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216,分1748页显示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90  91  92  93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丁氏(清风居士 )
周显灵(总真居士 )
廉布(宣仲 射泽老农 )
张九成(子韶 横浦居士、无垢居士 文忠 崇国公 )
徐存(诚叟 逸平翁、逸平 )
方略(作谋 万卷楼 )
曾纮(伯容 临汉居士 )
沈庄可(菊山 )
葛立方(常之 懒真子、归愚老人 )
赵士衍(花一相公 )
赵子崧(伯山 鉴堂居士 )
释了一(照堂、炤堂 徐 )
释妙应(智缘 李 )
释宗觉(无象 西坡 郑 )
释慈永(净慧大师 )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丁氏,号清风居士,蜀人。善诗文。徽宗宣和中随夫至京,王黼荐名禁中,有旨召见,不赴。事见《梧溪集》卷二《丁清风序》。
周显灵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七七七
周显灵,号总真居士,宣和间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楚州山阳人,字宣仲,号射泽老农。登进士。高宗绍兴九年授处州录事参军,官至武学博士。以连贵姻坐累,被废终身。后居绍兴,专意于绘事。工画山水及林石,学苏轼几登堂。
全宋诗
廉布(一○九二~?),字宣仲,号射泽老农,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徽宗宣和初进士,为画学博士(《剡录》卷七)。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为处州录事参军(《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修朝宗石碶记》)。因张邦昌婿故,不得任用。后居绍兴。工山水,尤工枯木竹石。有《清尊录》传世。事见《投辖录》(参见《宋史》卷三七○《吕祉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三)、《画继》卷三、《图绘宝鉴》卷四。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四二三○
廉布(一○九二——?),字宣仲,自号射泽老农,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少年登进士第,张邦昌以女妻之,宣和间为太学博士。绍兴九年以左从政郎授处州录事参军,十八年为左从事郎,以张邦昌故,坐废终身。后居绍兴,专意于绘事,善山水枯木丛竹,取法东坡,几于升堂。著有《清尊录》一卷(存)。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一五七,《渭南文集》卷一四《容斋燕集诗序》,《画继》卷三,《图绘宝鉴》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2—1159 【介绍】: 宋杭州钱塘人,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少游京师,从学于杨时。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第一。历著作郎及礼部、刑部侍郎等职。因与秦桧不和,被谪南安军十四年。桧死,起知温州。研思经学,多有训解。卒谥文忠。有《横浦集》、《孟子传》。
全宋诗
张九成(一○九二~一一五九),字子韶,自号无垢居士,谪南安后号横浦居士,祖籍开封(今属河南),徙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十四岁为太学生,始从杨时学。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第一,授镇东军签判。五年,召为著作佐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四、九○)。六年,迁著作郎(同上书卷九九)。八年,权礼部侍郎兼侍讲,兼权刑部侍郎(同上书卷一二○、一二一、一二三)。以忤秦桧,出知邵州,未几落职。十三年,谪南安军居住(同上书卷一四九)。桧死,二十六年,起知温州(同上书卷一七一)。二十九年卒,年六十八(同上书卷一八二)。谥文忠。传世有《横浦先生文集》二十卷,另有《尚书说》、《论语说》、《孟子说》等,大多已残佚。事见《横浦先生家传》(附见宋刻《横浦先生文集》),《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三七四有传。 张九成诗,以宋刻《横浦先生文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明万历吴惟明刻本(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从《横浦心传录》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五卷。
全宋文·卷四○三一
张九成(一○九二——一一五九),字子韶,自号无垢居士,又号横浦居士,杭州盐官(今浙江海宁西南)人。少游京师,从杨时学。绍兴二年中状元,授镇东军签判。历著作郎,权礼部、刑部侍郎,知邵州。因反对议和,为秦桧所恶,谪居南安军凡十四年。桧死,起知温州,寻丐祠。绍兴二十九年病卒,年六十八。宝庆初赠太师,封崇国公,谥文忠。九成研思经学,多有训解,著有《尚书详说》、《中庸说》(存)、《大学说》、《孝经解》、《论语解》、《孟子传》(存)、《横浦日新》(存)、《横浦心传录》(存)、《重修神宗实录》、《唐鲙》、《横浦集》(存)等书。见《横浦家传》(《横浦文集》附),《宋史》卷三七四本传。
徐存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衢州江山人,字诚叟,号逸平翁。受业于杨时。隐居不仕,以经学授徒,从学者千余人。
全宋诗
徐存,字诚叟,号逸平,江山(今属浙江)人。徽宗宣和间从杨时学,既有得,讲道于家,执经者前后千馀人。为朱熹敬服。有《六经讲义》、《中庸论孟解》、《潜心室铭》。事见清康熙《江山县志》卷九
全宋文·卷四二四五
徐存,字诚叟,衢州江山(今浙江江山)人。受业于杨时,隐居不仕,自号逸平翁,以经学教授弟子,著籍者千馀人。有《五经讲义》、《徐逸平集》。见袁甫《徐逸平集序》(《蒙斋集》卷一一),《宋元学案》卷二五,《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作谋。方峻曾孙。徽宗大观中由崇德尉召除删定官。累迁修书局,出提举广东常平。宣和初贬知琼州,改潮州。高宗建炎中告归。居官清廉,所至民乐其政。性喜藏书,凡民间有奇书,必捐金帛以求,于家作万卷楼储之。
全宋文·卷三○五四
方略,字作谋,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峻曾孙。大观中由崇德尉召除删定官,累迁脩书局。出提举广东常平。宣和初贬知琼州,改潮州。靖康中为广西运判,建炎中告归。性喜藏书,号万卷楼。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二四,《莆阳文献传》卷一四,《莆阳比事》卷三、六,《宋史翼》卷二一《方翥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伯容,号临汉居士。徽宗宣和间特科进士。累官文林郎致仕。浪迹江湖,与子曾恩赋诗为乐。有《临汉居士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袁州分宜人。徽宗宣和间进士。知钱塘县,嗜菊,庭植常数百本。晚年退居,益放情于菊。后以九月九日死,朱熹哭以诗。
全宋诗
沈庄可,号菊山(明正德《袁州府志》卷七),分宜(今江西分宜县南)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尝知钱塘县。嗜菊,后以九月九日死,朱熹有诗哭之。事见清同治《分宜县志》卷七、八。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4 【介绍】: 宋润州丹阳人,徙居吴兴,字常之。葛胜仲子。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历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博极群书,以文章名。有《西畴笔耕》、《韵语阳秋》、《方舆别志》、《归愚集》等。
全宋诗
葛立方(?~一一六四),字常之,号懒真子,江阴(今属江苏)人。胜仲子。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十七年,为秘书省正字。十九年,迁校书郎。二十一年,除考功员外郎。以忤秦桧得罪。桧死召用,二十六年以左司郎中充贺金国生辰使。二十七年,权吏部侍郎。二十九年,出知袁州,未几以事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五、一七七、一八二),退居吴兴。孝宗隆兴二年卒。著《归愚集》、《韵语阳秋》。事见《韵语阳秋》自序及宋徐林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葛立方诗,以宋抚州刻本《侍郎葛公归愚集》为底本(藏上海图书馆,存五至十三卷,其中诗五卷),校以清光绪《常州先哲遗书》本(简称光绪本)。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词学图录
葛立方,字常之。丹阳(今属江苏)人,徙吴兴。词学晏殊。有《西畴笔耕》、《韵语阳秋》、《归愚集》、《归愚词》。
全宋文·卷四四三四
葛立方(?——一一六四),字常之,号懒真子、归愚老人,江阴(今江苏江阴)人,胜仲子。中绍兴八年进士第。十四年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附赞和议,为秦桧亲厚。十七年除秘书省正字,十九年除校书郎,二十一年为考功员外郎。兼权中书舍人,寻罢。二十六年为尚书左司郎中,充贺大金生辰使。二十七年权吏部侍郎。为台官论罢,出知袁州,又知宣州。复以言者罢,遂不复起,归休于吴兴。隆兴二年卒。见《韵语阳秋》自序及徐林序,《宋史》卷三三三《葛宫传》附,《归愚集》卷末缪荃孙撰《葛立方传》,《南宋馆阁录》卷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五。著作有《西畴笔耕》五十卷、《外判》五卷、《方舆别志》二十卷,俱佚。今存《韵语阳秋》二十卷、《归愚集》残本九卷、《归愚词》一卷,后人合编为十卷。
赵士衍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太宗五世孙,号花一相公。擅长画著色山水。徽宗宣和初进十图,特转一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2 【介绍】: 宋宗室,字伯山,号鉴堂居士。赵德昭五世孙。徽宗崇宁五年进士。宣和间知淮宁府。汴京失守,起兵勤王。传檄中外,止诸路毋受张邦昌伪赦。又移书责张邦昌逆节。高宗即位,请放诸路常平积欠钱,并建三屯之议,以张收复声势。除延康殿学士、知镇江府。建炎二年,坐事谪居南雄州。有《朝野遗事》。
全宋文·卷三八八一
赵子崧(?——一一三二),字伯山,燕懿王五世孙。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宣和间,官至宗正少卿,除徽猷阁直学士、知淮宁府。汴京失守,与翁彦国等同盟起兵勤王,康王命充大元帅府参议官、东南道都总管。高宗即位,除延康殿学士、知镇江府、两浙路兵马钤辖。后以罪降单州团练副使,谪居南雄州。绍兴二年卒于贬所。《宋史》卷二四七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了一(一○九二~一一五五),号照堂,俗姓徐,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年十四于大云寺出家。年十六,从广寿梵光法师习天台教。后师从妙湛思慧禅师。游方遍谒耆宿。后住石泉寺,改圣泉寺,又被知福州叶梦得迎至黄檗道场。继归卧雪峰故庐。又出住云门,迁法石,返西湖雪峰庵。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诏住径山能仁禅院,次年卒,年六十四。为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事见《鸿庆居士集》卷三二《径山照堂一公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今录诗二十首。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了一。号炤堂。奉化徐氏子。方童幼时。遇群儿嬉戏。隅坐傍不语。闻梵呗则跃起。喜动颜色。其父曰。儿如此。当令事佛。年十四。祝发大云寺。十六受经数万言。习穷昼夜不息已。乃叹曰。如来最上乘。无挟而径造者也。事糟粕何庸。即入京。从相国寺妙湛慧公。游数年。尽其学为高弟。复下汴。绝淮。经吴中浮浙。上天台。入雪峰。遍见诸耆宿。表里洞然。中无疑者。会妙湛来莅黄檗。师自雪峰至。学成行尊。众推为上首。师姿相奇庞。寡言笑。危坐一榻。渊然如古井冰。有来叩者。云涌泉落。愈出而愈无穷。性介特。务自阔远。不交人事。将诣雪峰。朝议大夫曾恬。与师厚善。属师致书。抵福帅大资张公守。师意其为己。纳笥中弗出。久之。石泉虚席。公曰。黄檗上首故自强。即日移书。遣骑迎师。师谢不愿。使者至五反而后受。他日公过师。师出恬书。且致不即发之意。公喜曰。韫椟之珍。深藏而不市。吾与师。宾主无愧矣。居三岁。改莅圣泉。会左丞叶梦得来守福。曰。黄檗古道场。今世名缁。孰逾一公者。饬使者具书币以迎师。至阖境。缁素奔走出迎。欢呼踊跃。声振山谷。盖师自石泉出世。更三大刹。积十五年。演唱真乘。启悟后学。人人向道。以师为归。已而后。将至稍通饷谢易置诸禅师。一夕舍去。归卧雪峰故庐。泉南守叶庭圭。乐道之士也。延之云门。再迁法石。庭圭代还。师亦反西湖雪峰庵。即妙湛所栖。闭门终日。人莫见其面。若将终焉。俄被旨住径山。绍兴二十四年也。径山。无一垄之地可耕。而学众数千指。师入据丈室。檀施大集。不求而办。山有芝岩方丈遗址。师尝指其处。谓其徒曰。吾将筑室居焉。初不省所谓。明年三月示微疾。退处明月堂。唱箧中衣。供佛饭僧。翼日黎明。索笔书伽陀。趺坐而逝。寿六十四。僧腊五十。即芝岩塔其全身。乃喻筑室所云以此。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妙应(?~一一三二),号智缘(《临川文集》卷七一《与妙应大师说》),江南人。徽宗时往来京洛间,不拘戒行,人呼风和尚。高宗绍兴二年卒于柳州。事见《投辖录》、《咸淳临安志》卷九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僧。真州六合人,俗姓李。精相术。相传蔡京罢居钱塘,相其貌似虎,书“看取明年作宰相,舞爪张牙吃众生”之句,又书“众生受苦,两纪都休”。后悉如其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宗觉,蜀僧(《舆地纪胜》卷六八)。明永乐《乐清县志》卷八有宗觉,字无象,号西坡,俗姓郑,乐清(今属浙江)人,住明庆院。徽宗宣和间为敌所迫,坠崖无伤。工诗文,有《箫峰集》,已佚。疑即其人。
全宋诗
释宗觉,字无象,号西坡,俗姓郑,乐清(今属浙江)人。为明庆院僧,善弈工诗,与王十朋有唱和。有《箫峰集》,已佚。明永乐《乐清县志》卷八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五○五
慈永,宣和间僧人,赐紫,号净慧大师。见乾隆《巩县志》卷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