分别。亦舍心相也。祇今目前。如实而观。不见纤毫。祖师曰。若见现在。过去未来亦应见。若不见过去未来。现在亦不应见。此语分明。人自迷昧。或又问龙济曰。一切钟鼓本无声。如何信之无声齐。曰祖师曰。如鼓声无有作者。无有住处。毕竟空故。但诳凡夫耳。若鼓声是实有。钟声俱击。应不相参。所以玄沙曰。钟中无鼓响。鼓中无钟声。钟鼓不交参。句句无前后。若不当体寂灭。如何得句句无前后耶。后移住幽谷山双林禅院。又迁住云居。凡二十年。至道三年丁酉九月示疾。八日申时令击钟集众。维那白众已集。齐笑叙出家本末。揖谢辅弼丛席者曰。今日老僧以风火相逼。特与诸人相见。且向什么处见。向四大五阴处见耶。六入十二处见耶。是种种处不可见。则只今相问者是谁。若真见得可谓后学有赖。良久曰。吾化后。当以院事累契瑰。乃化。阅世六十有九。坐四十有八夏。 赞曰。余赞大愚东禅碑。碑载齐悟契之缘。法灯曰。西来有甚意。以校传灯曰。他家自有儿孙在。之语误也。昔有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答曰庭前柏树子。又随而诫之曰。汝若肯我与么道。我则辜负汝。汝若不肯我与么道。我则不辜负汝。而昧者剿之。使古人之意不完。为害甚矣。故并录之。
钱文奉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9 【介绍】: 五代时杭州临安人,字廉卿。钱元璙第二子。仕吴越。精于骑射,能运槊。涉猎经史、音律、图纬、医药、鞠击,皆冠绝一时。天福中,袭父荫为节度使,累加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于郡中建南园东庄,为吴中之胜,饮游其间,自号曰知常子。入宋,卒谥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后唐时僧,闽人。为人宽绰纯笃,无故寡言。住韶州灵树院。南汉刘氏每迎召敏入请问,所占皆验。号为知圣大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闽人也。始得心法于安禅师。及刘氏据番禺。每迎入府供养。有所询访。谓之乞愿。敏亦无所顾忌。辄随事占对。后皆奇中。因署号知圣大师所居灵树院。岩谷尤深。窅丈室燕坐。悉屏绝童仆。独一净人侍侧。呼之为所由。一日登山。遽麾使去。净人因蔽草中窥之。见敏没入地。久之乃复出。净人竟前问所往。徐曰。吾与山王有故。邀吾闲谈耳。且戒之。曰。所由勿泄吾迹于外。 有僧问云。如何是佛法至理。敏展两手。云如何是和尚家风。敏云千年田八百主。云学人不会。敏云。即当屋舍没人脩。问云。如何是西来意。敏云。童子莫徭儿。云乞师指示。敏云。汝从虔州来。问云。是什么得恁么难会。敏云。火官头上风车子。 有尼送瓷钵。敏托起云。者个出在什么处。尼云。定州敏朴破。尼罔措。 或问和尚年多少。敏云。今日生。明日死。又问和尚生缘何处。敏云。日出东。月落西。广主将兴兵。欲诀臧否于敏。敏知之乃封一函子。付知事云。王来则出此开之。竟化去。及广主至。怒知事曰。和尚疾时。何不见报耶。对曰。和尚未尝有疾。于是出其函。得一帖子。于内书云。人天眼目。堂中上座。主因召第一座文偃。开堂说法。以绍其化。兵亦遂寝。且塔其全身于山中。葬费皆出王府。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感通篇第六之五
释如敏。闽人也。始见安禅师。遂盛化岭外。诚多异迹。其为人也宽绰纯笃无故寡言。深悯迷愚率行激劝。刘氏偏霸番禺。每迎召敏入请问多逆知其来。验同合契。广主奕世奉以周旋时时礼见。有疑不决直往询访。敏亦无嫌忌启发口占然皆准的时谓之为乞愿。乃私署为知圣大师。初敏以一苦行为侍者。颇副心意。呼之曰所由也。一日随登山脊间。却之潜令下山。回顾见敏入地焉。苦行隐草中覆其形。久伺之乃出往迎之。问曰师焉往乎曰吾与山王有旧。邀命言话来如是。时或亡者乃穴地而出。严诫之曰。所由无宜外说泄吾闲务。后终于住院。全身不散。丧塔官供。今号灵树禅师真身塔是欤。 系曰。灵树如遇大安。必寿腊绵长。出人常限。疑此亦所闻异辞矣。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某,失其名,号茗屿,乐清(今属浙江)人(《东瓯诗存》卷七)。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四一
赵某,建隆元年为泰州团练推官、将仕郎、试大理评事。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时禅僧。嗣云门文偃。后住朗州德山,赐号圆明大师。《景德传灯录》卷二二有传。《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下录其诗偈11首,皆颂云门禅旨之作。《天圣广灯录》卷二一收为其门人鼎州普安山道禅师所作,《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粤诗·卷一九
释缘密,号圆明。韶州云门释文偃法嗣,为青原下七世。后住鼎州德山。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五有传。诗十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河南人。因慕黄初平之为人,自号金华子。唐末避乱徙居江南。仕南唐为文林郎、大理司直。有《金华子》。
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一
崇远仕南唐。官大理司直。著有金华子新编三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燕山人,一说燕地广阳人。名哲,字元英,一作铉英,号海蟾子;一说名操,字宗成。曾事燕主刘守光为相。好黄老之学,后弃官隐居华山、终南山。传得道仙去,道家以为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元世祖至元六年封为明悟弘道真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博陵人。王延翰妻。陋而淫,性嫉妒。延翰多选良家子为妾,崔氏择其美者幽于别室,系以大械,刻木为人手击其颊,又以铁锥刺之,一年死者八十四。后病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世次不详。工诗。嫁校书郎卢某为妻。时卢已年暮,崔氏有嫌色。卢请其以诗述怀,立成之。事迹见《南部新书》卷丁。《全唐诗》存诗1首。
张氏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荆南国君高季兴姬。季兴事梁时,每行军,张氏必随。一夕军败,误入深涧,张方妊,行迟缓。季兴恐为所累,俟其熟睡,以剑刺岸边,欲杀之。忽张惊呼梦大山压身,有披金甲执戈者托而获免。寻生高从诲。

人物简介

全唐诗补逸
杨氏,五代晋李嗣昭妻。诗一首。(《全唐诗》无杨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