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216,分1748页显示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70 71 72 73 下一页
吕南公(字 次儒 号 灌园先生、灌园 )
唐既(字 潜亨 号 真淡翁 )
释守讷( 郑 号 莫莫翁 别称 讷叔 )
刘安世(字 器之 号 元城、读易老人 世称 元城先生 忠定 )
孙颀(字 景修 号 拙翁 )
曾安止(字 移忠 号 屠龙翁 )
释元照( 唐 字 湛然、湛如 号 安忍子 世称 灵芝尊者 大智律师、大智 )
释思义(字 和甫 号 净慧 凌 )
刘谊(字 宜父、宜翁 号 三茅翁 )
徐师回(字 望圣 号 直节 )
李公麟(号 龙眠山中人、龙眠山人、龙眠居士 字 伯时 )
秦观(世称 秦七 行第 七 字 少游、太虚 号 淮海居士 )
苏澥(字 浩然 号 支离居士 )
华镇(字 安仁 号 云溪、云溪居士、云溪山客 )
其它辞典(续上)
任伯雨(字 德翁 忠敏 号 得得居士 )吕南公(字 次儒 号 灌园先生、灌园 )
唐既(字 潜亨 号 真淡翁 )
释守讷( 郑 号 莫莫翁 别称 讷叔 )
刘安世(字 器之 号 元城、读易老人 世称 元城先生 忠定 )
孙颀(字 景修 号 拙翁 )
曾安止(字 移忠 号 屠龙翁 )
释元照( 唐 字 湛然、湛如 号 安忍子 世称 灵芝尊者 大智律师、大智 )
释思义(字 和甫 号 净慧 凌 )
刘谊(字 宜父、宜翁 号 三茅翁 )
徐师回(字 望圣 号 直节 )
李公麟(号 龙眠山中人、龙眠山人、龙眠居士 字 伯时 )
秦观(世称 秦七 行第 七 字 少游、太虚 号 淮海居士 )
苏澥(字 浩然 号 支离居士 )
华镇(字 安仁 号 云溪、云溪居士、云溪山客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7—1119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德翁。任孜子。登进士第。累官左正言,上章弹击章惇、蔡卞。徽宗建中靖国初,反对调和元祐、绍圣两党,言君子、小人不能并进。又论弃湟、鄯州,以安边息民。居谏省半岁,凡上一百零八疏。大臣畏其多言,改权给事中。将劾曾布,布觉之,徙为度支员外郎,寻知虢州。崇宁间,编管通州,移昌化。谥忠敏。有《春秋绎圣新传》等。全宋诗
任伯雨(一○四七?~一一一九?),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孜子。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调清江主簿,知雍丘县。哲宗元符三年(一一○○),召为大宗正丞,旋擢左正言(《鹤山集》卷六○《跋任谏议伯雨帖》)。徽宗初政,条疏章惇、蔡卞罪状,章、蔡贬官。居谏省半载,大臣畏其多言,寻出知虢州。崇宁元年(一一○二),以党事编管通州(同上书),徙昌化军、道州。宣和初卒,年七十三。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东都事略》卷一○○、《宋史》卷三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全宋文·卷二三四二
任伯雨(一○四七——一一一九),字德翁,号得得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孜子。元丰五年进士及第,调施州清江主簿,知雍丘县。有善政,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建中靖国元年,擢左正言。居谏省半岁,凡上一百八疏。大臣畏其多言,使权给事中。伯雨抗论愈力,忤曾布,徙度支员外郎,寻知虢州。崇宁初列奸党,削籍编管通州,徙昌化。宣和初卒,年七十三。绍兴中特赠直龙图阁、右谏议大夫,淳熙中赐谥忠敏。所著有《春秋绎圣新传》十二卷、《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东都事略》卷一○○、《宋史》卷三四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7—1086 【介绍】: 宋建昌南城人,字次儒,号灌园先生。神宗熙宁中一试礼闱不遇,度不能逐时好,退筑室灌园,不复以进取为意。益著书,且借史笔以寓褒贬。哲宗元祐初立十科荐士,曾肇疏称之,议欲命以官,未及而卒。有《灌园先生集》。全宋诗
吕南公(一○四七~一○八六,生卒年据《全宋词》小传),字次儒,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神宗熙宁初,曾举进士不第,会以新经取士,遂罢举(《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以著书讲学为事。《宋史》言熙宁中士方推崇马融、王肃、许慎之业,剽掠补拆临摹之艺大行,南公度不能逐时好,遂罢举。《四库总目提要》已驳正其谬。哲宗元祐初,获曾肇等人推荐,未及授官而卒,年四十。其子吕郁收拾遗稿编成《灌园集》三十卷(符行中《灌园集》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为二十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吕南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灌园集》为底本。参校八千卷楼钞本(简称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及《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二三六五
吕南公(一○四七——一○八六),字次儒,号灌园,建昌南城(今江西南城)人。出身于贫苦士人之家。治平末出山外游,熙宁初试于礼部,十馀年间屡试不第。退而筑室灌园,不复以进取为意,益务著书,借史笔褒善贬恶。元祐初,立十科取士,曾肇荐其读书为文,不事俗学,安贫守道,志希古人,堪充师表科。一时廷臣亦多称之,议欲命以官,未及而卒。其子吕郁收其遗稿,编为《灌园先生集》三十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三八八
唐既(一○四七——一一○○),字潜亨,又号真淡翁,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少举进士,后用其伯父介之荐调巴陵尉。未几谢去,隐居汉水之南二十年。于书无所不读,于事无所不能。著有《邦典》二卷。元符三年卒,年五十四。见邹浩《道乡集》卷二七《邦典序》、卷三五《唐公墓志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守讷(一○四七~一一二二),俗姓郑,自号莫莫翁。为青原下十二世,法云秀禅师法嗣。初依栖霞山云渺庵主,后于钱塘净慈寺祝发,礼圆照本公为师,时称讷叔。住芜湖吉祥院、江宁能仁寺,继迁华藏,皆所至未几即辞去。隐居泾县金峰,凡十六年。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住宣州昭亭广教寺。四年,卒,年七十六。有《拟寒山诗》数百篇,已佚。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宣州昭亭广教寺讷公禅师塔铭》,《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全宋文·卷二四○八
守讷(一○四七——一一二二),苏州(治今江苏苏州)人。俗姓郑,本衣冠之族,弃儒就释。初依圆照,复参圆通,得大彻悟。先后住芜湖之吉祥、江宁之能仁、华藏,隐泾县之金峰,以莫莫翁自号。宣和三年,奉命住持宣州之广教寺。次年卒,年七十六。著有《大藏节要》二十门、《节宗镜录》十卷,又拟寒山诗数百篇。见《筠溪集》卷二四《宣州昭亭山广教寺讷公禅师塔铭》,《乐邦文类》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8—1125 【介绍】: 宋大名人,字器之,号元城。刘航子。神宗熙宁六年进士。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又以吕公著荐,为右正言,论事刚直,历劾章惇、蔡确、范纯仁。累迁左谏议大夫,进枢密都承旨。章惇用事,累贬英州安置,徙梅州,欲置之死,会徽宗立得赦,历知衡、鼎、郓州及镇定府。蔡京为相,连谪至峡州羁管。有《尽言集》等。全宋诗
刘安世(一○四八~一一二五),字器之,号读易老人(《永乐大典》卷二三四二引《古藤志》),学者称元城先生,魏(今河北大名西北)人。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调洺州司法参军。哲宗元祐初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三年(一○八八),擢右正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五年,提举崇福宫(同上书卷四四七)。六年,召为中书舍人、枢密都承旨(同上书卷四五四)。八年,出知真定府(同上书卷四八四)。忤章惇,连贬新州别驾,安置英州。元符元年(一○九八),移梅州(同上书卷五○○),历衡及鼎。徽宗即位,知郓州、真定府。为曾布、蔡京所忌,连七谪至峡州羁管。后定居宋都。宣和七年卒,年七十八。有《语录》二卷、《文集》二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有《元城尽言集》十三卷传世。《东都事略》卷九四、《宋史》卷三四五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二五三四
刘安世(一○四八——一一二五),字器之,学者称元城先生,大名(今河北大名)人。登熙宁六年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元祐初,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三年,擢右正言,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六年,为宝文阁待制、枢密都承旨。绍圣初,章惇用事,忌恶之,累加贬黜,安置英、梅等州,凡投荒七年,甲令所载远恶地,无不历之。徽宗即位,起知郓州、真定府。蔡京既相,又七谪至峡州羁管。稍复承议郎,卜居宋城。宣和七年卒,年七十八,后谥忠定。著有《尽言集》及《元城语录》等。《宋史》卷三四五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四○八
曾安止(一○四八——一○九八),字移忠,号屠龙翁,吉州泰和(今江西泰和)人。熙宁九年进士。初授洪州丰城县主簿,调江州彭泽县令。以目疾弃官,授宣德郎。绍圣五年卒,年五十一。著有《禾谱》五卷,温雅详实,苏轼为赋《秧马歌》。又有《车说》一卷、《屠龙集》若干卷。见黄履《宋进士宣德郎移忠公墓志铭》(收入《全宋文》卷一七九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9—1116 【介绍】: 宋僧。馀杭人,俗姓唐,字湛然,号安忍子。年十八得度,从神悟禅师讲学天台教观。博究群宗,以律为本。神宗元丰中移灵芝寺,居三十年,世称灵芝尊者。赐谥大智律师。有《资持济缘行宗》、《应法住法报恩诸记》、《芝园集》等。全宋诗
释元照(一○四八~一一一六)(《释氏疑年录》卷七),字湛如,号安忍子,俗姓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传天台教观,深明教律。神宗元丰中住灵芝崇福寺,历三十年。徽宗政和六年卒,年六十九。赐谥大智律师。有《芝园集》二卷、《补续芝园集》一卷、《芝园遗编》三卷传世。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三五,《咸淳临安志》卷七○、七九。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二四三二
元照(一○四八——一一一六),字湛然,号安忍子,俗姓唐,钱唐馀杭(今属浙江杭州)人。幼出家居祥符寺,后礼神悟大师处谦习天台教观,博究群宗,以律为本。元丰中住持杭州灵芝寺,历三十年。著述颇丰,今存《无量寿经义疏》,《阿弥陀经义疏》,《资持》、《济缘》、《行宗》诸记,又有《芝园集》二卷及《芝苑遗编》、《补续芝园集》等。政和六年卒,年六十九,赐谥大智律师。见《咸淳临安志》卷七○,《释门正统》卷八,《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二七。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元照。字湛然。馀杭唐氏。少依祥符东藏慧鉴师学毗尼。及见神悟谦公讲天台教观。遂抠衣出门。博究群宗。以律为本。又从广慈受菩萨戒。戒光发见。顿渐律仪罔不兼备。南山一宗蔚然大振。常披布伽黎。杖锡持钵。乞食于市。杨无为赞之曰。持钵出。持钵归。佛心常在四威仪。初入廛时人不识。虚空常有鬼神知。四主郡席。晚居灵芝。凡三十年。众常数百。尝言化当世莫若讲说。垂将来莫若著书。撰资持济缘行宗应法住法报恩诸记。十六观小弥陀义疏。及删定律尼本。共百馀卷。芝园集二十卷。自号安忍子。政和六年秋。命讽普贤行愿品。趺坐而化。渔人皆闻天乐声。建塔灵芝西北。谥大智。 赞曰。 毗尼秘藏 终南著称 中微孰振 大智崛兴 仪合万行 论集诸乘 芝园西迈 天乐来迎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一
释元照,字湛然,馀杭唐氏子也。少依祥符东藏慧鉴。年十八通《法华》,试经得度,专学毗尼。及见神悟谦师讲天台教观,博究群宗,以律为本。乃从广慈授菩萨戒,慧定珠圆,威仪中度,纲领条贯,罔不兼备。后嗣法允堪,南山一宗,蔚然大振。常披伽黎,杖锡持钵,乞食于市。苦行清修,遐迩感应,重造明州五台戒坛。坛成,有一老人神气超迈,眉须皓白,进而启曰:“愿献三珠用贺新坛。”叩其姓氏,笑而不答,飘然竟去。因置珠坛心,屡有光异。其后坛主尝会十师,开大法戒,夜分有一僧登坛,忽睹圆光外彻,中见善财童子。僧乃惊呼,众起视之,悉皆环礼。自是益昭虔恳,而珠光所见神异非一,世所罕闻。元丰间继真悟主昭庆。晚居灵芝。三十年摄𪗋讲授,众逾五百,每言“生宏律范,死归安养,平生所得惟此法门。”有义天远来求法,为授菩萨戒。登坛六十馀会,度者几及万人,所至伽蓝必为结界。政和六年丙申九月一日,集众讽《行愿品》,趺坐而化,葬寺之西北。谥“大智律师”,塔曰“戒光”。著有《资持记》以释《南山行事钞》,《济缘记》以释《羯磨疏》,《行宗记》以释《戒疏》,《住法记》以释《遗教疏》,《报恩记》以释《盂兰盆疏》、《观无量寿佛经》、《弥陀经》诸义疏,及《删定尼戒本》凡百馀卷。尝谓其徒曰:“欲化当世,无如讲说。若垂来兹,必资著述。”故口诵手书,孜孜不辍,累岁积学,老而忘疲,其精诣所至,福应斯闳,珠光祥善,有自来矣。照有《题白云庵》诗曰:“道人倦逢迎,结庵就岩穴。静爱山头云,空濛如积雪。随风亦卷舒,触石更明灭。郤忆古人诗,祗可自怡悦。”照尝持钵乞食,无为居士杨杰颂之曰:“持钵出,持钵归,佛言常在四威仪。初时入廛人不识,虚空自有鬼神知。”又释元复赞云:“毗尼秘藏,终南著称。中微谁振,大智崛兴。仪合万行,论集诸乘。芝园西迈,天乐来迎。”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思义。字和甫。与海月同出明智之门。难兄弟也。智尝开帏出十问。师答之。皆契旨。及智退居草堂。众送入室。既散。师犹侍立。智曰。尔适何见。答曰。见大众拜而退。智曰。来吾语汝。汝行当住此山。绍隆大教。后亦来居此室也。未几。丞相苏颂帅杭。请居天竺。弘道二十三年。退闲草堂。皆如智记。熙宁四年。赐紫服。号净慧。元祐三年二月十八日。别众。安坐而逝。大众诵念久之。忽复语云。侍观音大士行。见一沙门。金色长身垂臂。谓我曰。报缘未尽。过七日当遣迎。至二十五日。复跏趺而化。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一
释思义,字和甫。姓凌氏,武康人也。试《法华经》第一,得度。悟解过人,摄斋讲席,风发泉涌,泠然动听。顾以苦行,自励勤修三昧。尝生肉瘿,累累项下,如是行持,夜梦功德天食之以桃,其疾良已。熙宁四年,赐紫衣,锡号“净慧”。丞相苏颂帅杭请居天竺,大弘法化。元祐三年二月十八日中夜,趺坐别众而寂。久之,忽苏曰:“适随大士,行见金甲神,长身垂臂,谓我曰:‘汝报缘未尽,过七日当来迎。’”至期后坐化。瘗龛之日,有赤云垂布如引导状,向西而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长兴人,字宜父,一字宜翁,号三茅翁。英宗治平四年进士。为江西提举。神宗熙宁中上疏,极论新法不便,坐废黜,隐于茅山以终。有《刘宜翁文集》。全宋诗
刘谊,字宜翁,长兴(今属浙江)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神宗元丰间提举广东常平,移江西(《宋诗拾遗》卷七)。后隐三茅山以终。《嘉泰吴兴志》卷一七有传。今录诗六首。全宋文·卷二○一三
刘谊,字宜父,长兴(今江苏长兴)人。治平四年进士。元丰元年九月管勾广西常平等事。三年,权提举广西路常平等事。七年正月,特授宣议郎。元祐元年六月,权发遣韶州。元祐二年妄上章,提举宫观。元祐三年三月,以奉议郎发遣韶州、勾当灵仙观。事迹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二、三○六、三二四、四○七、四○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苏州人,字望圣。神宗元丰中知南康军,有治状。公暇建堂,植八杉,号为直节,言当守节如杉树之直;又筑亭明月泉上,称欲守廉似泉水之清。苏辙为作《直节堂记》,黄庭坚赋《明月泉铭》,名重于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9—1106 【介绍】: 宋舒州人,或作舒城人,字伯时,号龙眠居士。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所画鞍马、人物,超越前代名家,时推为宋画中第一。哲宗元符三年,因风痹致仕,归居龙眠山庄,自作《山庄图》,为世所宝。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等。全宋诗
李公麟(一○四九?~一一○六),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城(今属安徽)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历南康、长垣尉,泗州录事参军。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元丰二年(一○七九),为礼部试试官。哲宗元符三年(一一○○),病痹致仕,归龙眠山。徽宗崇宁五年卒。公麟以书画知名,工山水佛像。事见《画继》卷三,《宋史》卷四四四有传。今录诗二十首。词学图录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桐城人。熙宁三年进士。工诗文,擅画人物、鞍马,长于白描,又擅辨古器物。任中书门下省删定官、御史检法、朝奉郎等。元符三年因病辞退,归老龙眠山。有《莲社图》、《西园雅集图》、《免胄图》、《孝经图》等。全宋文·卷二五六三
李公麟(一○四九——一一○六),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州(安徽舒城)人,南唐李升四世孙。熙宁三年(一作元祐三年)进士,历南康、长垣尉,泗州录事参军,用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官至朝奉郎。公麟好古博学,长于诗,多识奇字,自夏商以来钟鼎尊彝,皆考订世次,辨识款识。尤工画,鞍马、佛像、山水、人物皆臻精妙,论者谓当为宋画中第一。元符三年病痹,遂致仕,肆意于龙眠山岩壑间。崇宁五年卒,年五十八。有《考古图》五卷。见《宋史》卷四四四本传,《画继》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9—1100 【介绍】: 宋扬州高邮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少从苏轼游。神宗元丰八年进士。为定海主簿。哲宗元祐初,以苏轼荐,除太学博士,复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因坐元祐党籍,通判杭州。又以增损《实录》罪,责监处州酒税。继迭遭贬谪,编管横州、雷州。徽宗即位,召为宣德郎,北归至藤州卒。善诗赋策论,尤工词,属婉约派。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有《淮海集》。全宋诗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为秘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为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乾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乾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閒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六卷。词学图录
秦观(1049-1100) 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人。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全宋文·卷二五七二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太虚,又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元丰八年进士,除定海主簿,寻授蔡州教授。元祐初因苏轼荐,任太学博士,六年迁秘书省正字,八年任国史院编修,授左宣德郎。绍圣元年坐元祐党籍,出通判杭州,道贬监处州酒税。后削秩徙郴州,继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徽宗即位召还,复为宣德郎。元符三年八月卒于北归途中。观善诗赋策论,尤工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著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苏澥,字浩然,梓州铜山(今四川三台西南)人。舜元子。以荫为太庙斋郎(《端明集》卷三九《苏才翁墓志铭》)。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为台州天台令(《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二)。八年,除两浙转运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一)。元丰元年(一○七八),改国子博士奉使高丽(同上书卷二九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为徐王府翊善(同上书卷四六九)。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一七六三
苏澥,字浩然,号支离居士,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舜元次子。以荫为太庙斋郎。熙宁初为台州天台令。二年,命提举江南西路常平等事。后历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八年,移两浙路,官殿中丞。元丰初,改国子博士。后为秘阁校理、江东提举。元祐中,官至工部郎中,七年,为徐王府翊善。见蔡襄《苏才翁墓志铭》(《蔡忠惠集》卷三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九、二七一、二八七、二九三、四六九,《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二,《宋诗纪事补遗》卷二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会稽录》等。全宋诗
华镇(一○五一~?),字安仁,号云溪居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高邮尉。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监温州永嘉盐场。七年,为道州司法参军。元符二年(一○九九),知海门。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知新安。政和初知漳州,官终朝奉大夫。有《云溪居士集》一百卷及《扬子法言训解》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云溪居士集》三十卷,其中诗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附录其子初成进书表、行状,《宝庆会稽续志》卷五有传。华镇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邵二云及沈氏鸣野山房抄本(简称鸣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乾隆翰林院抄本(简称翰林本,藏北京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全宋文·卷二六三九
华镇(一○五二——?),字安仁,自号云溪山客,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元丰二年登进士第,时年二十八岁。初任高邮尉。元祐初监温州永嘉盐场;七年,为道州录事参军,后任湖南转运司帐勾兼管勾文字。元符中知通州海门县。崇宁中知河南府新安县。沈屈州县二十馀年,政和初乃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好学能文,词格清丽。著有《扬子法言训解》十卷、《书说》三卷、《会稽览古诗》百三篇、《云溪居士集》百卷。事迹略见本集,华初成《华公行状》(《云溪居士集》附录),《宋史翼》卷二六。宋登科记考
字安仁,号云溪。越州会稽县(今浙江绍兴)人。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