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沆漭  拼音:hàng mǎng
水面宽广浩大的样子。《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瀇瀁沆漭,错紾槃委。」
《國語辭典》:沉没(沉沒)  拼音:chén mò
1.没入水中。《南史。卷三七。沈庆之传》:「夜尝风浪,米船沉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等夜静时,凿穿了船底,由他沉下去,便报了个沉没。」
2.埋没而不能出头。《南史。卷一三。宋宗室及诸王传上。临川烈武王道规传》:「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唐。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夫圣唐钜迹,及贤士大夫事,皆磊磊轩天地,决不沉没。」
《漢語大詞典》:踏水
亦作“蹋水”。
(1).临水;傍水。 唐 韩翃 《送监军李判官》诗:“踏水回金勒,看风试锦裘。” 唐 无名氏 《渔父·和张志和词》之十二:“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尊有酒,坐无毡,抛下渔竿踏水眠。” 唐 韩偓 《玩水禽》:“向阳眠处莎成毯,蹋水飞时浪作梯。”
(2).游泳方式之一。胸脯以上露出水面,两足在水下踩踏而行。《水浒后传》第十五回:“ 李逵 道:‘不消寻船,你跟我来。’牵着手,踏水行去,如登平地。”《三侠五义》第四九回:“见他仍然踏水奔至小船,脱了衣靠。”
(3).谓行走于水面。形容本领异常。《花月痕》第四八回:“那 淮南 北江左右官军,被妖妇驾云踏水,叫住就住,放行就行,恰似綫抽傀儡一般。”
(4).脚踏水车戽水。 宋 辛弃疾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词:“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旱已尝新,隔墙沽酒煑纤鳞。” 清 祝咸章 《踏车行》:“卖来卖去苦钱水,僱人踏水无昏晓。” 清 陈均 《踏车叹》:“雨少踏水入,雨多踏水出。” 高晓声 《流水汩汩》:“你们年轻人连水都没有踏过,真不知道踏水的苦。”
《漢語大詞典》:镜浦(鏡浦)
像镜子一样清澈的水面。 元 杨维桢 《米菱曲》:“鸳鸯飞镜浦,鸂鶒睡银沙。”
《漢語大詞典》:浮藻
(1).浮华的辞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意少一字则义闕,句长一言则辞妙,并有司之实务,而浮藻之所忽也。”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先君﹞嘆曰:‘为学当如是矣!’遂刮去浮藻,竭心推性命之秘。”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彼钱穀簿书不可言学问矣,浮藻餖飣可为圣学乎?”
(2).浮在水面上的藻类植物。 元 范梈 《秋江钓月》诗:“丝纶荡浮藻,我船尔櫂歌。”
《國語辭典》:漂漂  拼音:piāo piāo
1.飞扬、高飞的样子。汉。贾谊〈吊屈原文〉:「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2.漂浮流去。《吕氏春秋。慎行论。求人》:「沸水漂漂,九阳之山。」
3.漂泊。唐。杜甫〈严氏溪放歌行〉:「天下甲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
《國語辭典》:影子  拼音:yǐng zi
1.光线无法穿透物体形成的阴影。
2.在镜子、水面等物中映出的影像。也称为「影儿」。
3.模糊的印象。《文明小史》第一八回:「他是个读书人,并不在这上头考究,所以有些规矩,大半忘记,只恍惚记得一点影子。」也称为「影儿」。
4.身影、人影。如:「我才一转身,他就跑得连影子也不见了。」也称为「影儿」。
5.端倪。《儒林外史》第五○回:「贵相知此事,老先生自然晓得个影子?」
《漢語大詞典》:轻沤(輕漚)
浮在水面的水泡。 唐 元稹 《哭小女降真》诗:“雨点轻沤风復惊,偶来何事去何情。” 清 赵翼 《浪花》诗:“轻沤数点碧溪滨,醖酿寧烦淑气緼。”
分類:水面水泡
《漢語大詞典》:起浮
(1).拔之使松动。《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将遮堂都起浮了窠臼。”
(2).谓使沉船浮出水面。 胡万春 《生长在黄浦江边的人》:“一九五七年七月十日上午,‘工北三号’举行了隆重的起浮典礼。”
《漢語大詞典》:水步
(1).水兵和步兵。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此天以君授孤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诸人徒见 操 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復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南齐书·武帝纪:“车驾幸 琅邪城 讲武,习水步军。”
(2).指水上和陆上。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自 僰道 至 朱堤 ,有水步道,水道有 黑水 及 羊官水 ,至险难行,步道度三津,亦艰阻。” 唐 皎然 《望远村》诗:“林杪不可分,水步遥难辨。”
(3).高于水面供人踩踏以渡水的木桩或石墩。 宋 叶适 《彭子复墓志铭》:“某地有松林水步,今忘之矣。”
(4).即水埠。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张伯颜圹志》:“此石不知何时出土,被 谢泽 土人筑为水步。”参见“ 水埠 ”。
《漢語大詞典》:水埠
江河、池溏边用石块等砌成供人洗涤或泊船的埠头。 叶圣陶 《火灾·晓行》:“靠着池的东南岸,是一所破旧的农舍,屋后有一个水埠通到池面。”
《國語辭典》:潜水(潛水)  拼音:qián shuǐ
1.隐藏在水中。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隐秀》:「故互体变爻,而化成四象;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
2.潜入水面以下。如:「他热爱潜水活动。」
3.河川名:(1)源出安徽省岳西县罗源山,东流至潜山县合于皖水后,注入长江。(2)汉水的支流,在湖北省潜江县。
《漢語大詞典》:针水(針水)
亦作“鍼水”。 谓稻种发芽后其尖如针,露出水面。 宋 苏轼 《东坡》诗之六:“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自注:“ 蜀 人以细雨为雨毛,稻初生时,农夫相语稻针出矣。” 清 郑珍 《闲眺》诗:“欢声同好语,鍼水晒秧天。”
《漢語大詞典》:喁噞
鱼在水面张口翕动以呼吸的样子。 明 徐渭 《偶也》诗:“从此再三洗,喁噞恒在兹。” 清 钱谦益 《牐吏》诗:“游鱼脱钓钩,不復口喁噞。” 清 王时翔 《清波引·帆影偕玉停赋》词:“岸花堕艳,游鱼荫喁噞。”
《漢語大詞典》:暗沙
海中成片的珊瑚礁向上生长,距离水面较近的叫暗沙。我国 南海 有 金盾暗沙 、 曾母暗沙 等。
《國語辭典》:萍寄  拼音:píng jì
如浮萍寄迹水面。比喻行迹不定。唐。张乔〈寄弟〉诗:「故里行人战后疏,青崖萍寄白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