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集材  拼音:jí cái
将已造材完毕的木材,汇集至适当地点,以便于一起运出。
《漢語大詞典》:词海(詞海)
诗文的海洋。喻指众多诗文的汇集。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词海跳波涌,文星拂坐悬。”
《漢語大詞典》:荟蕞(薈蕞)
汇集琐碎的事物。 唐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贯穿无遗恨,薈蕞何技痒?” 仇兆鳌 注:“薈蕞,谓杂撰多。” 清 钱谦益 《右参政陈府君墓志铭》:“君博识强记,贯穿经史,尤好攟摭四部中儷事駢语,比类相从,如古人所谓薈蕞技痒者。”
分類:汇集琐碎
《漢語大詞典》:大系
(1).指大的系统。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三》引 江希张 《大千图说》:“行星共计一百千万大系……流星之多,倍于行星。”
(2).把某个方面的材料系统汇集,以便读者全面了解情况或查检所需资料的书,有时称为“大系”,如《中国新文学大系》
《漢語大詞典》:积集(積集)
积聚汇集。《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变文》:“因为前生造罪多,积集慳贪结网罗。” 宋 朱熹 《与吴茂实书》之一:“近来自觉向时工夫止是讲论文义,以为积集义理允当自有得力处,却於日用功夫全少点检。” 明 闻人诠 《重刻〈旧唐书〉序》:“惟 刘氏 唐书,鬱絶不传,无所考觅;积集再期,酷志刊復,苦无善本,莫可继志。”《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湖·浠水县望城乡在合作化规划基础上的生产规划》:“养牛要逐步改变过去常年散放习惯,采取集体喂养办法,这样可以大量积集牛屎、牛尿,窖成土粪。”
《國語辭典》:檐沟(簷溝)  拼音:yán gōu
屋檐下面横向的槽形排水沟。
《漢語大詞典》:繁总(繁總)
繁多而汇集。 北周 庾信 《柴夫人李氏墓志铭》:“军国忠勤,规模繁总。”新唐书·傅奕传:“是时,太僕卿 张着源 建言:‘官曹文簿繁总易欺,请减之以鈐吏姦。’”
分類:繁多汇集
《漢語大詞典》:集说(集説)
汇集对某一古籍的诸家解说,断以己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礼三·礼记正义》:“自 明 永乐 中敕修礼记大全,始废 郑 注,改用 陈澔 集説。”
《漢語大詞典》:钞集(鈔集)
抄录汇集。 杨霁云 《鲁迅〈集外集〉·编后杂记》:“内中的文章,是由《浙江潮》……等杂志上钞集下的。”
分類:抄录汇集
《國語辭典》:辞典(辭典)  拼音:cí diǎn
一种工具书。依据词汇体系及一定的编辑体例蒐集词、词组、短语等资料,并加以解释,以备查索、参考的工具书。可分普通及专业两种,前者如「国语辞典」,后者如「电脑辞典」。也作「词典」。
《漢語大詞典》:注集
流泻汇集。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而是注集,长写不测,修灵浩荡,知其何故哉!”
分類:流泻汇集
《漢語大詞典》:比集
(1).排比、汇集。史记·太史公自序:“星气之书,多杂禨祥,不经,推其文,考其应,不殊。比集论其行事,验于轨度以次,作《天官书》第五。”
(2).频频栖止。后汉书·章帝纪:“乃者凤皇、黄龙、鸞鸟比集七郡,或一郡再见。” 李贤 注:“比,频也。”
(3).亲近集结。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师众之所比集,大概就是原始公社社会--国家的雏形。”
《漢語大詞典》:虞旗
虞人在汇集所获猎物时用的旗帜。周礼·地官·山虞:“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及弊田,植虞旗于中,致禽而珥焉。” 郑玄 注:“植犹树也。田上树旗令获者皆致其禽而校其耳以知获数也。”
《漢語大詞典》:类函(類函)
类书的汇集。常用为类书名。如《唐类函》《渊鉴类函》等。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著述·类隽类函:“ 吴中 俞山 人 羡长 名 安期 者,復集 唐 人类书刻之,名《类函》。”
分類:类书汇集
《漢語大詞典》:闰集(閏集)
旧时指附于正集之后的僧、道、妇女等人的作品汇集。 清 钱谦益 《金陵杂题绝句》之十二:“閒开闰集教孙女,身是前朝 郑妥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