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77,分119页显示 上一页 98 99 100 101 102 104 105 106 107 下一页
张光汉(字 为章 )
刘存义(字 质卿、敬仲 号 汉楼 )
张汉(字 灌之 )
佘翔(字 宗汉 号 凤台 )
刘汉儒(字 文卿 号 宪吾 )
蒋凌汉(字 节甫 )
董传策(字 原汉、元汉 号 幼海 )
董汝汉(字 昭夫 号 明渠 )
谢杰(字 汉甫 号 绎梅 尚永为王 )
余寅(字 君房、僧杲 世称 汉城先生 号 汉城 )
李杜(字 汉卿 )
苏酂(字 汉杰 )
萧良有(字 以占 号 汉冲 )
康丕扬(字 士遇 号 骧汉 )
其它辞典(续上)
何显淑(字 晦仲 号 汉南 )张光汉(字 为章 )
刘存义(字 质卿、敬仲 号 汉楼 )
张汉(字 灌之 )
佘翔(字 宗汉 号 凤台 )
刘汉儒(字 文卿 号 宪吾 )
蒋凌汉(字 节甫 )
董传策(字 原汉、元汉 号 幼海 )
董汝汉(字 昭夫 号 明渠 )
谢杰(字 汉甫 号 绎梅 尚永为王 )
余寅(字 君房、僧杲 世称 汉城先生 号 汉城 )
李杜(字 汉卿 )
苏酂(字 汉杰 )
萧良有(字 以占 号 汉冲 )
康丕扬(字 士遇 号 骧汉 )
人物简介
维基
何显淑(1520年—1556年),字晦仲,号汉南,四川嘉定州荣县人,民籍。九月十六日生,行一,治《诗经》,由县学附学生中式壬子科(1552年)四川乡试第五十八名举人,年三十七岁中式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会试中式第四十六名,第二甲第六十名进士。工部观政,未授官,卒。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光汉(1522年—?),字为章,河南彰德府磁州武安县人,民籍。河南乡试第三十八名举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会试第二百五十五名,二甲第二十六名进士。历官辽东兵备佥事。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存义(1523年—1575年),字质卿,改字敬仲,号汉楼,湖广襄阳卫人,军籍。湖广乡试第六十八名。曾任涿州文学,典壬子科河南乡试。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登三甲第六十三名进士。兵部观政,授浙江平湖知县,三年任满,擢任浙江道监察御史,以母亲去世归家。补江西道御史,巡按山东,监临乡试,四十一年上计,入掌河南道印,以终养归。后以累荐,万历二年(1574年)正月起复原职,六月升大理寺右寺丞,八月转左寺丞,三年五月病卒,年五十三。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汉(?—1567年),字灌之,湖广安陆州群牧所(今湖北省钟祥市)人,军籍。进士出身。正德五年(1510年)湖广乡试举人,九年(1514年)登甲戌科二甲进士。嘉靖四年(1525年)官江西赣州府知府,调吉安府,嘉靖十二年,升任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嘉靖十三年三月,任顺天府府丞。嘉靖十四年十一月,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甘肃巡抚。嘉靖十八年(1539年)二月,起复左佥都御史、整饬蓟州边备兼巡抚顺天等处,十九年六月升任户部左侍郎、 总督仓场兼理西苑农事,二十年八月回户部管事,十月奉命往山西赈济,二十一年正月兼理山西督饷大臣。嘉靖二十二年正月改任兵部左侍郎。嘉靖二十三年十月,兼右佥都御史,接替翟鹏任总督北直隶河南山东军务,其在任期间上选将、练兵、信赏、必罚四事,请求令大将得专杀偏裨,而总督亦得斩大将,使得军法严纪。但嘉靖帝不欲将权力下放给大臣,并由此厌恶张汉。兵部则称其言可以听从。嘉靖二十四年三月考察拾遗,言官劾张汉刚愎,在镇多不法事,遂令锦衣卫将其逮捕入诏狱,谪戍镇西卫。此后数年边疆有警报,御史陈九德举荐,嘉靖帝大怒,贬陈九德为民。张汉居戍所二十年卒。隆庆元年,赠兵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钦定四库全书·薜荔园诗集·提要
臣等谨案:薜荔园诗集四卷,明佘翔撰。翔字宗汉,号凤台,莆田人。嘉靖戊午举人,官全椒县知县。与巡按御史牴牾,投劾弃官,去为汗漫之游。其诗以雄丽高峭为宗,声调气格,颇近七子。故世贞赠诗云:十八娘红产荔枝,蛎螃舌嫩比西施。更教何物誇三绝,为有佘郎七字诗。屠隆作传,亦称闽产足珍贵者,不独荔枝、西施舌,盖即指此。然人品颇高,故诗有清致,不全为七子之肤廓,未可尽斥之也。传称所著有薜荔园诗、佘宗汉稿、游梁新编、金陵纪游文。考翔游踪所经,惟大梁、金陵为最后。今集中俱已载入,则合而编之,仍以薜荔园诗为名也。明诗综不著其名,殆原属抄本,故流传尚少欤。钦定四库全书·薜荔园诗集·序
夫泽雉非瑞,腹中之锦称奇;井蛙乃微,夏半之声如吹。质禀而绚于文,灵合而通其窍。顾影吐吞,盖自金土;煦沫相濡,亦参气化。粤稽物流,斯或可睹也。世有下走,穷于遁踕。外之无能纾筹策以综时,内之无能托甘毳以供旨。上之无所肆雄逸以动众,下之卒莫肯嬉嫚以媚人。咀嚼椒桂,撚嗅芝兰,容有鲍氏之知,宁少宗伯之薄。人语亦语,诋其昧于钳口。人默亦默,訾其短于雌黄。噫夫处下贱,望睫而以结于世。岂不云难矣哉。于是谢绝新流,剔抉旧习。抚景兴思,怀人发涕。穷愁幽兴,托之微唫。讵云成乎一家,庸以拟之蛙雉。或有诮之,则应之曰。穷于实,通于虚,吾不能违天;感诸心,发诸声,吾以为自适。至其争雄字句,远托愤疾,音响之变,亦惟其时乎?噫!深沉长者,斥无赖于卷端;风雅少年,鼓馀波于颊辅。是则下走之罪已。
人物简介
维基
刘汉儒(1529年—1603年),字文卿,号宪吾,更号思鲁,河南沈丘县人。河南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会试第二百九十四名,三甲第五十九名进士。初任河南滑县知县,改浚县知县,颇有政绩,乡民为其立生祠。升任兵部武选司主事、武库司员外郎、郎中等职时,参与兵部《九边图说》的编纂。外任山西按察司副使、右参政,随刑部侍郎王宗沐阅视宣府、大同、山西边防。领云中兵宪,整饬兵备,修筑新城堡,也称永安堡。工程从万历三年(1575年)三月开始,万历四年(1576年)十二月落成。弹劾大同总兵郭琥,再任浙江按察使、右布政使,万历十年(1582年),浙江杭州兵变,协同江南巡抚张佳胤平息变乱。调任福建右布政使,转左布政使,于云南左布政使任上因病致仕。
人物简介
维基
蒋凌汉(1523年—?年),字节甫,四川成都府金堂县人,民籍,治《易经》。四川乡试第三十三名举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三甲第一百六十六名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原汉,号幼海。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疏劾严嵩罪恶,被下狱拷问,谪戍南宁。隆庆时复故官,万历元年官至礼部右侍郎,被劾受贿免归。后被家奴所杀。有《奏疏辑略》、《奇游漫记》、《采薇集》、《幽贞集》、《邕歈集》。维基
董传策(1530年—1579年),字原汉、元汉,号幼海,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同进士出身。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登进士,授刑部主事。嘉靖三十七年(1559年)上疏弹劾严嵩。疏入,下诏狱。谪戍南宁。明穆宗即位,召复原职,升任郎中。隆庆二年(1568年)担任太仆寺卿。隆庆五年累迁南京大理卿,进工部右侍郎。万历元年就改南京礼部右侍郎。言官劾董传策受贿,被罢免归乡。后被家奴所害。
人物简介
维基
董汝汉(1534年—?),字昭夫,号明渠,山西平阳府万泉县人,灶籍。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山西乡试第三十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六十五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本年六月授咸宁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六月升刑部主事,五年十月调兵部,六年二月升员外,七月升郎中,万历三年(1575年)八月升四川副使,未任,调陕西副使,七年六月升本省左参政,十年正月升河南按察使,十一年正月升本省右布政,三月升山东左布政,四月丁忧。十四年正月考察降用。二十二年二月降补四川右参政,分守下川南道,二十五年升甘肃行太仆寺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4 【介绍】: 明福建长乐人,字汉甫。万历二年进士,除行人,出使琉球。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属吏被荐者以贿谢,杰拒之,曰:“贿而后荐,干戈之盗,荐而后贿,衣冠之盗。”卒于官。有《使琉球录》、《白云编》。维基
谢杰(1537年—1604年),字汉甫,号绎梅。福州府长乐县江田(今福州市长乐区江田镇)人。官至户部尚书。福建乡试第八十三名。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进士。授行人一职。七年(1579年),充册封副使,随萧崇业至琉球,册封尚永为王。尚永王赠予黄金,被萧、谢二人推辞;琉球贡使至京朝贡,再赠其黄金,再次谢绝。历任光禄寺丞、两京太常少卿、顺天府尹。升南京刑部右侍郎。当时明神宗长期不理朝政。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谢杰上书劝谏,指出当时各种弊政,并称:「陛下孝亲、尊祖,好学、勤政、敬天、爱民、节用、听言、亲亲、贤贤,皆不克如初矣。」未获批复。不久升刑部左侍郎,擢户部尚书,兼管太仓和草场。当时遇上全国性的自然灾害,各地都请求减免税赋。谢杰建议只有每年须运三百万以上的才可以讨论减免税赋,获得神宗的采纳。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卒于官,年六十八。追赠太子太保,遣官护送灵柩归乡安葬。其坟墓在今长乐营前胡里村旁的营前山上,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砸毁,现仅存文武石翁仲一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君房,一字僧杲。万历八年进士。授工部都水司主事,官至太常少卿。有持操,期为国家节用。所居不改湫隘,僦负郭数椽,读书著述其中。年七十五卒。有《乙未私志》、《同姓名录》、《农丈人文集》。甬上耆旧诗·卷十九
先生本字君房,晚年谓古君房尽非人,改字僧杲,学者称汉城先生。自儿时即异里,师授句读,每为所屈。及壮,益喜读秦汉以前书,倡为古文。凡为名诸生二十馀年,孝廉十二年,始举进士,官水曹。督制赐俺荅妃三娘子袍𥜗,及犒边士。锦衣日有支发,未尝干一钱。凡省缣及金,俱贮所司,人谓余水部真如水也。方检校六科廊,廊故有庋阁,上贮丝绵。先生尝假息其下,忽闻阁上大声云:余主事迁去,可惜。然阁上实无人。次日命下,迁礼部员外郎。先生尝谓国家一铢一粟,俱有神明护之,守者蔑视,必不祥,盖指此也。进郎中,上正风俗十事。疏出,以按察副使视学陜西,请谒一无得入。即御史所首录,士考居下下。最慎乡贤、名宦二祠,谓乡先生非国中大贤,岂得冒祭于社。循吏尤不易得,必若所祀郿令诸葛京,斯不愧召杜矣。京盖诸葛丞相次孙也。稍迁左参政,改山东。居官所信者心,所谨守者法。宿讲求国朝典故、灼有定画。及临事更问宪章若何。持操廉白,期为国家节用。监司俱以费不给请,先生独否,人虽阳服之,而心龃龉不堪也。遂以积忤时,上疏乞骸骨,再起福建。再乞休。故事,凡以病赐告,病巳得召用。若进官,即不更出。时遂加先生太常少卿致仕,意尼使不复用也。先生性亢厉,受不党之气,狷然独行。与同乡颜御史鲸、孙观察光祖并以气伏一时。家衣食裁足,性顾慕义,倡置田百亩,奉社祭酒沈嘉则。先生养其老。既里居,身擅文章之事,然耻以其笔札资身,树交养声名,所从交游甚寡,岁时往来,惟老诸生朱一诚及群从子弟数辈,与沈文恭公少同研席。及文恭枋国,先生意漠如也。至垂死,乃以一剑一书赠文恭曰:别我老友。初,先生梦人与语,君命若孔子。至七十三,竟无恙。后二年,奉川产一麟,持献郡中,太守使吏来白,先生曰:吾其死矣。未几遂卒。文恭铭其墓曰:君持此道游于世,宜偃蹇能卷,犹可不卷,辱将大故,吾不悲其不合,而幸其能卷。虽然,先生之不合,天也,非尽天也。其善卷而去之,果幸耶,抑不幸耶。悲夫,余尝读农丈人集论。其文,既详言之矣。至先生之诗,癯而坚,质而峭,介然之色,绝似其人,足自成一家。而先生顾欿然自谓于诗涉其藩,未能窥其奥意,专以其古文词上追千载。然则先生所欿然自谓不必传者,正其所必可传者也。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君房,一字僧杲,鄞县人。万历庚辰进士,历礼部郎中出为陜西提学副使迁山东参政入为太常少卿有农丈人集维基
余寅(1541年—1615年),本字君房,号汉城,晚年改字僧杲,浙江鄞县人,万历进士,初任工部主事,清廉自持,时人称“余水部,真如水”。官至太常寺少卿。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科浙江乡试举人,四十岁登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二甲十四名进士。授工部都水司主事,清廉自持,时人称“余水部,真如水”。与范钦友好。历礼部郎中,十五年四月升升陕西提学副使,迁左参政。十九年四月补山东左参政,六月因病乞休。万历二十三年三月起补福建左参政,再乞休,十二月加太常寺少卿致仕。卒年七十五岁。今宁波仍有其故居棋杆巷。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杜,字汉卿,直隶广平府肥乡县人,民籍。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科顺天府乡试第三十一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一百四十八名,登三甲第一百三十九名进士。授山西孝义县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苏,字汉杰,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民籍。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科应天府乡试第十一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十五名,登三甲第四十三名进士。,初授江西庐陵县知县,曾任监察御史,巡按云南。官至大理寺丞。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年),苏酂揭发李材罪行,说他在云南按察使任上,犯有“虚报战绩”的罪行,万历帝大怒,拟斩,经群臣力救,最后李材充军福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0—1602 【介绍】: 明湖广汉阳人,字以占,号汉冲。少有神童之名。万历八年进士。官修撰,领国子祭酒。在史局十五年,自阁部卿寺以至台省,凡关国家大计,无不咨询。给事中叶继美劾良有侵六部权,遂乞归。有《玉堂遗稿》。黄鹤楼志·人物篇
萧良有(1550~1602) 明代官员、学者。字以占,号汉冲。湖广汉阳人。少有神童之名,万历八年(1580)庚辰科会试第一会元,殿试第二名榜眼,进修撰,充经筵讲官,领国子祭酒。在史局十五年,自阁部卿寺以至台省,凡关国家大计,无不咨询。著《玉堂遗稿》,撰《龙文鞭影》,《荆楚文库》收有《萧良有集》。有七律《泛舟望鹤楼》《望黄鹤楼用太岳韵》等。维基
萧良有(1550年—1602年),字以占,号汉冲,湖广汉阳府汉阳县人,民籍。湖广乡试第五十四名。万历八年(1580年)会试第一,殿试登一甲第二名进士。四月授官翰林院编修,丁忧归,十二年三月起复原官,七月充会典纂修官,大典成,十五年二月晋修撰,十七年九月充经筵讲官。十九年六月升右春坊右中允,管国子监司业事,八月充经筵讲官,二十年升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二十一年九月升右春坊右谕德兼侍讲,二十二年六月升左庶子兼侍读,八月与刘应秋典顺天乡试,二十三年二月领国子监祭酒,四月因被论乞休,诏准回籍。二十七年二月以科道纠拾致仕。
人物简介
维基
康丕扬(1552年—1632年),字士遇,号骧汉,山东济南府陵县神头镇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科山东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初任宝坻县知县,未逾年,调任密云县。三十年(1602年)二月考选陕西道监察御史,巡按山西、辽阳。万历三十七年春告老还乡。崇祯五年壬申秋卒,享年八十一岁。著有《按淮癸卯二事纪略》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