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弱水  拼音:ruò shuǐ
河川名:(1)传说中仙境的河流。后泛指遥远的地方。《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小生曾闻这仙境有弱水三千丈,可怎生去的?」(2)额济纳河的别名。参见「额济纳河」条。
《國語辭典》:沟洫(溝洫)  拼音:gōu xù
田间水道。《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已丑,士弥牟营成周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迩。」《论语。泰伯》:「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國語辭典》:河渠  拼音:hé qú
河水和渠道,泛指水道。史记有河渠书,专门记载水利设施等事项。唐。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河中杨小尹赠答兼命继之〉诗:「四面诸侯瞻节制,八方通货溢河渠。」南朝宋。鲍照〈河清颂〉:「鸣禽跃鱼,涤秽河渠,至祥也。」
《國語辭典》:沟渠(溝渠)  拼音:gōu qú
水沟、水道。《儒林外史》第四○回:「萧云仙亲自指点百姓,在田傍开出许多沟渠来。」
《漢語大詞典》:沟浍(溝澮)
(1).泛指田间水道。浍,田间水渠。孟子·离娄下:“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荀子·王制:“脩隄梁,通沟澮,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 杨倞 注:“沟澮,皆所以通水。周礼:‘十夫之田有沟,沟上有畛。千夫有澮,澮上有道。’ 郑 云:‘沟,广深各四尺。澮,广二寻,深二仞也。’” 汉 张衡 《南都赋》:“沟澮脉连,隄塍相輑。” 唐 戴叔伦 《喜雨》诗:“田家共欢笑,沟澮亦已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雷曹:“时久旱,十里外,雨仅盈指,独 乐 里沟澮皆满。”
(2).借指荒野。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昔者, 伯夷 、 叔齐 死於沟澮之间,其仁成名於天下。” 章炳麟 《哀山东赋》:“驱丁男以负儋兮,老弱转于沟澮。”
《漢語大詞典》:通水
(1).疏通水道。 宋 苏轼 《策断三》:“而 闔庐 、 夫差 又逞其无厌之求,开沟通水,与 齐 晋 争强。” 宋 苏辙 《子瞻喜雨亭北隋仁寿宫中怪石》诗:“累石作臺秋蘚上,凿 汧 通水细渠清。”
(2).引水系统开始供水。《光明日报》1989.11.26:“引 黄 济 青 工程正式建成通水。”
(3).谓做内应,通敌。 吴天 《丝场泪》第十章:“刚才你说回来叫他去庵堂,原来是通水叫他跑了,快把人交出来。”《小说月报》1981年第7期:“这一手被看破了,一个牛高马大的渔民,在他脖颈上劈了一掌,怒喊道:‘你通水!’”
《國語辭典》:疏导(疏導)  拼音:shū dǎo
1.开通壅塞的河道。《宋史。卷二四九。王溥传》:「疏导之,遂通舟楫,郡无水患。」《三国演义》第八○回:「大禹有疏导之绩,而重华禅以帝位。」
2.疏通劝导。《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纪》:「刺史、二千石其随宜疏导。」
《國語辭典》:截流  拼音:jié liú
1.截断流水。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二下。西南游日记二》:「溪水自西而东,流入洞内,截流之后,循洞右行,路复平旷,洞愈宏阔。」
2.大陆地区喻指截断资金的流动。如:「截流措施,主要在抽紧银根。」
《漢語大詞典》:围田(圍田)
(1).在洼地筑堤挡水护田。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一:“围田,筑土作围以绕田也。盖 江 淮 之间,地多藪泽,或濒水不时渰没,妨于耕种。其有力之家,度视地形,筑土作隄,环而不断,内容顷亩千百,皆为稼地。”
(2).指挡水围堤内的田地。 章炳麟 《定版籍》:“余尝闻 苏州 围田( 吴 越 沃野,多称‘圩田’,本由围田,音误作‘圩’;围田多雍遏沼泽为之,今则遍以称水田)皆在世族,大者连阡陌。”
(3).围占江湖淤滩为田。因与水争地,壅塞水道,常造成水害。文献通考·田赋六:“﹝ 淳熙 ﹞三年,监察御史 傅淇 奏:近臣僚奏陈围田湮塞水道之害,陛下復令监司守臣禁止围裹。此乃拔本塞源之要术,然豪右之家未有无所凭依而肆意筑围者。”
《國語辭典》:壑谷  拼音:huò gǔ
比喻地窖下阴湿的地方。《左传。襄公三十年》:「吾公在壑谷,皆自朝布路而罢。」
《漢語大詞典》:漕粟
通过水道运送粮食。管子·轻重戊:“ 齐 即令 隰朋 漕粟於 赵 , 赵 糴十五。”史记·河渠书:“异时 关东 漕粟从 渭水 上,度六月而罢,而漕水道九百餘里。”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漕粟不始于萧何:“史记:‘ 秦 攻 匈奴 ,飞芻挽粟起于 黄腄 、 瑯琊 ,转输 河 北,率三十鐘而致一石。’是漕粟不始于 萧何 也。”
《國語辭典》:淤塞  拼音:yū sè
淤积阻塞不能畅通。《明史。卷八六。河渠志四》:「且江潮涌沙,淤塞难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往常职道晋省,看见南京城里的河道,也淤塞的了不得。」
《漢語大詞典》:决流(決流)
挖通水道或掘开堤防,使水流泻。《汉书·贡禹传》:“以 汉 地之广,陛下之德,处南面之尊,秉万乘之权,因天地之助,其於变世易俗,调和阴阳,陶冶万物,化正天下,易於决流抑队。” 晋 成公绥 《大河赋》:“ 赵 决流而却 魏 , 羸 引沟而灭 梁 。”
《漢語大詞典》:水渠
水沟。多指人工开凿的水道。 唐 康骈 剧谈录·张季弘逢恶新妇:“ 季弘 怒之,因捉驴四足,掷过水渠数步,观者无不惊骇。”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海子》:“ 元 人 马祖常 诗:‘石栈通星汉,银河落水渠。’” 丁玲 《记砖窑湾骡马大会》一:“在这条河边……修筑了水坝和水渠。”
《國語辭典》:水沟(水溝)  拼音:shuǐ gōu
疏通流水的沟道。如:「定时清除水沟污秽,保持水道畅通。」
《國語辭典》:人中  拼音:rén zhōng
鼻子下方,嘴唇上方凹下的部位。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五。人中》:「唇之上何以谓之人中?若曰人身之中半,则当在脐腹间。盖自此而上,眼耳鼻皆双窍,自此而下,口暨二便皆单窍,三画阴,三画阳,成泰卦也。」《红楼梦》第五七回:「问他几句话,也无回答;用手向他脉门摸了摸,嘴唇人中上边著力掐了两下,掐的指印如许来深,竟也不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