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水衡
(1).古官名。水衡都尉、水衡丞的简称。 汉武帝 元鼎 二年所置,至 隋 始废。掌皇家 上林苑 ,兼管税收、铸钱。《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古山林之官曰衡,掌诸池苑,故称水衡。”
(2).泛指管理水利之官。《后汉书·张衡传》:“前长离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 李贤 注:“水衡,官名,主水官也。” 宋 苏轼 《送王伯敭守虢》诗:“归来只作水衡卿,我欲携壶就君饮。” 明 吴本泰 《帝京篇》:“军需飞檄催,水衡仰屋嘆。” 清 魏源 《畿辅河渠议》:“故曰:与治 黄河 小异而大同,敢以质司水衡之君子。”
(3).水衡钱的简称。 清 黄遵宪 《乙未二月二十七日公祭沈文肃公祠》诗:“侧闻近者议输币,乃竭水衡倾铜山。”
(4).方言。指古代关津置于水中的衡木。
(5).井星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乾象·水衡》:“天皇会通,井为水衡。”
(2).泛指管理水利之官。《后汉书·张衡传》:“前长离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 李贤 注:“水衡,官名,主水官也。” 宋 苏轼 《送王伯敭守虢》诗:“归来只作水衡卿,我欲携壶就君饮。” 明 吴本泰 《帝京篇》:“军需飞檄催,水衡仰屋嘆。” 清 魏源 《畿辅河渠议》:“故曰:与治 黄河 小异而大同,敢以质司水衡之君子。”
(3).水衡钱的简称。 清 黄遵宪 《乙未二月二十七日公祭沈文肃公祠》诗:“侧闻近者议输币,乃竭水衡倾铜山。”
(4).方言。指古代关津置于水中的衡木。
(5).井星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乾象·水衡》:“天皇会通,井为水衡。”
《分类字锦》:置闸(置闸)
续文献通考:神宗熙宁八年,候官李宏创木兰陂。陂三十二间,间各树石柱二,而置闸其中,以时纵闭。即陂之右,疏渠导水,障东流而南注者三十馀里,为大沟七,小沟无数,溉南洋上、中、下三段民田凡万馀顷,岁输军储二万七千斛。遂以旧潴水五塘给为民田,而截其三及旁田,为置人守陂之费。
分类:水利
《分类字锦》:捍海
宋史河渠志:淳熙八年,提举淮南东路常平茶盐赵伯昌言:通州楚州旧有捍海堰,东距大海,北接盐城,袤一百四十二里。自唐黜陟使李承实所建,遮护民田,屏蔽盐灶,其功甚大。历时既久,颓圯不存。至本朝天圣改元,范仲淹为泰州西溪盐官日,风潮泛溢,渰没田产,毁坏亭灶。有请于朝,调四万馀夫修筑,三旬毕功。遂使海濒沮洳潟卤之地,化为良田,民得奠居,至今赖之。自后寖失修治,才遇风潮怒盛,即有冲决之患。自宣和、绍兴以来,屡被其害,阡陌洗荡,庐舍漂流,人畜丧亡,不可胜数。每一修筑,必请朝廷大兴工役,然后可办。望令淮东常平茶盐司,今后捍海堰如有塌损,随时修葺,务要坚固,可以经久。从之。
分类: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