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干渠(幹渠)  拼音:gàn qú
引水用的主要水道。
《國語辭典》:旱井  拼音:hàn jǐng
1.乾枯、没有水的井。
2.在缺少水源的地方为积蓄雨水而挖的井。
《國語辭典》:象龟(象龜)  拼音:xiàng guī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爬虫纲龟鳖目龟科。背甲直径可达一点七公尺,为世界上最大型的龟。背甲中央穹起,鳞十一枚,具斑纹,缘鳞在两旁各有七枚,缘鳞前部中央有一枚颈鳞,后部中央有臀鳞。头大颈长,可抬高一公尺。皮坚韧,略皱,色多青黑。栖于河滨,食鱼、虫、杂草。
《漢語大詞典》:堙绝(堙絶)
堵塞断绝。指(水源)干涸。 唐 骆宾王 《灵泉颂》:“时岁亢旱,金石行销。环近川源,殆将堙絶。”
《漢語大詞典》:水紧(水緊)
(1).谓水势急。说郛卷四四引 唐 无名氏《炀帝开河记》:“ 孟津 水紧,沧海波深,若泛巨舟,事有不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逢舟》:“风急水紧,捨生来救人。”
(2).水源紧张,水少。 柳青 《狠透铁》七:“这几天水紧,他在那里看水哩,离不开的。”
(3).方言。喻情况紧急。 黄谷柳 《虾球传·出海》:“他突然听见有人在他的耳边说:‘ 王狗子 ,水紧!快走!’”
《國語辭典》:自来水(自來水)  拼音:zì lái shuǐ
以水管及其他设施导引,合于卫生之公共给水。
《國語辭典》:饮流怀源(飲流懷源)  拼音:yǐn liú huái yuán
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来源。语本北周。庾信〈徵调曲〉六首之六:「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比喻不忘本。如:「受人恩惠当饮流怀源,知恩图报。」也作「饮水知源」、「饮水思源」。
《漢語大詞典》:望天田
指无水源,仅靠自然降水耕作的田。《人民日报》1972.10.14:“为了把三百多亩望天田改为旱涝保收田……提出要在 溪南河 建一座拦河坝的计划。”《历史研究》1975年第6期:“由于有了电,全县……打了四百多眼机井,建起了一百多座抽水站,使三万多亩望天田变成了高产稳产田。”
《漢語大詞典》:透河井
靠近河岸挖的井。水源是靠开沟或埋管道引进河水,故称。《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应当使每人有一亩水地》:“根据初步的规划……沿河二十个乡九十六个村,可以打透河井、吊杆井。”
《漢語大詞典》:荥灌(滎灌)
小水源源不断地流注。 明 唐顺之 《华氏义田记》:“古者因族而立之宗。族人有餘财,则归之宗;不给也,则资之宗。其族人如腰膂手足之相与为一体。其财贿如津液之经纬滎灌於其间,惟其所虚,则注焉,而无有乎臃肿羸乏之处。”
《国语辞典》:探本穷源(探本穷源)  拼音:tàn běn qióng yuán
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一来可扩扩眼界,长长见识。二来也可以把工艺一项,探本穷源。」也作「探本溯源」。
《国语辞典》:耿恭拜井  拼音:gěng gōng bài jǐng
东汉耿恭被困于匈奴,水源断绝,向涸井祝祷,泉水遂涌出。典出《后汉书。卷一九。耿弇列传》。后比喻战胜敌人的信念坚强。如:「若能有耿恭拜井之心,精卫填海之志,必能无坚不摧,攻无不克。」
《国语辞典》:嘉南大圳  拼音:jiā nán dà zùn
以曾文溪及浊水溪为主要水源,延伸九十馀公里的灌溉水圳。范围遍及云林、嘉义、台南等县的农田达十五万公顷,对于农业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
《国语辞典》:探本溯源  拼音:tàn běn sù yuán
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也作「探本穷源」。
《国语辞典》:泡沫灭火设备(泡沫灭火设备)  拼音:pào mò miè huǒ shè bèi
一种建筑物灭火设备,以泡沫头、泡沫药剂、水源、加压送水装置、药剂送液装置、灭火药剂混合装置及配管构成。泡沫药剂分为化学泡、空气泡、水成膜泡等多种,适合扑灭油类火灾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