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87,分120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汉庭三千牍
董贤
董贤女弟
李少卿
汉妃一曲(又作:汉妃出塞 汉宫人去)
杜林驳尧
杜林官
伏辕驹
鹅鸭长数
流星汉使尊
河汉(又作:牵牛河汉女)
汉宫姊妹
功人
樊哙排闼
屠狗
典故 
公车困
 
东方牍
 
汉庭三千牍
 
牍三千


《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3205~
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
典故
董贤

相关人物
刘欣(汉哀帝)
 
董贤


《汉书》卷九十三《佞幸传·董贤传》
董贤字圣卿,云阳人也。父恭,为御史,任贤为太子舍人。哀帝立,贤随太子官为郎。二岁馀,贤传漏在殿下,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说其仪貌,识而问之,曰:「是舍人董贤邪?」因引上与语,拜为黄门郎,繇是始幸。问及其父为云中侯,即日徵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贤宠爱日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累钜万,贵震朝廷。常与上卧起。……以贤代明为大司马卫将军,册曰:「朕承天序,惟稽古建尔于公,以为汉辅。往悉尔心,统辟元戎,折冲绥远,匡正庶事,允执其中。天下之众,受制于朕,以将为命,以兵为威,可不慎与!」是时贤年二十二,虽为三公,常给事中,领尚书,百官因贤奏事。以父恭不宜在卿位,徙为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弟宽信代贤为驸马都尉。董氏亲属皆侍中诸曹奉朝请,宠在丁、傅之右矣。 ……即日贤与妻皆自杀,家惶恐夜葬。莽疑其诈死,有司奏请发贤棺,至狱诊视。

例句

向使逢着汉帝怜,董贤气咽不能语。 岑参 醉后戏与赵歌儿

董贤三公谁复惜,侯景九锡行可叹。 韩愈 永贞行

典故
董贤女弟

相关人物
刘欣(汉哀帝)
 
董贤


《汉书》卷九十三《佞幸传·董贤传》
贤宠爱日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累钜万,贵震朝廷。……又召贤女弟以为昭仪,位次皇后,更名其舍为椒风,以配椒房云。昭仪及贤与妻旦夕上下,并侍左右。赏赐昭仪及贤妻亦各千万数。

例句

董贤女弟在椒风,窈窕繁华贵后宫。 崔国辅 白纻辞二首之二

典故
李少卿
 
李陵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李陵


《史记》卷一○九《李将军列传》附《李陵传》
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善射,爱士卒。天子以为李氏世将,而使将八百骑。尝深入匈奴二千馀里,过居延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数岁,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馀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馀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馀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其兵尽没,馀亡散得归汉者四百馀人。

例句

不是史迁书与说,谁知孤负李陵心。 司空图 狂题十八首之三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李白 奔亡道中五首之二

降虏将军思,穷秋远客情。 杜牧

都尉出居延,强兵集五千。 杨凝 从军行

锦字窦车骑,胡笳李少卿。 武元衡 石州城

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 卢纶 从军行

塞北草生苏武泣,陇西云起李陵悲。 胡曾 交河塞下曲

因嗟李陵苦,祗得没蕃名。 贯休 古塞上曲七首之七

玉榼酒频倾,论功笑李陵。 马戴 边将

典故
汉妃一曲
 
汉妃出塞
 
汉宫人去
 
独掩琵琶
 
琵琶传出塞
 
马上琵琶
 
马上离愁

相关人物
刘奭(汉元帝)
 
王嫱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乐府上·王明君词并序〉~29~
王明君者,本是王昭君,以触文帝讳改焉。匈奴盛,请婚于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昭君配焉。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其造新曲,多哀怨之声,故叙之于纸云尔。唐·李善注引《汉书》曰:「乌孙使使献马,愿得尚公主,乃遣江都王建女为公主,以妻乌孙焉。」
典故
杜林驳尧

相关人物
刘秀(汉光武帝)
 
杜林


《后汉书》卷二十七《杜林传》
「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也。父邺,成哀閒为凉州刺史。林少好学沈深,家既多书,又外氏张竦父子喜文采,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徵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故旧及西州事,甚悦之,赐车马衣被。群寮知林以名德用,甚尊惮之。京师士大夫,咸推其博洽。」「明年,大议郊祀制,多以为周郊后稷,汉当祀尧。诏复下公卿议,议者佥同,帝亦然之。林独以为周室之兴,祚由后稷,汉业特起,功不缘尧。祖宗故事,所宜因循。定从林议。」

例句

寿王议鼎,杜林驳尧。 李瀚 蒙求

典故
杜林官

相关人物
刘秀(汉光武帝)
 
杜林


《后汉书》卷二十七《杜林传》
「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也。父邺,成哀閒为凉州刺史。林少好学沈深,家既多书,又外氏张竦父子喜文采,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徵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故旧及西州事,甚悦之,赐车马衣被。群寮知林以名德用,甚尊惮之。京师士大夫,咸推其博洽。」

例句

朱绂两参王俭府,绣衣三领杜林官。 罗隐 淮南送卢端公归台

典故
伏辕驹
 
服辕驹
 
短辕驹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田鼢
 
窦婴


《史记》卷一百七〈魏其武安侯列传〉~285~
魏其之东朝,盛推灌夫之善,言其醉饱得过,乃丞相以他事诬罪之。武安又盛毁灌夫所为横恣,罪逆不道。魏其度不可柰何,因言丞相短。武安曰:「天下幸而安乐无事,鼢得为肺腑,所好音乐狗马田宅。鼢所爱倡优巧匠之属,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不仰视天而俯画地,辟倪两宫閒,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臣乃不知魏其等所为。」于是上问朝臣:「两人孰是?」御史大夫韩安国曰:「魏其言灌夫父死事,身荷戟驰入不测之吴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此天下壮士,非有大恶,争杯酒,不足引他过以诛也。魏其言是也。丞相亦言灌夫通奸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颍川,淩轹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谓『枝大于本,胫大于股,不折必披』,丞相言亦是。唯明主裁之。」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内史郑当时是魏其,后不敢坚对。馀皆莫敢对。上怒内史曰:「公平生数言魏其、武安长短,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吾并斩若属矣。」
《汉书》卷五十二〈窦田灌韩列传·灌夫〉~2389~
婴东朝,盛推夫善,言其醉饱得过,乃丞相以它事诬罪之。鼢盛毁夫所为横恣,罪逆不道。婴度无可奈何,因言鼢短。鼢曰:「天下幸而安乐无事,鼢得为肺附,所好音乐狗马田宅,所爱倡优巧匠之属,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卬视天,俛画地,辟睨两宫间,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臣乃不如魏其等所为。」上问朝臣:「两人孰是?」御史大夫韩安国曰:「魏其言灌夫父死事,身荷戟驰不测之吴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此天下壮士,非有大恶,争柸酒,不足引它过以诛也。魏其言是。丞相亦言灌夫通奸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颍川,輘轹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谓『支大于干,胫大于股,不折必披』。丞相言亦是。唯明主裁之。」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内史郑当时是魏其,后不坚。馀皆莫敢对。上怒内史曰:「公平生数言魏其、武安长短,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吾并斩若属矣!」即罢起入,上食太后。太后亦已使人候司,具以语太后。太后怒,不食,曰:「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乎!且帝宁能为石人邪!此特帝在,即录录,设百岁后,是属宁有可信者乎?」上谢曰:「俱外家,故廷辨之。不然,此一狱吏所决耳。」是时郎中令石建为上分别言两人。

例句

赠尔秦人策,莫鞭辕下驹。 杜甫 别苏傒

出尘皆野鹤,历块匪辕驹。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

意超海上鹰,运局辕下驹。 皮日休 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

典故
鹅鸭长数

相关人物
曹元理
 
陈广汉


《西京杂记》卷四
元理尝从其友人陈广汉、广汉曰吾有二囷米。忘其石数。子为计之。……广汉为之取酒鹿脯数片。元理复算曰、诸蔗二十五区。应收一千五百三十六枚。蹲鸱三十七亩。应收六百七十三石。千牛产二百犊。万鸡将五万雏。羊豕鹅鸭皆道其数。

例句

鹅鸭宜长数,柴荆莫浪开。 杜甫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

典故
一星
   
使者星
  
使车星
 
入蜀星
 
两使车
 
两星使
 
史兴鞍
 
星下
  
星使双飞
 
星传
 
星去
 
星文动九霄
 
星是使
   
星辰动
 
星随使者车
 
流星汉使尊
 
万里星隋
  
驿骑如星

相关人物
李合


《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上·李合〉~277~
李合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合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县召署幕门候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合候舍。时夏夕露坐,合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合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
《艺文类聚》卷一〈天部上·星〉~2~
《李合传》曰:公好天文之术,和帝遣使者观风俗,有二使向益州。夏月,合露坐,问二人曰:「君发京师,宁知二使何时发?」二人惊问曰:「何以知之?」公指星曰:「有二使星来向益部。」
《晋书》卷十一《天文志上》
毕附耳南八星曰天节,主使臣之所持者也。

简释

使臣星:喻指朝廷使者。唐王维《送邢桂州》:“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例句

偶逐星车犯虏尘,故乡常恐到无因。 储嗣宗 随边使过五原

贺客移星使,丝纶出紫微。 刘商 送杨闲侍御拜命赴上都

星使出关东,兵符赐上公。 刘禹锡 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

天威巡虎落,星使出鸳行。 刘禹锡 覆粮使

能邀五马送,自逐一星还。 刘长卿 奉陪使君西庭送淮西魏判官

江上逢星使,南来自会稽。 刘长卿 贾侍郎自会稽使回篇什盈卷兼蒙见寄一首与余有挂冠之期因书数事率成十韵

昨夜星辰动,仙郎近汉关。 吴融 关东献兵部刘员外

星使下仙京,云湖喜昼晴。 孙逖 同邢判官寻龙湍观归湖中

遥瞻使者星,便是郎官应。 孙逖 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长安逢立春日赠韦侍御等诸公

星使行看入,云仙意转催。 孙逖 送周判官往台州

潭壑随星使,轩车绕春色。 孙逖 送杨法曹按括州

明年拜真月,南斗使星归。 孙逖 送赵评事摄御史监军岭南

云中昨夜使星动,西门驿楼出相送。 岑参 送张献心副使归河西杂句

昨夜动使星,今旦送征鞍。 岑参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

鸡林君欲去,立册付星轺。 李昌符 送人入新罗使

前驱二星去,开险五丁忙。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星传指湘江,瑶琴多楚调。 权德舆 送崔端公赴度支江陵院三韵

西南使星去,远彻通朝聘。 权德舆 送袁中丞持节册南诏五韵

今宵燕分野,应见使星过。 武元衡 送冯谏议赴河北宣慰

使星随驿骑,归路有秋风。 独孤及 送游员外赴淮西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王维 送邢桂州

华堂良宴开,星使自天来。 卢士政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

星使自天丹诏下,雕鞍照地数程中。 卢渥 题嘉祥驿

拥传星还去,过池凤不留。 钱起 奉送刘相公江淮催转运

风生黑山道,星下紫微天。 钱起 奉送户部李郎中充晋国副节度出塞

极目烟霞外,孤舟一使星。 钱起 赋得绵绵思远道送岑判官入岭

朝天绣服乘恩贵,出使星轺满路光。 钱起 送裴頔侍御使蜀

辞天使星远,临水涧霜秋。 钱起 重送陆侍御使日本

典故
一水盈盈
 
二星无语
    
牵牛河汉女
 
盈盈一水
 
脉脉情难语
 
银河清浅
 
隔星河
 
隔银河

相关人物
牵牛
 
织女


《昭明文选》卷二十九〈诗己·杂诗上·古诗十九首〉~347~
〈古诗十九首〉其十:「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例句

云归巫峡音容断,路隔星河去住难。 刘损 愤惋诗三首之三

银河正清浅,霓节过来无。 吴融 即席十韵

织女了无语,长宵隔银河。轧轧挥素手,几时停玉梭。 李群玉 感兴四首之二

河汉重泉夜,梧桐半树春。 韩愈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二首

碧涧门前一条水,岂知平地有天河。 韩琮 题商山店

典故 
汉宫姊妹
 
相关人物
赵飞燕
 
赵合德


《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列传下·孝成赵皇后〉~3988~
孝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初生时,父母不举,三日不死,乃收养之。及壮,属阳阿主家,学歌舞,号曰飞燕。成帝尝微行出,过阳阿主,作乐。上见飞燕而说之,召入宫,大幸。有女弟复召入,俱为倢伃,贵倾后宫。
典故 
功人功狗
  
功臣狗
   
纵狗殊有功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萧何


《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205~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馀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简释

功人:喻谋臣。清王昙《留候词》:“功人功狗两无益,徒受亭公谩骂名。”

功臣狗:喻武将。清赵翼《悯忠寺石一坛相传唐太宗葬战骨处》:“岂乏功臣狗,兼多君子猿。”


例句

功人功狗两无益,徒受亭公谩骂名。 王昙 留候词

信越功名高似狗,裴王气力大于牛。未知至竟将何用,渭水泾川一向流。 罗隐 关亭春望

岂乏功臣狗,兼多君子猿。 赵翼 悯忠寺石一坛相传唐太宗葬战骨处

典故
樊哙排闼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樊哙


《史记》卷九十五《樊哙列传》
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例句

樊哙排闼,辛毗引裾。 李瀚 蒙求

典故 
樊哙市井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樊哙


《史记》卷九十五《樊哙列传》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入屠咸阳,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哙爵为列侯,号临武侯。迁为郎中,从入汉中。还定三秦,别击西丞白水北,雍轻车骑于雍南,破之。从攻雍、斄城,先登击章平军好畤,攻城,先登陷阵,斩县令丞各一人,首十一级,虏二十人,迁郎中骑将。从击秦车骑壤东,却敌,迁为将军。攻赵贲,下郿、槐里、柳中、咸阳;灌废丘,最。至栎阳,赐食邑杜之樊乡。从攻项籍,屠煮枣。击破王武、程处军于外黄。攻邹、鲁、瑕丘、薛。项羽败汉王于彭城,尽复取鲁、梁地。哙还至荥阳,益食平阴二千户,以将军守广武。一岁,项羽引而东。从高祖击项籍,下阳夏,虏楚周将军卒四千人。围项籍于陈,大破之。屠胡陵。项籍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从高帝攻反燕王臧荼,虏荼,定燕地。楚王韩信反,哙从至陈,取信,定楚。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号为舞阳侯,除前所食。

例句

屠狗兴贩缯,突起定倾危。 李商隐 井泥四十韵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李密 淮阳感怀

《漢語大詞典》:三千牍(三千牘)
史记·滑稽列传:“ 朔 ( 东方朔 )初入 长安 ,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牘。”后用以指向皇帝进呈的长篇奏疏。三千,极言其多。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千之姪》:“闭门试草三千牘,仄席求人少似今。” 金 元好问 《帝城》诗之一:“悠悠未了三千牘,碌碌翻随十九人。”
《漢語大詞典》:都尉
(1).官名。 战国 时始置。 秦 灭六国,遂以其地为郡,置郡守、丞、尉。尉典兵,是比将军略低的武官。
(2).官名。 汉景帝 时改 秦 之郡尉为都尉,辅佐郡守并掌全郡的军事。 武帝 又置关都尉、农都尉、属国都尉于各要地。又中央官职中有水衡都尉;执行临时职务的有搜粟都尉、协律都尉等,亦 武帝 所设。
(3).官名。 唐 代有轻车都尉、骑都尉等,皆勋官。
(4).官名。 清 代三、四品武职之阶官亦以都尉为称号。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5).复姓。 汉 有 都尉朝 。见汉书·孔安国传
《漢語大詞典》:降虏(降虜)
俘虏。《汉书·公孙弘传赞》:“ 衞青 奋於奴僕, 日磾 出於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后汉书·耿弇传:“ 子舆 弊贼,卒为降虏耳。” 唐 白行简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家丁:“每当大敌,用以陷阵,其善战者多以首功自奋,间至登坛,亦有以降虏效顺者。”
分類:俘虏
《國語辭典》:辕下驹(轅下駒)  拼音:yuán xià jū
小马驾车,在车辕下局促不安。比喻人受束缚而局促不安不能施展。《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上怒内史曰:『公平生数言魏其、武安长短,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吾并斩若属矣!』」
《漢語大詞典》:辕驹(轅駒)
见“ 辕下驹 ”。
《國語辭典》:辕下驹(轅下駒)  拼音:yuán xià jū
小马驾车,在车辕下局促不安。比喻人受束缚而局促不安不能施展。《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上怒内史曰:『公平生数言魏其、武安长短,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吾并斩若属矣!』」
《漢語大詞典》:驹伏辕(駒伏轅)
汉武帝 时, 魏其侯 窦婴 与丞相 武安侯 田蚡 不和。一次宴会上,与 魏其 交好的 灌夫 冲撞了 武安侯 , 武安侯 治之重罪, 魏其 竭力为之开脱。 武帝 召群臣问是非,因两人都是外戚,大臣不敢直言。“上怒内史曰:‘公平生数言 魏其 、 武安 长短,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吾并斩若属矣。’”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后因以“驹伏辕”形容畏缩不前,无所作为。 宋 陆游 《闻孙岩老挂冠叹仰之馀辄赋长句》:“后人竞作驹伏辕,未死奄奄如九泉。”
《漢語大詞典》:二星
(1).犹双星。指牵牛、织女,比喻夫妇。 唐 刘长卿 《哭张员外继》诗:“慟哭 钟陵 下,东流与别离。二星来不返,双剑没相随。”题注:“公及夫人相次没于 洪州 。”
(2).即二使星。 唐 孔德绍 《送蔡君知入蜀》诗之二:“ 灵关 九折险, 蜀 道二星遥。”
《國語辭典》:使星  拼音:shǐ xīng
汉代李合从观星象中,推知朝廷派了两位使者到来。见《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李合传》。后用来称呼朝廷派来的使者。唐。钱起 重送陆侍御使日本诗:「辞天使星远,临水涧霜秋。」宋。晏殊 浣溪沙。绿叶红花媚晓烟词:「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也称为「星使」。
分類:使者称使
《漢語大詞典》:使臣星
即使星。 唐 王维 《送邢桂州》诗:“明珠归 合浦 ,应逐使臣星。”参见“ 使星 ”。
分類:即使
《國語辭典》:使星  拼音:shǐ xīng
汉代李合从观星象中,推知朝廷派了两位使者到来。见《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李合传》。后用来称呼朝廷派来的使者。唐。钱起 重送陆侍御使日本诗:「辞天使星远,临水涧霜秋。」宋。晏殊 浣溪沙。绿叶红花媚晓烟词:「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也称为「星使」。
分類:使者称使
《國語辭典》:星使  拼音:xīng shǐ
古时使臣的尊称。参见「使星」条。唐。高适〈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诗:「月卿临幕府,星使出词曹。」
《漢語大詞典》:星车(星車)
即星轺。 唐 徐坚 《饯许州宋司马赴任》诗:“旧许星车转,神京祖帐开。” 宋 王禹偁 《送罗著作两浙按狱》诗:“使印星车适旧游, 陶潜 今日在 瀛洲 。”参见“ 星軺 ”。
《漢語大詞典》:星轺(星軺)
使者所乘的车。亦借指使者。 唐 宋之问 《奉和梁王宴龙泓应教》:“水府沦幽壑,星軺下紫微。” 唐 白居易 《奉使途中戏赠张常侍》诗:“早风吹土满长衢,驛骑星軺尽疾驱。” 明 陆采 《明珠记·煎茶》:“曙光高,马嘶人起,梳洗上星軺。”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记王轸父家书事:“何冀上闻於天闕,过承下逮於星軺。” 清 方文 《送白安石先生司理滇南》诗之二:“水驛轻装偕今子,星軺絶域访遗贤。”
分類:使者指使
《漢語大詞典》:星轺(星軺)
使者所乘的车。亦借指使者。 唐 宋之问 《奉和梁王宴龙泓应教》:“水府沦幽壑,星軺下紫微。” 唐 白居易 《奉使途中戏赠张常侍》诗:“早风吹土满长衢,驛骑星軺尽疾驱。” 明 陆采 《明珠记·煎茶》:“曙光高,马嘶人起,梳洗上星軺。”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记王轸父家书事:“何冀上闻於天闕,过承下逮於星軺。” 清 方文 《送白安石先生司理滇南》诗之二:“水驛轻装偕今子,星軺絶域访遗贤。”
分類:使者指使
《國語辭典》:双星(雙星)  拼音:shuāng xīng
1.牵牛、织女二星。比喻夫妇二人。元。李俊民 七夕诗:「云汉双星聚散频,一年一度事还新。」元。马祖常 拟唐宫。银河七夕度双星词:「银河七夕度双星,桐树逢秋叶未零。」
2.两颗恒星因重力吸引而环绕其共同质心运动,称为「双星」。
《國語辭典》:天河  拼音:tiān hé
天空联亘如带的星群。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北周。庾信〈镜赋〉:「天河渐没,日轮将起。」也称为「银河」。
分類:星名天河
《國語辭典》:星河  拼音:xīng hé
天空联亘如带的星群。唐。杜甫 阁夜诗:「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唐。陈鸿《长恨传》:「迟迟钟漏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也称为「银河」。
分類:天河
《國語辭典》:河汉(河漢)  拼音:hé hàn
1.黄河和汉水。《庄子。齐物论》:「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南朝梁。江淹〈被黜为吴兴令辞笺诣建平王〉:「濯以河汉之流,曝以秋阳之景。」
2.天河、银河。《文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西游记》第三一回:「东西南北,中央五斗,河汉群辰。」
3.比喻言语大而无当,空泛不切实际。语出《庄子。逍遥游》:「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后引申为忽视或不信任他人的话。
《漢語大詞典》:二赵(二趙)
(1).指 十六国 的 前赵 与 后赵 。周书·王褒庾信传论:“若乃 鲁徵 、 杜广 、 徐光 、 尹弼 之畴,知名於二 赵 ; 宋谚 、 封奕 、 朱彤 、 梁讜 之属,见重於 燕 、 秦 。”
(2).指 西汉 赵飞燕 、 赵昭仪 姊妹。 宋 石延年 《小桃绝句》之一:“二 乔 二 赵 俱倾国,女弟娇彊意自先。”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卜居 半塘 ,一时名噪,人皆以二 赵 二 乔 目之。”
《漢語大詞典》:赵家姊妹(趙家姊妹)
指 赵飞燕 及其妹 合德 。 飞燕 善舞, 合德 柔媚,二人同得宠于 汉成帝 。 明 陈所闻 《懒画眉·赠赵鹿岩二歌者三阕》曲:“当筵惯作美人粧,舞袖风迴送暗香,只疑是 赵 家姊妹在 昭阳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睹女,惊赞曰:‘好个美姑姑!假到 昭阳院 , 赵 家姊妹,何足数得!’” 沈昌直 《题美人对舞图》诗:“一种柔情谁得似, 赵 家姊妹 汉 宫中。”
《國語辭典》:功人  拼音:gōng rén
发号施令,指挥行动取得功劳的人。《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國語辭典》:功狗  拼音:gōng gǒu
受人指示而奔走有功的人。汉高祖曾说萧何为功人,诸将为功狗。《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分類:立功
《國語辭典》:功人  拼音:gōng rén
发号施令,指挥行动取得功劳的人。《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漢語大詞典》:狗功
猎狗追捕野兽之功。比喻为主子奔走效劳而立的功劳。语本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 宋 苏轼 《和陶杂诗》之三:“兔死缚 淮阴 ,狗功指 平阳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刑部·辱及父兄:“御史 李植 劾其往年自敍河工,以发踪人功推 江陵 ,而以狗功自居。” 柳亚子 《哭顾锡九烈士》诗:“乱世无人道,群兇有狗功。”参见“ 功狗 ”。
《國語辭典》:功狗  拼音:gōng gǒu
受人指示而奔走有功的人。汉高祖曾说萧何为功人,诸将为功狗。《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分類:立功
《國語辭典》:发踪指示(發蹤指示)  拼音:fā zōng zhǐ shì
猎人放狗追逐野兽。比喻指挥调度。《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汉书。卷三九。萧何传》:「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漢語大詞典》:发纵指示(發縱指示)
亦作“ 发踪指示 ”。 谓放出猎狗,指示方向,令其追捕野兽。一说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追捕。比喻操纵指挥。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汉书·萧何传》作“发纵指示”。 颜师古 注:“发纵,谓解紲而放之也。指示者,以手指示之,今俗言放狗。”《旧唐书·褚遂良传》:“昔 侯君集 、 李靖 ,所谓庸夫,犹能扫万里之 高昌 ,平千载之 突厥 ,皆是陛下发踪指示,声归圣明。” 明 张居正 《奉谕拟辽东赏功疏》:“诸臣协赞庙略,发踪指示,功自有归。” 邹韬奋 《外交的途径》:“ 日本 要使 华北 五省‘ 东北 化’,早已明目张胆地对世界宣布过,所谓‘自治运动’,始终在发纵指示,未曾忘怀,早是公开的秘密。”
《國語辭典》:屠狗  拼音:tú gǒu
杀狗。引申为操持卑贱的职业。《史记。卷九五。樊哙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唐。张说〈古羽林大将军王公神道碑奉敕撰〉:「王侯无种狗起于将军;战伐有功,烂羊超于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