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95,分293页显示  上一页  161  162  163  164  165  167  168  169  17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洋子江心打立水,紧溜子里为著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水里水里来,火里火里去
鲦鱼沟水活,应笑北溟鲲
人往高处去,水往低处流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逢山开路,遇水填桥
金命水命,走投无命
火里火去,水里水去
一头放火,一头放水
有山无木,有水无鱼
水来土压,兵至将迎
水来土掩,兵到将迎
水来土掩,兵至将迎
水来土掩,将至兵迎
《国语辞典》:洋子江心打立水,紧溜子里为著人(洋子江心打立水,紧溜子里为著人)  拼音:yáng zǐ jiāng xīn dǎ lì shuǐ,jǐn liū zi lǐ wèi zhe rén
(谚语)比喻正在喋喋不休的吵闹。《醒世姻缘传》第一八回:「龙氏正在洋子江心打立水,紧溜子里为著人,只见薛教授猛熊一般从屋里跑将出来。」
《国语辞典》: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拼音:rén bù kě mào xiàng,hǎi shuǐ bù kě dǒu liáng
(谚语)不能凭外貌判断人的好坏高低。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正末云)军师,量那无名的小将,何足道哉。(房玄龄云)老将军,古语有云: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休轻觑了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这正是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只是论女婿的贤愚,不在论家势的贫富。」
《国语辞典》:水里水里来,火里火里去(水里水里来,火里火里去)  拼音:shuǐ lǐ shuǐ lǐ lái,huǒ lǐ huǒ lǐ qù
形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哥哥,我又不是他一父母生的。各人自要做人,你有什么事,要用著兄弟,水里水里来,火里火里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又且张官人相托,随你分付,水里水里来,火里火里去,尽著老性命做得的,只管做去。」
分类:赴汤蹈火
《国语辞典》:鲦鱼沟水活,应笑北溟鲲(鲦鱼沟水活,应笑北溟鲲)  拼音:tiáo yú gōu shuǐ huó,yīng xiào běi míng kūn
鲦鱼,身长几寸的小鱼。鲲,身长数千里的大鱼,能变化成鹏鸟。此句本指活在水沟中的小鲦鱼,讥笑北海的大鲲。后比喻小人得意,自高自大。《醉醒石》第一四回:「岁俭赀郎富,时穷酷吏尊。鲦鱼沟水活,应笑北溟鲲。」
《国语辞典》:人往高处去,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去,水往低处流)  拼音:rén wǎng gāo chù qù,shuǐ wǎng dī chù liú
(谚语)人总要努力进取。如:「俗话说:『人往高处去,水往低处流。』我立志要在三年内升主管职!」
《国语辞典》: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拼音:jià chū qù de nǚ ér,pō chū qù de shuǐ
旧时比喻女子出嫁后,不再与娘家有任何关系,一切好坏都归属于夫家。如:「现代女性多不被传统观念『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所束缚,与娘家亲人保有良好的互动。」《孽海花》第二二回:「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你倒怕了他!我告诉你说,一个女娘们,只要得夫心,得了夫心,谁也不怕。」
《国语辞典》:逢山开路,遇水填桥(逢山开路,遇水填桥)  拼音:féng shān kāi lù,yù shuǐ tián qiáo
(谚语)遇到什么问题就去解决什么问题。《水浒传》第一○七回:「再说卢俊义这支兵马,望西京进发,逢山开路,遇水填桥。」
《国语辞典》:金命水命,走投无命(金命水命,走投无命)  拼音:jīn mìng shuǐ mìng,zǒu tóu wú mìng
形容跑得很快。《金瓶梅》第八五回:「几句骂得经济往外金命水命,走投无命。」
《国语辞典》:火里火去,水里水去(火里火去,水里水去)  拼音:huǒ lǐ huǒ qù,shuǐ lǐ shuǐ qù
比喻不辞艰辛危难,誓将达成任务。《金瓶梅》第一六回:「哥若有使令俺们处,兄弟情厚,火里火去,水里水去。」
《国语辞典》:一头放火,一头放水(一头放火,一头放水)  拼音:yī tóu fàng huǒ,yī tóu fàng shuǐ
一边挑拨是非,另一边又劝和。《金瓶梅》第九○回:「当初只因潘家那淫妇,一头放火,一头放水,架的舌,把个好媳妇儿,生逼临的吊死了。」
分类:挑拨是非
《国语辞典》:有山无木,有水无鱼(有山无木,有水无鱼)  拼音:yǒu shān wú mù,yǒu shuǐ wú yú
本来应该有的,却都没有。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越州在鉴湖之中,绕以秦望等山,而鱼薪艰得。故谚云,有山无木,有水无鱼,有人无义。里俗颇以为讳,言及无鱼,则怒而欲争矣。」
分类:应该
《国语辞典》:水来土压,兵至将迎(水来土压,兵至将迎)  拼音:shuǐ lái tǔ yā,bīng zhì jiàng yíng
(谚语)比喻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自有办法应付。《英烈传》第三回:「水来土压,兵至将迎。殿下勿忧,臣当领众迎敌。」也作「军来将敌,水来土堰」。
《国语辞典》:水来土掩,兵到将迎(水来土掩,兵到将迎)  拼音:shuǐ lái tǔ yǎn,bīng dào jiàng yíng
(谚语)比喻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自有办法应付。《水浒传》第二○回:「不须兄长挂心,吴某自有措置。自古道:『水来土掩,兵到将迎。』此乃兵家常事。」也作「军来将敌,水来土堰」。
《国语辞典》:水来土掩,兵至将迎(水来土掩,兵至将迎)  拼音:shuǐ lái tǔ yǎn,bīng zhì jiàng yíng
(谚语)比喻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自有办法应付。《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水来土掩,兵至将迎,又何疑焉?」也作「军来将敌,水来土堰」。
《国语辞典》:水来土掩,将至兵迎(水来土掩,将至兵迎)  拼音:shuǐ lái tǔ yǎn,jiàng zhì bīng yíng
(谚语)比喻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自有办法应付。《三国演义》第七三回:「岂不闻『水来土掩,将至兵迎』?我军以逸待劳,自可取胜。」也作「军来将敌,水来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