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95,分293页显示 上一页 265 266 267 268 269 271 272 273 274 下一页
赵崇(字 为山 天水县子 )
裴廷裕(字 膺馀 号 下水船 )
赵珝(字 有节 天水郡公 )
耶律颓昱(字 团宁 漆水郡王 )
水丘昭券
李寿仪(世称 李水墨 )
赵弘殷(庙号 宣祖 武昭皇帝、昭武皇帝 天水县男 )
秋水
樊知古(字 仲师、叔清 名 若水、若冰 知古 )
钱昱(字 就之 富水侯 )
钱若水(字 澹成、长卿 宣靖 驳司 )
耶律制心( 南院大王、燕王、漆水郡王 )
范师道(字 贯之 )
程师孟(字 公辟 )
其它辞典(续上)
僧元表(号 鉴水阇梨、监水阇黎 )赵崇(字 为山 天水县子 )
裴廷裕(字 膺馀 号 下水船 )
赵珝(字 有节 天水郡公 )
耶律颓昱(字 团宁 漆水郡王 )
水丘昭券
李寿仪(世称 李水墨 )
赵弘殷(庙号 宣祖 武昭皇帝、昭武皇帝 天水县男 )
秋水
樊知古(字 仲师、叔清 名 若水、若冰 知古 )
钱昱(字 就之 富水侯 )
钱若水(字 澹成、长卿 宣靖 驳司 )
耶律制心( 南院大王、燕王、漆水郡王 )
范师道(字 贯之 )
程师孟(字 公辟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早预长安西明寺法宝大师讲肆。僖宗广明中,黄巢入京,遂东游,居越州大善寺,讲《南山律抄》。博学善谈说,听者忘疲,号鉴水阇梨。著《义记》,亦号《鉴水》。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性讦直。平居好品藻人物。故与世多忤。究毗尼。工洙泗学。方术伎艺。无不该综。蚤年依京师西明寺法宝大师讲席。广明中。巢寇充斥。因南游。止越之大善寺。开南山钞。义理纵横。谈吐鸿畅。每挥麈。学者忘倦。江表诸匠。皆悦服。世号监水阇黎。著书五卷。名监水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5 【介绍】: 唐京兆奉天人,字为山。赵滂子。懿宗咸通十三年进士。僖宗乾符中,官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广明元年,郑从谠镇河东,自择参佐,以崇为观察判官。昭宗龙纪元年,以礼部侍郎知贡举。光化元年,为御史大夫,封天水县子。进太子少师。天祐元年,检校右仆射,进检校司徒、守太保致仕。二年,朱温尽斥唐室旧臣,贬曹州司户,行至滑州,赐自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膺馀。僖宗中和二年进士。昭宗乾宁中,在内庭,文书敏捷,号下水船。历迁翰林学士、左散骑常侍、右补阙。后贬湖南。有《东观奏记》。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07? 字膺馀,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僖宗中和二年(882)登进士第。昭宗大顺时累官右补阙兼史馆修撰,奉诏与柳玭等修《宣宗实录》,逾年而修例未成,遂独撰成《东观奏记》一书。乾宁中为翰林学士,历司封郎中知制诰,迁左散骑常侍。后梁初,贬湖南,卒。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二》、《唐摭言》卷一三、《唐诗纪事》卷六一。廷裕文思敏捷,时人号为“下水船”。《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东观奏记》3卷,今存。《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一
廷裕字膺馀。昭宗时官翰林学士。守尚书司封郎中知制诰。迁左散骑常侍。梁初贬湖南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陈州宛丘人,字有节。赵犨子。雄毅喜书,善骑射。黄巢围城,珝在父军中,库有巨弩,机牙坏,不能张,珝以意调治,激矢至五百步,以劳检校尚书右仆射,遥领处州刺史。叔父昶卒,珝知忠武留后,朱温表为忠武军节度使。陈州土恶,善圯,珝迭甓表墉,遂无患。三加检校太保。昭宗光化二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兼侍中,封天水郡公。昭宗还朝,赐号“迎銮功臣”。以检校太傅为右金吾卫上将军,岁余,以疾免。卒年五十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皇族,字团宁。太宗时领九石烈部。世宗即位,为惕隐,封漆水郡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临安人。性沉厚,知书,能文章。仕吴越。钱弘佐时为内都监使,遇事颇知大体。钱弘倧立,与何承训谋逐胡进思,事未决而承训泄其谋,进思遂废弘倧,昭券遇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后蜀道士。邛州依政人。住邛州有德观,斋醮之外,专精画业,人称李水墨。多画道门尊像,往来青城山丈人观,师张素卿笔法。曾于邛州天师观西院之壁,模写张素卿十二仙君,虽笔力因于张氏,而神采气韵或过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涿郡人。宋太祖赵匡胤父。少骁勇善战,初事后唐王镕。率兵援庄宗于河上,有功,留典禁军。后汉乾祐中讨平王景崇叛乱,迁护圣都指挥使。入后周,以功累迁至检校司徒,封天水县男,与子匡胤分典禁兵。卒赠武清军节度使,太尉。宋初追尊武昭皇帝,庙号宣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南唐后主李煜宫人。喜簪异花,芳香拂鬓。常有蝶绕其上,扑之不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3—994 【介绍】: 宋京兆长安人,徙家池州,字仲师。初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南唐时举进士不第。宋太祖开宝三年,诣阙上书,言江南可取,以求进用。令送学士院试,赐本科及第,授舒州军事推官。为向导,征江表,领池州。江南平,擢侍御史,改江南转运使。太宗朝,历京西北路转运使、荆湖转运使、河北东西路都转运使,以才干甚得时誉。为户部使,频以职事不治,出为西川转运使。李顺军攻占成都,脱逃走东川。黜知均州而卒。全宋文·卷一○一
樊知古(九四三——九九四),原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太宗令改名知古,字仲师。本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家池州(治今安徽池州)。开宝中献取江南策,授舒州推官。南唐平,擢侍御史,改江南转运使。太宗朝,历京西北、荆湖、河北东西等路转运使,徵拜给事中,迁户部使。因事贬西川转运使。李顺义军破成都,离部逃东川,黜知均州而卒。《宋史》卷二七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3—999 【介绍】: 宋杭州临安人,字就之。钱佐长子。从钱俶归宋,授白州刺史。好学,多聚书,喜吟咏,多与中朝卿大夫唱酬。善尺牍及书画琴棋,然贪猥纵肆,无名节可称,生子百数。历官秘书监、工部侍郎,典寿、泗、宿三州,率无善政。官终郢州团练使。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43—999 字就之,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人。吴越忠献王钱弘佐长子。钱俶时,历任秀州、台州、福州刺史。曾两次使宋。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从钱傲归宋,除白州刺史。后历知宋、寿、泗、宿诸州,封富水侯。官至郢州团练使。钱昱博学多才,善吟咏,精擅琴棋书画。著有《竹谱》3卷、《贰卿文稿》20卷,皆不存。《宋史》有传。《淳熙三山志》、《天台集》存其入宋前诗3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全宋诗
钱昱(九四三~九九九),字就之,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王钱佐长子、俶侄。钱俶嗣位,授秀州刺史。从俶归宋,为秘书监。历知宋、寿、泗、宿等州。太宗至道二年(九九六)授郢州团练使(《钱氏传芳集》)真宗咸平二年卒,年五十七。著有《贰卿文稿》二十卷,《太平兴国录》一卷,《竹谱》三卷(同上书),均佚。《宋史》卷四八○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一○一
钱昱(九四三——九九九),字就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吴越忠献王钱佐长子。宋太祖受禅,钱俶遣昱入贡。然后俶入朝,授白州刺史。改秘书监,判尚书都省。出知宋州,改工部侍郎,历典寿、泗、宿三州。咸平二年卒,年五十七。昱好学,多聚书,喜吟咏,善笔札尺牍,工琴画。有集二十卷。《宋史》卷四八○《吴越钱氏世家》、《十国春秋》卷八三有传。全唐文·卷八百九十三
昱字就之。吴越忠献王长子。累迁彰武军节度使。宋师讨江南。为东面水陆行营应援使。从忠懿王朝宋。历授郢州团练使。咸平二年卒。年五十七。赠太师。封富水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0—1003 【介绍】: 宋河南新安人,字澹成,一字长卿。太宗雍熙二年进士。淳化初,以文学高第召试,擢秘书丞、直史馆。历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审官院。至道初以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真宗即位,加工部侍郎。奉诏修《太宗实录》,重修《太祖实录》。从幸大名,陈御敌安边之策。后拜并代经略使、知并州事。雅善谈论,尤轻财好施,所至称治。卒谥宣靖。有集。全宋诗
钱若水(九六○~一○○三),字澹成,一字长卿,新安(今属河南)人。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进士。淳化初,直史馆。三年(九九二),为翰林学士(《武夷新集》卷九《钱公墓志铭》)。至道元年(九九五),同知枢密院事。真宗即位,改判集贤院事,修《太宗实录》。俄知开封府。咸平四年(一○○一),知天雄军(《北宋经抚年表》)。五年,巡抚陕西。还,迁并代经略使,知并州。六年卒,年四十四。谥宣靖。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二六六有传。今录诗五首。全宋文·卷一七二
钱若水(九六○——一○○三),字澹成,一字长卿,河南新安(今河南新安)人。雍熙二年进士。释褐同州观察推官。淳化初以寇准荐,召试翰林,擢秘书丞、直史馆,迁右正言,知制诰,进翰林学士,知审官院、银台通进封驳司。至道初以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真宗即位,加工部侍郎。又以本官充集贤院学士、判院事。俄奉诏修《太宗实录》。历判吏部流内铨、知开封府、知天雄军兼兵马部署、邓州观察使、并代经略使、知并州事。咸平六年卒,年四十四。有文集二十卷。所修《太宗皇帝实录》,今存残本。《宋史》卷二六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人,小字可汗奴。耶律隆运侄。善调鹰隼。圣宗时,拜上京留守,封漆水郡王,以皇后外弟,恩遇旧隆。圣宗太平中,徙王燕,迁南院大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5—1063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贯之。范琪子。仁宗天圣九年进士。历起居舍人、同知谏院,迁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前后在言职,有闻即言,尝数奏枢密副使陈升之不当用,又奏数陈执中、王拱辰、李淑、王德用、程戡等罪。其言虽过,而仁宗每优容之。官终直龙图阁、知明州。全宋诗
范师道(一○○五~一○六三),字贯之,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仁宗天圣九年(一○三一)进士。知广德县,迁知常州,召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直龙图阁,出知明州。嘉祐八年卒,年五十九。有文集五十卷(《吴郡志》卷二六),已佚。《宋史》卷三○二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六三八
范师道(一○○五——一○六三),字贯之,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天圣九年举拔萃科,为抚州判官,后知广德县、通判许州,累迁都官员外郎,至道中擢为御史。嘉皊初,以忤宰相刘沆,出知常州,徙广南东路转运使,改两浙,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管勾国子监。迁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知福州。入为三司盐铁副使,加直龙图阁,知明州。嘉皊八年卒,年五十九。师道前后在言责,有闻即言。有奏议二十卷、文集五十卷。见《宋史》卷三○二本传,《吴郡志》卷二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9—1086 【介绍】: 宋苏州人,字公辟。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历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州路刑狱,徙河东路。晋地山谷春夏多水,师孟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千顷。自江西转运使改知福州,治行为东南之最。累知广州、越州、青州,为政简严,痛惩豪恶,民为立生祠。全宋诗
程师孟(一○○九~一○八六,)字公辟,吴(今江苏苏州)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吴郡志》卷三五)。历知南康军、楚州、洪州。入判三司都磨勘司,出为江西转运使,知福州。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知广州(《续资冶通鉴长编》卷二四二)。九年,入为给事中,判都水监。出知越州、青州,致仕。哲宗元祐元年卒,年七十八(同上书卷三九○)。《宋史》卷三三一、四二六有传。今录诗四十首。全宋文·卷九三○
程师孟(一○○九——一○八六),字公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登景祐元年进士甲科,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路刑狱。徙河东路,又为度支判官,知洪州。判三司都磨勘司,出为江西转运使,有政声。熙宁元年,加直昭文馆、知福州。改广州,为课最,以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判都水监。十年,罢判将作监归班。复起知越州、青州。元丰二年,降为右谏议大夫,遂以光禄大夫致仕。元祐元年十月卒,年七十八。著有文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奏录》一卷、《长乐集》一卷、《续会稽掇英集》二十卷。《宋史》卷三三一有传(卷四二六重出),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宋史·艺文志》二、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