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80,分99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吕公孺(字 稚卿 )
孙思恭(字 彦先 )
皮公弼(字 宪臣 )
彭汝砺(字 器资 )
江中行
江宽
江测( 侧 字 虔中 号 二先生 )
江立
张商英(字 天觉 号 无尽居士 文忠 )
李昭远(字 复之 )
江大方(字 器博 )
江仲达
江衍(字 巨源 )
沈希颜(字 几圣 )
其它辞典(续上)
吴居厚(名 居实 字 敦老 )吕公孺(字 稚卿 )
孙思恭(字 彦先 )
皮公弼(字 宪臣 )
彭汝砺(字 器资 )
江中行
江宽
江测( 侧 字 虔中 号 二先生 )
江立
张商英(字 天觉 号 无尽居士 文忠 )
李昭远(字 复之 )
江大方(字 器博 )
江仲达
江衍(字 巨源 )
沈希颜(字 几圣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8—1114 【介绍】: 宋洪州人,初名居实,字敦老。仁宗嘉祐八年进士。神宗熙宁、元丰间,历武安节度推官、提举河北常平、京都转运副使,擢京都转运使。奉行新法,工于算计,收盐铁羡息钱数百万;于莱芜、利国两监铸钱,岁得十万缗;又请铸大铁钱二十万贯佐陕西军需,累受褒奖。哲宗元祐初被劾以苛刻聚敛,贬成州团练副使、黄州安置。起为江淮荆浙发运使,进户部尚书,知开封府。徽宗朝累官尚书右丞、中书门下侍郎、知枢密院事。出知洪州卒。全宋诗
吴居厚(一○三七~一一一三),初名居实,字敦老,洪州(今江西南昌)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潭州攸县主簿,迁知安州景陵、开封咸平县。神宗熙宁初为武安军节度推官。元丰间提举河北西路常平,迁京东转运判官,升副使、都转运使。哲宗元祐初贬成州团练副使、黄州安置。绍圣初起为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召拜户部尚书,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坐事罢知和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复知开封,进中书门下侍郎,以老为东太一宫使。出知亳州、洪州,徙太原,复还知枢密院事。政和三年卒于知洪州任,年七十七。有文集一百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事见《丹阳集》卷一二《枢密吴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四三有传。今录诗五首。全宋文·卷一八三八
吴居厚(一○三七—一一一三),初名居实,字敦老,洪州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嘉祐八年进士及第。熙宁初为武安节度推官,奉行新法尽力,计劳得大理丞。转补司农属。元丰初,提举河北西路常平,三年,为京东转运判官,五年,改副使。以增羡,擢天章阁待制、都转运使。八年,以罪降知庐州,再责授成州团练副使,徙知苏州。绍圣中,起为江淮等路发运使。三年,召拜户部侍郎、尚书。元符二年,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改知永兴军。三年,罢知和州。崇宁初,复尹开封,二年,拜尚书右丞,进中书门下侍郎。大观中,为资政殿学士、东太一宫使。出为亳州、洪州,徙太原,留使佑神观。复还,迁知枢密院。政和三年,以武康军节度使知洪州,卒,年七十七。赠开府仪同三司。著有文集一百卷、奏议一百二十卷。事详葛胜仲《枢密吴公墓志铭》(《丹阳集》卷一二)、《东都事略》卷九七、《北宋经抚年表》卷四及《宋史》卷三四三本传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寿州人,字稚卿。吕公著弟。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历知泽、颍、庐、常四州,累改陕西转运使。神宗元丰初知永兴军,徙河阳,平洛口兵变。哲宗时迁刑部侍郎、知开封府,为政明恕。官终户部尚书。卒年七十。全宋文·卷一三六一
吕公孺(一○二一——一○九○),字稚卿,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夷简幼子。仁宗时任奉礼郎,赐进士出身。判吏部南曹,知泽、颍、庐、常四州,提点福建、河北路刑狱,入为开封府推官。判都水监,改陕西转运使。知渭州,徙郓州。熙宁十年坐失入死罪,责知蔡州。元丰初,知永兴军,二年徙河阳。四年五月知审官东院,十一月出知秦州。以与李宪不和,徙相州,更陈、杭、郑、瀛四州。元祐初加龙图阁直学士,二年五月任秘书监,三年迁刑部侍郎,知开封府,四年擢户部尚书。五年三月以病提举醴泉观,同月卒,年七十。著有诗集、奏议二十卷。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九,《宋史》卷三一一《吕夷简传》附传、卷二○八《艺文志》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登州人,字彦先。第进士。遭父丧,不仕。经二十年始为宛丘县令。以吴奎荐补国子直讲,加秘阁校理。英宗时任太子说书及侍讲,直集贤院。神宗立,擢天章阁待制。常密疏陈政见。欧阳修出政府,思恭尽力解救。出知江宁、邓、单诸州府,管干南京留司御史台。卒年六十一。精通历数之学,曾修天文院浑仪。编著尧年至熙宁长历,当时鲜有及者。全宋文·卷一○九七
孙思恭,字彦先,登州(治今山东蓬莱)人。擢进士第,为宛丘令,弃官去。补国子直讲,加秘阁校理,事神宗藩邸为说书,又为侍讲、直集贤院。神宗即位,擢天章阁待制。熙宁初出知江宁府、邓州,移单州,管干南京留司御史台。卒,年六十一。著《尧年至熙宁长历》。《宋史》卷三二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9 【介绍】: 宋河南人。英宗治平元年知东明县,权发遣度支判官。司马光奏其资性狡猾,善于进取,求请不倦,请勒归放官,不报。累迁陕西转运使、江淮发运使,官至直昭文馆、都转运使。全宋诗
皮公弼(?~一○七九),字宪臣,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明隆庆《仪真县志》卷四)。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知东明县,权发遣度支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一)。后知袁州(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神宗熙宁间历江淮、陕西、永兴军路转运使,制置解盐使。元丰二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七)。全宋文·卷一六四九
皮公弼(?——一○七九),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治平元年以都官员外郎知东明县,权发遣度支判官。熙宁中权发遣江淮等路发运使,永兴军等路转运使,陕西转运使,官屯田郎中,迁度支郎中。元丰元年为陕西都转运使,直昭文馆。二年四月,坐举俞士龙降一官,旋卒。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九、二七四、二八○、二九七,《宋诗纪事补遗》卷一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1—1095 【介绍】: 宋饶州鄱阳人,字器资。英宗治平二年进士第一。历任幕职官。所著《诗义》为王安石见重,补国子直讲。为监察御史里行,陈时政十事。论不当以宦者主兵。历江西转运判官、京西提点刑狱。哲宗元祐为中书舍人。反对以“车盖亭诗案”穷治蔡确,落职知徐州。哲宗亲政,权吏部尚书。后知江州。有《鄱阳集》等。全宋诗
彭汝砺(一○四二~一○九五),字器资,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授保信军推官,武安军掌书记。神宗熙宁初,召为监察御史里行。元丰初,出为江西转运判官,徙提点京西刑狱。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为起居舍人,逾年迁中书舍人。以言事落职知徐州,旋加集贤殿修撰,入权兵、刑二部侍郎,进吏部尚书。因刘贽事出知江州,绍圣二年(一○九五)正月,召为枢密都承旨,未及赴而卒(《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一曾肇《彭待制汝砺墓志铭》),年五十四。著有《易义》、《诗义》及诗文五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四十卷),已佚。后人收辑遗诗为《鄱阳集》十二卷,编次多舛误重复。《宋史》卷三四六有传。彭汝砺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鄱阳集》为底本,校以清嘉庆周彦、高泽履刻《鄱阳诗集》(简称嘉庆本),傅增湘校清钞《鄱阳先生文集》(简称傅校)。参校宋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清曹庭栋辑《宋百家诗存》(简称诗存)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二一九六
彭汝砺(一○四二——一○九五)字器资,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治平二年进士第一。历保信军推官、武安军掌书记、潭州军事推官、国子直讲、大理寺丞、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元丰初,以馆阁校勘为江西转运判官,改提点京西刑狱。元祐二年擢起居舍人,三年,迁中书舍人。加集贤殿修撰。入权兵、刑二部侍郎。进权吏部尚书。绍圣元年,降待制出知江州。绍圣二年正月卒,年五十四。著有《易义》、《诗义》。另有《鄱阳集》十二卷(存),皆诗。见曾肇《彭待制汝砺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集》卷三一),《宋史》卷三四六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四年(1071)任夔州路提点刑狱公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元年(1068)任建州知州。熙宁五年(1072)任真州知州。熙宁七年(1074)任台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侧。宋建州建阳人,字虔中。神宗熙宁间进士。以儒学教授其乡,游酢、施景明、叶祖洽皆从之游。后为将作监主簿。与族子江汝舟号二先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建阳人。江测子。神宗熙宁初进士。官左朝奉郎。以吏治循良,受知于司马光。工于题咏,人爱其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3—1122 【介绍】: 宋蜀州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张唐英弟。英宗治平二年进士。调通川主簿。熙宁中以章惇荐,权检正中书礼房公事,擢监察御史里行。坐事责监荆南税。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屡诣执政求进,反对稍更新法,出提点河东刑狱,连徙数路。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迁左司谏,力攻元祐大臣司马光、吕公著等。徽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崇宁初为翰林学士,寻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与蔡京议政不合,罢知亳州,入元祐党籍。大观四年拜尚书右仆射,变更蔡京所为,为政持平。为台臣疏击出贬。后还故官职卒。谥文忠。有《神宗正典》、《无尽居士集》等。全宋诗
张商英(一○四三~一一二一),字天觉,号无尽居士,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唐英弟。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一六《张少保商英传》),调通川县主簿,知南川县。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权检正中书礼房公事。五年,权监察御史里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八、二三一)。贬监荆南税。元丰初,除馆阁校勘。三年(一○八○),检正中书刑房,寻责监江陵县税(同上书卷三○三、三○八)。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为开封府推官。二年,出提点河东刑狱,连使河北、江南、淮南路(同上书卷三七五、四○三、四五○、四八一)。绍圣中,召为右正言、左司谏,因事责监江宁酒税。起知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为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同上书卷五○四)。召为工部侍郎,迁中书舍人。徽宗立,出为河北路都转运使,降知随州。崇宁初,为翰林学士,拜尚书右丞转左丞。罢知亳州,入元祐党籍。大观四年(一一一○),除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乾道临安志》卷三),顷除中书侍郎,拜尚书右仆射。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出知河南府,寻落职知邓州,再谪汝州团练副使,衡州安置。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九。赠少保。有文集一百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两宋名贤小集》辑有《友松阁遗稿》一卷。《宋史》卷三五一、《东都事略》卷一○二有传。张商英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从《新刊古今岁时杂咏》(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抄本为底本)等书中辑得之诗,另编一卷。全宋文·卷二二二八
张商英(一○四三——一一二一),字天觉,号无尽居士,蜀州新津(今四川新津)人,唐英弟。治平二年进士,调达州通川主簿,辟知南川县,以检正中书礼房擢监察御史里行,责监荆南税。更十年,得馆阁校勘、检正刑房,责监赤岸盐税。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反对变更新法,出提点河东刑狱,连使河北、江西、淮南。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左司谏,力攻元祐大臣。又以事责监江宁酒。起知洪州,入为工部侍郎,迁中书舍人,出为河北都转运使,降知随州。崇宁初,历吏部、刑部侍郎、翰林学士。雅善蔡京,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复攻京,罢知亳州,入元祐党籍,削籍知鄂州。大观四年,除中书侍郎,拜尚书右仆射,变更蔡京之政。政和元年,为臣僚所攻,罢知河南府,旋贬衡州安置,继复还故官职。宣和三年十一月卒,年七十九。绍兴中赐谥文忠。有《无尽居士集》一百卷,久佚。《宋史》卷三五一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4—1120 【介绍】: 宋信安人,字器博。善鼓琴、隶书。筑室钱塘西湖上,间弈棋以自娱,士之萧散旷达者往往从之游。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八年(1075)任徐州知州。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江衍,字巨源,兰溪(今属浙江)人。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官山阴、鄞县主簿。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迁庐州观察推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八)。元丰六年(一○八三),为京西转运判官(同上书卷三三三)。官至四川提举(《安岳集》卷七《送江衍巨源提举赴阙》)。事见清嘉庆《兰溪县志》卷一四。全宋文·卷一七○七
江衍,字巨源,兰溪(今浙江兰溪)人。受业于陈襄,嘉祐六年第进士,官鄞县主簿,迁庐州观察推官。熙宁六年,曾布辟为司农寺勾当公事。元丰中,为奉议郎,权发遣提举梓州路常平等事,改京西转运判官、四川提举。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六、三三三,《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之一一,《宋诗纪事补遗》卷一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四明人,字几圣。仁宗嘉祐八年,知雩都县,廉以持己,宽以养民。神宗熙宁间,以比部员外郎权开封府判官,以议行仓法,升提点仓场。后迁主客郎中、提点在京仓场司。全宋诗
沈希颜,字几圣,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仁宗嘉祐中知雩都县(清同治《雩都县志》卷七,《宋诗纪事补遗》卷一六作八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为比部员外郎、权开封府判官。六年,提点仓场(《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八)。元丰二年(一○七九),权江淮等路发运使(同上书卷三○○)。七年,为京西转运判官(同上书卷三四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朝散大夫知滁州(明万历《滁阳志》卷一○)。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一五一四
沈希颜,字几圣,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嘉祐八年知雩都县,宽以养民,廉以持己。熙宁间以比部员外郎权开封府判官,以议行仓法,升提点仓场。元丰中历任提点在京仓场司、京西路转运判官、京西路转运副使。著有《元丰新定在京人从敕式三等》。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七,《宋史》卷二○四,《江南通志》卷一○一,《浙江通志》卷一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