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求贤(求賢)  拼音:qiú xián
访求贤能的人。《文选。陆机。辩亡论下》:「其求贤如不及,恤民如稚子。」《宋史。卷四四六。忠义传一。李若水传》:「正宜置驿求贤,解榻待士,采其寸长远见,以兴治功。」
《国语辞典》:求贤用士(求贤用士)  拼音:qiú xián yòng shì
徵求贤能,任用才士。元。白朴《博望烧屯》第二折:「兄弟,俺求贤用士哩,你依著师父出去。」也作「求贤下士」。
《國語辭典》:求贤如渴(求賢如渴)  拼音:qiú xián rú kě
访求贤才,有如口渴急于饮水一般。形容寻才的心情非常迫切。《后汉书。卷六一。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也作「求贤若渴」、「思贤如渴」。
《國語辭典》:求贤若渴(求賢若渴)  拼音:qiú xián ruò kě
慕求贤才,有如口渴急于饮水。形容求才的心情非常迫切。《隋书。四七。韦世康传》:「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三国演义》第四七回:「人言曹丞相求贤若渴,今观此问,甚不相合。」也作「求贤如渴」、「思贤如渴」。
《國語辭典》:求贤如渴(求賢如渴)  拼音:qiú xián rú kě
访求贤才,有如口渴急于饮水一般。形容寻才的心情非常迫切。《后汉书。卷六一。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也作「求贤若渴」、「思贤如渴」。
《國語辭典》:求贤下士(求賢下士)  拼音:qiú xián xià shì
招求贤能,礼遇才士。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七出:「每劝圣上诚意正心,求贤下士,圣上为之改容。」《隋唐演义》第八二回:「乞陛下特恩,赐以冠带,更使一朝臣往宣,乃见圣主求贤下士之至意。」也作「求贤用士」。
《漢語大詞典》:吁俊(籲俊)
求贤。书·立政:“迪惟 有夏 ,乃有室大竞,吁俊尊上帝。” 孔颖达 疏:“招呼贤俊之人,与共立於朝,尊事上天。” 蔡沉 集传:“当王室大强之时,而求贤以为事天之实也。”
分類:求贤
《漢語大詞典》:燕昭
即 战国 时 燕昭王 。后代称其为渴于求贤之君。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 乐毅 信功於 燕昭 ,而见疑於 惠王 。” 唐 沈亚之 《上寿州李大夫书》:“昔者 燕昭 以千金市骏骨而百代称之。” 宋 范仲淹 《上张右丞书》:“昔 郭隗 以小才而逢大遇,则 燕昭 之名于今称道。” 清 陈维嵩 《贺新郎·秋夜呈芝麓先生》词:“凭高对景心俱折,关情处, 燕昭 、 乐毅 ,一时人物。”参见“ 燕隗 ”、“ 燕臺 ”。
《國語辭典》:市骏(市駿)  拼音:shì jùn
比喻求贤。参见「千金市骨」条。南朝梁。萧统 答东湘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又爱贤之情,与时而笃,冀同市骏,庶匪畏龙。」唐。骆宾王〈与程将军书〉:「燕昭王为市骏之资,郭隗居礼贤之始。」
《國語辭典》:千金市骨  拼音:qiān jīn shì gǔ
战国时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买已死千里马的骨头为喻,劝谏燕昭王要礼遇天下贤士,则能为其效劳。见《战国策。燕策一》。后用以比喻重金礼聘贤士,恳切求才的意思。宋。黄庭坚〈咏李伯时摹韩干三马次苏子由韵简伯时兼寄李德素〉诗:「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也作「千金买骨」。
《漢語大詞典》:急贤(急賢)
重贤;急于求贤。 南朝 梁 任昉 《求荐贤士诏》:“庶同则哲之明,称朕急贤之旨。”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卷上:“上令侍御者抬步輦召学士来。时 元崇 为翰林学士,中外荣之。自古急贤待士,帝王如此者,未之有也。”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三:“先是 高宗 南渡,急贤如饥渴。”
分類:急于求贤
《漢語大詞典》:马骨(馬骨)
战国 时, 燕昭王 欲求贤才, 郭隗 以买千里马为喻,说古代有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比喻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必闻风而至。事见战国策·燕策一。后以“马骨”喻贤才俊士。 明 张煌言 《感遇》诗:“落拓何曾夸马骨,淹留岂为恋猪肝。” 清 朱之瑜 《与源纲条书》之一:“是则千里逸足,期年三至,而僕为五百金之马骨矣。”
《漢語大詞典》:市骨
指 战国 时 燕昭王 用千金买千里马骨以求贤才事。常用以比喻招揽人才之迫切。南史·郑鲜之传:“昔 叶公 好龙而真龙见, 燕昭 市骨而骏足至。” 唐 柳宗元 《斩曲几文》:“ 昭王 市骨, 乐毅 归 燕 。” 清 魏源 《都中吟》:“市骨招骏人才出,纵不拔得十五终得一。”参见“ 千金市骨 ”。
《國語辭典》:千金市骨  拼音:qiān jīn shì gǔ
战国时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买已死千里马的骨头为喻,劝谏燕昭王要礼遇天下贤士,则能为其效劳。见《战国策。燕策一》。后用以比喻重金礼聘贤士,恳切求才的意思。宋。黄庭坚〈咏李伯时摹韩干三马次苏子由韵简伯时兼寄李德素〉诗:「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也作「千金买骨」。
《漢語大詞典》:搜贤(搜賢)
访求贤才。 唐 岑参 《招北客文》:“布德垂泽,搜贤修文;皇化欣欣,煦然如春。”
《漢語大詞典》:贪贤(貪賢)
渴求贤才。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今 戣 幸无疾疹,但以年当致事,据礼求退,陛下若不听许,亦无伤於义,而有贪贤之美。” 宋 朱松 《贺谢参政除万寿侍读启》:“西学贪贤,方渴謨猷之苦;殊庭庀职,聿彰体貌之隆。” 宋 王安石 《与王宣徽书》:“圣上贪贤,想必未遂高怀。”
分類:求贤贤才
《漢語大詞典》:筑金(築金)
指 燕昭王 筑 黄金台 招贤事。喻好贤、求贤。 唐 韩偓 《赠隐逸》诗:“莫笑乱离方解印,犹胜颠蹶未抽簪。筑金诱得非名士,况是无人解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