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少壮几时奈老何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昭明文选》卷四十五汉武帝(刘彻)《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携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例句

少壮几时奈老何,向来哀乐何其多。 杜甫 渼陂行

典故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汉书》卷六《武帝纪》
(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登天柱山,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

例句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典故
神光烛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汉书》卷六〈武帝纪〉~95~
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历独鹿、鸣泽,自代而还,幸河东。春三月,祠后土。诏曰:「朕躬祭后土地祇,见光集于灵坛,一夜三烛。幸中都宫,殿上见光。其赦汾阴、夏阳、中都死罪以下,赐三县及杨氏皆无出今年租赋。」
《汉书》卷二十五下《郊祀志下》
宣帝即位,由武帝正统兴,故立三年,尊孝武庙为世宗,行所巡狩郡国皆立庙。告祠世宗庙日,有白鹤集后庭。以立世宗庙告祠孝昭寝,有雁五色集殿前。西河筑世宗庙,神光兴于殿旁,有鸟如白鹤,前赤后青。神光又兴于房中,如烛状。广川国世宗庙殿上有钟音,门户大开,夜有光,殿上尽明。上乃下诏赦天下。
《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
初,高祖既定天下,过沛,与故人父老相乐,醉酒欢哀,作「风起」之诗,令沛中僮儿百二十人习而歌之。至孝惠时,以沛宫为原庙,皆令歌儿习吹以相和,常以百二十人为员。文、景之间,礼官肄业而已。至武帝定郊祀之礼,祠太一于甘泉,就乾位也;祭后土于汾阴,泽中方丘也。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坛,天子自竹宫而望拜,百官侍祠者数百人皆肃然动心焉。

例句

姹女临波日,神光照夜年。 杜甫 覆舟三首

典故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海内十洲记》
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乃人迹所稀绝处。祖洲,近在东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百里,上有不死之草。……玄洲在北海之中,戌亥之地,方七千二百里,去南岸三十六万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多丘山,又有风山,声响如雷电。对天西北门,上多太玄仙官宫室,宫室各异,饶金芝玉草,乃是三天君下治之处,甚肃肃也。

例句

百越酋豪称故吏,十洲风景助新诗。 刘禹锡 马大夫见示浙西王侍御赠答诗因命同作并序

鸾凤戏三岛,神仙居十洲。 李商隐 牡丹

百越落掌中,十洲点空白。 李群玉 将游罗浮登广陵楞伽台别羽客

城碍十洲烟岛路,寺临千顷夕阳川。 赵嘏 忆山阳

行将十洲近,坐觉八极溢。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初入太湖

典故 
绥降筑城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295~
是岁,汉使贰师将军广利西伐大宛,而令因杅将军敖筑受降城。其冬,匈奴大雨雪,畜多饥寒死。儿单于年少,好杀伐,国人多不安。左大都尉欲杀单于,使人閒告汉曰:「我欲杀单于降汉,汉远,即兵来迎我,我即发。」初,汉闻此言,故筑受降城,犹以为远。

例句

斩虏还遮塞,绥降更筑城。 裴漼 奉和御制旋师喜捷

受降追汉策,筑馆许戎和。 赵彦昭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典故
嵩山万岁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汉书》卷六《武帝纪》
「元封元年冬十月,诏曰:『南越、东瓯咸伏其辜,西蛮北夷颇未辑睦,朕将巡边垂,择兵振旅,躬秉武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行自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北河。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馀里,威震匈奴。遣使者告单于曰:『南越王头已县于汉北阙矣。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亟来臣服。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为!』匈奴詟焉。还,祠黄帝于桥山,乃归甘泉。东越杀王馀善降。诏曰:『东越险阻反覆,为后世患,迁其民于江淮间。』遂虚其地。 春正月,行幸缑氏。诏曰:『朕用事华山,至于中岳,获駮麃,见夏后启母石。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东汉·荀悦注:「万岁,山神称之也。」

例句

但听嵩山万岁声,将军旗鼓何时偃。 李咸用 煌煌京洛行

典故
素灵感刘季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昭明文选》卷四十七东汉·史孝山(岑)《出师颂》
「五曜霄映,素灵夜叹。皇运来授,万宝增焕。」唐·李善注:《汉书》曰:「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于东井,沛公至霸上。应劭曰:五星所在,其下以义取天下也。又曰:高祖夜经泽中,有大蛇当径,拔剑斩蛇,蛇分为两。后人至蛇所,有一妪夜哭,人问妪,妪曰:吾子白帝子,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帝子斩之也。」

例句

素灵感刘季,白马从子婴。 张良璞 览史

典故
碎玉斗
 
亚父玉斗
 
掷地玉斗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张良
 
范增
 
项羽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例句

忆昔范增碎玉斗,未使吴兵著白袍。 杜甫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

典故
太液黄鹄

相关人物
刘弗陵(西汉昭帝)


旧题汉·葛洪《西京杂记》
始元元年,黄鹄下太液池。上为歌曰:黄鹄飞兮下建章,羽衣肃兮行跄跄,金为衣兮菊为裳。唼喋荷荇出入蒹葭,自顾菲薄,愧尔嘉祥。

例句

太液始同黄鹤下,仙乡已驾白云归。 姚鹄 送贺知章入道

赓歌太液翻黄鹄,从猎陈仓获碧鸡。 李商隐 寄令狐学士

典故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例句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 杜牧 感怀诗一首

提剑云雷动,垂衣日月明。 卢纶 皇帝感词

典故
天寒堕指白登围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2894~
是时汉初定中国,徙韩王信于代,都马邑。匈奴大攻围马邑,韩王信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南踰句注,攻太原,至晋阳下。高帝自将兵往击之。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于是冒顿详败走,诱汉兵。汉兵逐击冒顿,冒顿匿其精兵,见其羸弱,于是汉悉兵,多步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
《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列传上〉~3753~
是时,汉初定,徙韩王信于代,都马邑。匈奴大攻围马邑,韩信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南踰句注,攻太原,至晋阳下。高帝自将兵往击之。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于是冒顿阳败走,诱汉兵。汉兵逐击冒顿,冒顿匿其精兵,见其羸弱,于是汉悉兵,多步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三十馀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
典故 
铜丸促云谣

相关人物
刘奭(汉元帝)


《汉书》卷八十二《史丹传》
「建昭之间,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后宫及左右习知音者莫能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数称其材。」唐·颜师古注:「擿,投也。」

例句

徒嗟日沈湎,丸鼓骛奇音。 柳宗元 感遇二首

典故
头角折

相关人物
刘奭(汉元帝)


《汉书》卷六十七《朱云传》
有荐云者,召入,摄齐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左右。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繇是为博士。

例句

我虽在金台,头角长垂折。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典故
突骑五千

相关人物
吴汉


《后汉书》卷十八〈吴盖陈臧列传·吴汉〉~678~
武北击群贼,汉常将突骑五千为军锋,数先登陷陈。

例句

安得突骑只五千,崒然眉骨皆尔曹。 杜甫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

典故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
卿曰:「申功,齐人也。与安期生通,受黄帝言,无书,独有此鼎书。曰『汉兴复当黄帝之时。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宝鼎出而与神通,封禅。封禅七十二王,唯黄帝得上泰山封』。申功曰:『汉主亦当上封,上封则能仙登天矣。黄帝时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居七千。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乃断斩非鬼神者。百馀岁然后得与神通。黄帝郊雍上帝,宿三月。鬼臾区号大鸿,死葬雍,故鸿冢是也。其后于黄帝接万灵明廷。明廷者,甘泉也。所谓寒门者,谷口也。黄帝釆首山铜,铸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于是天子曰:「嗟乎!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耳。」乃拜卿为郎,东使候神于太室。

例句

仙成脱屣去,臣恋捧弓号。 刘禹锡 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

忘缘祛天机,脱屐恨不早。 独孤及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

东林有踯躅,脱屣期共攀。 贾岛 酬栖上人

《漢語大詞典》:射蛟
指 汉武帝 射获江蛟事。汉书·武帝纪:“﹝ 元封 ﹞五年冬,行南巡狩……自 寻阳 浮 江 ,亲射蛟 江 中,获之。”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九:“ 祖龙 浮海不成桥, 汉武 寻阳 空射蛟。”后诗文中作为颂扬帝王勇武的典故。
《漢語大詞典》:神光
(1).神异的灵光。《楚辞·王逸〈九思·哀岁〉》:“神光兮熲熲,鬼火兮荧荧。”原注:“神光,山川之精能为光者也。”汉书·郊祀志下:“ 西河 筑 世宗庙 ,神光兴於殿旁,有鸟如白鹤,前赤后青。” 宋 苏轼 《谷庵铭》:“谷庵之中空无物,非独无应亦无答,洞然神光照毫髮。” 明 唐顺之 《冬至南郊》诗:“神光人共见,天语帝亲闻。” 刘大白 《爱》诗:“如其你愿长住在我底爱里,我用我满心的爱底神光,笼罩着你。”
(2).精神;神采。《素问·本病论》:“神既失守,神光不聚。”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徙倚傍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张国相 ﹞年八十餘,犹演《宗泽缴印》,神光不衰。”
(3). 汉 代宫名。文选·扬雄〈羽猎赋〉:“啾啾蹌蹌,入西园切 神光 。”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 神光 ,宫名也。”
《漢語大詞典》:十洲
(1).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亦泛指仙境。海内十洲记:“ 汉武帝 既闻 王母 説八方巨海之中有 祖洲 、 瀛洲 、 玄洲 、 炎洲 、 长洲 、 元洲 、 流洲 、 生洲 、 凤麟洲 、 聚窟洲 。有此十洲,乃人跡所稀絶处。” 唐 卢照邻 《赠李荣道士》诗:“风摇十洲影,日乱九江文。” 宋 晏几道 《清平乐》词:“正在十洲残梦,水心宫殿斜阳。” 林学衡 《寓言》诗之一:“吟成準拟凌空去,一叶飘然向十洲。”
(2).乐曲名。
(3). 明 画家 仇英 的号。 清 徐沁 明画录卷一:“ 仇英 字 实夫 ,号 十洲 ……摹 唐 宋 人画,皆能夺真,尤工人物。”
《國語辭典》:受降城  拼音:shòu xiáng chéng
汉、唐筑以接受敌人投降的城。汉故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旗北;唐则筑有三城,中城在朔州,西城在灵州,东城在胜州。
《漢語大詞典》:提剑(提劍)
史记·高祖本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后以“提剑”谓起兵或从军。 唐 杜牧 《感怀诗》:“ 高文 会 隋 季,提剑徇天意。” 明 何景明 《挽谢晚耕》诗:“ 日南 提剑志,海上却金名。”
分類:起兵从军
《漢語大詞典》:丸鼓
以铜丸击鼓。汉书·史丹传:“ 元帝 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后以“丸鼓”用作帝王耽好声色、荒于政事的典实。 唐 柳宗元 《感遇》诗之一:“徒嗟日沉湎,丸鼓騖奇音。”
《國語辭典》:脱屣(脫屣)  拼音:tuō xǐ
脱鞋子。比喻把事情看很简单,有轻视的意思。《三国志。卷二四。魏书。崔林传》:「刺史视去此州如脱屣,宁当相累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