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水急
宋书垣护之传元景以精兵配护之赴梁山及战护之见贼舟舰累水谓元谟曰今当以火平之即使队主张谈等烧舰风猛水急贼军以此败散司明一统志马湖府形胜地狭民稀山高水急 庾信 马裔神道碑武成二年被敕赴援信州鱼复道阻屡却岑彭荆门水急几沈吴汉公乃月峡先登瞿唐直上 常衮浮萍赋推移河海凌历隈澳溜缓则去迟水急则浮速 萧悫春庭晚望诗见山近下
分类:水急
《国语辞典》:坡陡水急  拼音:pō dǒu shuǐ jí
坡度倾斜,水流急速。如:「此地坡陡水急,实在很危险。」
《國語辭典》:汩汩  拼音:gǔ gǔ
1.拟声词。形容波浪声。汉。枚乘 七发:「恍兮忽兮,聊兮慄兮,混汩汩兮。」
2.比喻文思勃发。唐。韩愈〈答李翊书〉:「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3.水急流的样子。比喻事情演进不已。唐。韩愈 流水诗:「汩汩几时休,从春复到秋。」
《漢語大詞典》:下濑船(下瀨船)
行于浅水急流中的平底快船。汉书·武帝纪“ 甲 为下瀨将军” 唐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瀨,湍也。 吴 、 越 谓之瀨,中国谓之磧。《伍子胥书》有下瀨船。”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絮飞春减不成年,老境同乘下瀨船。”
《漢語大詞典》:湍险(湍險)
水势急速险恶。 南朝 梁 任昉 《赠郭桐庐》诗:“ 沧江 路穷此,湍险方自兹。”明史·河渠志三:“ 宝应 氾光湖 ,诸湖中最湍险者也。”亦谓水急路险。 唐 刘禹锡 《谢中使送上表》:“陟水陆湍险之途,当炎夏鬱蒸之候。”
《漢語大詞典》:湍回
水急而回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湍回似规,矢激如绳。”
分類:水急回旋
《漢語大詞典》:潨漴
雨水急降貌。 唐 杜牧 《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雨派潨漴急,风畦芷若香。”
分類:雨水水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