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95,分293页显示 上一页 264 265 266 267 268 270 271 272 273 下一页
陶岘(号 麋鹿野人、水仙 )
赵悦( 清水县开国男 )
李澥(字 坚冰、坚水 )
契苾明(字 若水 靖 )
李若水
水心寺僧
温造(世称 水南山人 字 简舆 祁县子 )
牛僧孺(字 思黯 别称 奇章侯 文简、文贞 行第 二 奇章郡公 )
赵德(世称 天水先生 )
僧若冰(别称 若水 )
赵隐(字 大隐 天水县伯 )
僧慧则( 糜 麋 号 鉴水阇黎、鉴水 )
蒋凝(字 仲山 号 水月观音 )
陈蓬(号 白水仙 )
其它辞典(续上)
倪若水(字 子泉 )陶岘(号 麋鹿野人、水仙 )
赵悦( 清水县开国男 )
李澥(字 坚冰、坚水 )
契苾明(字 若水 靖 )
李若水
水心寺僧
温造(世称 水南山人 字 简舆 祁县子 )
牛僧孺(字 思黯 别称 奇章侯 文简、文贞 行第 二 奇章郡公 )
赵德(世称 天水先生 )
僧若冰(别称 若水 )
赵隐(字 大隐 天水县伯 )
僧慧则( 糜 麋 号 鉴水阇黎、鉴水 )
蒋凝(字 仲山 号 水月观音 )
陈蓬(号 白水仙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恒州藁城人,字子泉。擢进士第。累迁右台监察御史,黜陟剑南道,绳举严允,课第一。玄宗开元初,为中书舍人、尚书右丞,出为汴州刺史。政清净,兴州县学舍,劝励生徒,身为教诲,风化兴行。寻入拜户部侍郎。七年,复授尚书右丞,卒。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七
若水字子泉。恒州藁城人。第进士。累迁右台监察御史。开元中拜户部侍郎。再为尚书右丞卒。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秦州天水人。玄宗开元中,官监察御史,历江陵、安邑二县令。坐事废归田园。天宝中,杨国忠为相,复历御史台、尚书郎,为淮阴太守。十四载,迁宣城太守,封清水县开国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8—760 【介绍】: 唐赵郡人,字坚冰。李阳冰兄。玄宗天宝六载进士,授太子校书。自通事舍人转左补阙、监察御史。奉使朔边,被诬,配流卢溪。肃宗至德中,为江阴令,历佐晋陵、吴兴、丹阳三郡,多假摄郡事。乾元初,征拜金部员外郎,迁刑部郎中。上元初,出副江淮都统李峘。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四
澥字坚水。天宝中进士。累授左补阙监察御史。奉使朔陲。露奏安禄山逆迹。反为所搆。配流卢溪。至德初起为江阴令。徵拜祠部员外郎。迁刑部郎中。上元中加御史。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时铁勒部人,字若水。契芯何力子。幼授上柱国。李敬玄攻吐蕃,契苾明为柏海道经略使,以功多,进左威卫大将军,袭封。以左鹰物卫大将军卒,年四十六。谥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0 【介绍】: 唐宗室。累官至左金吾大将军,兼通事舍人。容貌甚伟,多识旧仪。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6—835 【介绍】: 唐太原祁人,字简舆。温佶子。幼嗜学,不喜试吏,隐居王屋山,慨然有高天下之心。后为张建封署为节度参谋。穆宗长庆间,累转殿中侍御史。出为朗州刺史,开后乡渠九十七里,溉田二千余顷,郡人获利。召拜侍御史。劾李祐违制进马,祐股战汗流,自谓“胆落于温御史”。寻拜御史中丞。性刚褊,不顾贵势。文宗太和初,兴元军乱,杀节度使李绛,乃以造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往定其乱。入为兵部侍郎,又出为河阳节度使,开浚怀州枋口堰,溉四县田五千余顷。入为御史大夫,转礼部尚书,卒。有集。全唐文·卷七百三十
造字简舆。河内人。穆宗朝累拜御史中丞。迁尚书右丞。加大中大夫。封祁县子。转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右仆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9—847 【介绍】: 唐安定鹑觚人,字思黯。德宗贞元进士。宪宗元和三年,因对策条指失政,为李吉甫所斥,久不得叙用。至穆宗时累官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敬宗时,官武昌军节度使。文宗大和四年还朝,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与李宗闵相结,排斥李德裕等,史称“牛李党争”。后出为淮南、山南东道节度使。武宗即位,李德裕为相,僧孺被贬居散地。宣宗立,还为太子少师。卒谥文简。有《玄怪录》。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0—848 字思黯,排行二,郡望安定(今甘肃泾川北),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15岁至长安习业。德宗贞元十九年(803)韦执谊命刘禹锡、柳宗元至樊乡造访,由是知名。二十一年登进士第。宪宗元和三年(808)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因条指失政,为宰相李吉甫所忌,授伊阙尉。后牛僧孺与李宗闵朋党相结,排斥李吉甫之子李德裕,史称“牛李党争”。穆宗长庆元年(821)拜户部侍郎,次年以本官同平章事,敬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封奇章郡公,后历武昌节度使、太子少师等职。武宗会昌四年(844)贬循州长史,卒于洛阳,谥文贞。生平见杜牧《牛僧孺墓志铭》及《旧唐书》、《新唐书》本传。著有传奇集《玄怪录》。《全唐诗》存诗4首,残句9。《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1首,残句2。唐诗汇评
牛僧孺(780-848),字思黯,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贞元二十一年登进士第,元和三年(808)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对策第一,授伊阙尉。以对策直言时政,久不调。后除河南尉,迁监察御史,历礼部、考功员外郎、库部郎中知制诰、御史中丞、户部侍郎。长庆三年拜相。宝历初,出为武昌军节度使。大和四年,复相;六年,出镇淮南。开成二年,为东都留守,征拜左仆射,复出镇襄州,累进司徒。会昌中,李德裕用事,罢为太子少师,复留守东都。三贬为循州长史。宣宗即位,量移衡、汝二州长史,复迁太子少师。卒。僧孺与令狐楚、李宗闵交厚,史称“牛党”,与李德裕党交恶,史称“牛李党争”。著有《玄怪录》(一作《幽怪录》)十卷,今存炙本。《全唐诗》存诗四首。黄鹤楼志·人物篇
牛僧孺(779~847) 唐代官员、学者。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或作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贞元二十一年(805)进士。累官户部侍郎、武昌军(今湖北武昌)节度使、淮南节度使、东都留守、山南东道(今湖北襄樊襄阳)节度使、户部尚书,穆宗至武宗时曾四次出任宰相。是历史上著名的“牛李党争”中的牛党领袖。曾撰《玄怪录》传奇十卷,鲁迅论曰:“造传奇之文,荟萃于一集者,唐代多有,而煊赫者莫如牛僧孺之《玄怪录》。”牛僧孺在湖北任职六年,颇有政声。曾耗时五年改建鄂州城垣,使黄鹤楼成为了独立的景观建筑。蛇山上有“奇章亭”,即为纪念卒后被追封为奇章郡公的牛僧孺而建。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二
僧孺字思黯。隋仆射奇章公宏之裔。第进士。元和初登贤良方正制科。长庆三年以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敬宗立。加中书侍郎银青光禄大夫。封奇章郡公。罢为武昌节度使。文宗立。复以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加门下侍郎。出为淮南节度使。召拜左仆射。武宗朝进太子太傅。贬循州长史。宣宗立。还为太子少师。卒年六十九。赠太尉。谥曰文简。
作品评论
唐摭言
奇章公始举进士,致琴书于灞浐间,先以所业谒韩文公、皇甫员外……二公披卷,卷首有《说乐》一章,未阅其词,遽曰:“斯高文,且以拍板为什么?”对曰:“谓之乐句。”二公相顾大喜曰:“斯高文必矣!”……复诲之曰;“某日可游青龙寺,薄暮而归。”二公其口联镳至彼,因署其门曰:“韩愈、皇甫湜同谒几官前辈,不遇。”翌日,辇毂名士,咸往观焉,奇章之名由是赫然矣。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奉天人,字大隐。赵存约子。初以父死难,阖门诵书,不应辟召。会昌中擢进士第。历河南尹。咸通末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侍郎,封天水县伯。性仁悌,不以贵权自处。僖宗广明初,官终吏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908 【介绍】: 唐僧。吴郡昆山人,俗姓糜。宣宗大中中出家于京兆西明寺,后避难止明州阿育王寺。清苦执持,近古罕有。撰有《塔记》、《出集要记》。有入室弟子希觉。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麋氏。吴之昆山人。九岁。即知厌俗。大中七年。遽趋京师之西明寺薙落。九年。承诏于木寺获受戒。十四年。听法宝大师讲。而覆述出侪辈。是年。诏补备员大德。咸通三年。就崇圣寺。讲俱沙论。丧服仪。撰三界图一卷。七年。代畅师。于祖院宣导。十五年。诏署临坛正员。广明元年。巢𡨥犯阙。避乱于华州之卞邽。中和二年。淮南高公。骈迎以弘阐于法云寺。还乡里。四众苦留开导。刺史杨公尤勤至。皆固辞。遂东游。挂锡天台国清寺。乾宁元年。抵鄞之育王寺。撰塔记一卷。集要记十二卷。武肃钱王。请于越州临坛。开元二年八月八日。稍疾。坐而瞑。阅年七十四。座夏五十四。窆于鄮山之冈。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慧则。姓糜氏。吴郡昆山人也。九岁博游才义总玩儒经。善种发萌条然厌俗。以大中七年就京西明寺出家。勤知讽诵皆如曾习。九年于本寺承恩得度。十四年栖法宝大师法席覆讲。当年敕补备员大德。咸通三年就崇圣寺讲俱舍论并丧服仪出三界图一卷。七年于祖院代畅师讲。十五年敕署临坛正员。广明元年巢寇犯阙。关中俶扰。出华州下邽避乱。中和二年至淮南。高公骈召于法云寺。讲罢还吴。刺史杨公苦留。却游天台山国清寺挂锡。乾宁元年至明州育王寺。撰塔记一卷出集要记十二卷。武肃王钱氏命于越州临坛。以开平二年八月八日示疾坐亡。受生七十四。法腊五十四。窆于鄮山之冈。八戒弟子刺史黄晟营塔。则生常不好许直。以撝谦推人为上。除讲贯外轮诵经咒。自法华已降可三四十本。以资口业。览大藏教两遍。讲钞七十遍。俱舍丧仪论语各数遍。清苦执持近苦罕有。入室弟子希觉最露锋颖焉。又元表者。贞谅之士也。言多峭直好品藻人事。而高义解从习毗尼。兼勤外学。书史方术无不该览。早预京师西明寺法宝大师讲肆。迨广明中神都版荡。遂出江表。居越州大善寺。讲南山律钞。诸郡学人无不趋集。表义理纵横善其谈说。每挥麈柄听者忘疲。号鉴水阇黎。著义记五卷。亦号鉴水。出门人清福冠其首焉。
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