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气喘(氣喘)  拼音:qì chuǎn
1.呼吸急促。《三国演义》第九九回:「时值六月天气,十分炎热,人马汗如泼水。走到五十里外,魏兵尽皆气喘。」《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三人都不带得雨具,只得慌忙向前奔走,走得一个气喘。」
2.由于支气管发生痉挛性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呼吸困难、哮鸣、咳嗽的反复发作。如肺炎、心脏衰竭、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多有这种症状。也称为「哮喘」。
《漢語大詞典》:气喘喘(氣喘喘)
呼吸急促的样子。 朱自清 《儿女》:“﹝ 阿菜 ﹞气喘喘地说着,不管你爱听不爱听。”
分類:呼吸急促
《國語辭典》:气喘如牛(氣喘如牛)  拼音:qì chuǎn rú niú
形容呼吸急促,像牛一般大声喘气。《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脸是喝了个漆紫,连乐带忙,一头说著,只张著嘴,气喘如牛的拿了条大毛巾擦那脑门子上的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那总办气喘如牛的说道:『那贱人我不要了!』」
《國語辭典》:气喘吁吁(氣喘吁吁)  拼音:qì chuǎn xū xū
大声喘气、呼吸急促的样子。《醒世恒言。卷三○。李汧公穷邸遇侠客》:「李勉向一条板凳上坐下,觉得气喘吁吁。」《儿女英雄传》第五回:「白脸儿狼满头大汗的赶来……白脸儿狼气喘吁吁的说:『不值甚么!』」
分類:大声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