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沧漭(滄漭)
苍茫,旷远。借指辽阔的水面。 明王錂《春芜记·献赋》:“下临沧漭,惊惶,洪波摇荡。”
《國語辭典》:水域  拼音:shuǐ yù
海洋或河流所包涵的一定范围。如:「渔船航行时,不可闯入他国水域。」晋。王嘉《拾遗记》卷一:「四维八埏眇难极,驱光逐影穷水域。」
《漢語大詞典》:跳石
矗出水面的石头,可供人跨渡。 沈从文 《新与旧》:“河上游一点有一列过河的跳石,横亘河中,同条蜈蚣一样。”
《国语辞典》:浮潜(浮潜)  拼音:fú qián
1.不携带氧气筒的潜水。通常只在浅海附近,要换气时,必须浮出水面。如:「他是浮潜高手,闭气时间比别人长。」
2.头戴面镜,脚穿蛙鞋,在水面浮游或浅潜,透过呼吸管换气的一种水中活动。
《國語辭典》:湖沼  拼音:hú zhǎo
江湖和池沼。南朝梁。江淹〈青苔赋〉:「若其在水,则镜带湖沼、锦匝池林。」
《漢語大詞典》:跳银(跳銀)
指跳出水面的鱼。 元 袁桷 《赋金华方君双鱼砚》:“跳银破练何足奇,共饱云腴作寒玉。”
《漢語大詞典》:冰层(冰層)
水面冻结而成的厚冰。 李準 《冰化雪消》十五:“ 青龙河 上结的厚厚冰层也开冻了。冰块在温暖的水中冲激着。”
《漢語大詞典》:满潮(滿潮)
在潮汐的一个涨落周期内,水面上升达到的最高潮位。比喻达到最高点。《人民文学》1978年第4期:“在这些地点,总是人潮汹涌,天天都是满潮。”
《國語辭典》:跳板  拼音:tiào bǎn
1.搭在船与岸之间便利上下的板子。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脚踏著跳板,手执定竿,不住的把船攀。」
2.游泳池边架起用来跳水的长板。
《国语辞典》:鲲鯓(鲲鯓)  拼音:kūn shēn
闽南方言。指近海浮出水面的大型沙洲,如鲲浮游于海上。在过去鲲鯓与岸边有浅海相隔,外向大洋。根据《台湾府志。卷一。封域。山川》记载,当时有一到七鲲鯓,中间互相接连,上面是一连串的渔村。今日台南市古迹中有「南鲲鯓代天府」。
《漢語大詞典》:刮水
(1).指风吹动水面。 唐 温庭筠 《蒋侯神歌》:“商风刮水报西帝,庙前古树蟠白蛇。”
(2).戽水。指用戽水机以提斗汲水。 元 王祯 农书卷十八:“车轮随转,则众辐循槽,刮水上岸,灌田便於车戽。”
《漢語大詞典》:涟猗(漣猗)
亦作“ 涟漪 ”。 水面波纹;微波。《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晋 左思 《吴都赋》:“剖巨蚌於回渊,濯明月於涟漪。” 明 许潮 《午日吟》:“沧浪烟浄,涟漪风淡。” 冯德英 《苦菜花》第十章:“柳枝的影子映在水面上,随着那泛着涟漪的水面轻轻荡漾。”
《國語辭典》:暗礁  拼音:àn jiāo
1.未露出于海面的礁石。舟船误触,往往破沉。《文明小史》第五二回:「忽然天崩地塌的一声响亮,把饶鸿生吓得直跳跳起来,说:『不好了!怕是船触了暗礁了!』」
2.比喻隐藏的阻碍。如:「人生的旅途上,处处充满著暗礁,只要有信心去面对,必能逢凶化吉,否极泰来。」
《國語辭典》:蛙人  拼音:wā rén
从事水底活动的潜水人员。一般负责修护船底、进行水下爆破或侦察海域等任务。我国海军陆战队的两栖侦搜部队即属之。
《國語辭典》:护航(護航)  拼音:hù háng
1.护送船只或飞机航行。如:「派战斗机护航。」
2.考试时帮助别人作弊。如:「老师再三叮咛同学,考试时不要为他人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