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6—1154 【介绍】: 宋处州丽水人,字仲谟。以外祖何执中任入官。高宗建炎初,擢常州通判。临安缺守,火盗屡作,受命摄事。修火政,严巡徼,盗发辄得,火灾亦息。以治绩著闻,真知临安府。累迁户部尚书。素与秦桧善,为时论所薄。后出知明州,改温、宣、鼎三郡,奉祠归。
全宋文·卷四○九六
梁汝嘉(一○九六——一一五四),字仲谟,处州丽水(今浙江丽水)人。以外祖何执中任入官,主管吏部官告院,调中山府司仪曹事,知武进县,通判常州,加直秘阁。绍兴二年,除两浙转运判官,升副使。次年,以直龙图阁知临安府,进户部侍郎,加显谟阁直学士。请外,历知平江府、台、婺二州。复以户部侍郎召,兼江淮荆浙闽广经制使,以言路不容求去。十年冬,起为川陕都转运使,复知平江府兼浙西沿海制置使。十一年,知明州,加宝文阁学士。后历知温、宣、鼎数州,以右通奉大夫致仕。绍兴二十四年卒,年五十九,赠右宣奉大夫。见周必大《文忠集》卷六九《梁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九四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江宾王(一○九六~?),字彦济,改字朝翁,句容(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时年五十三(《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为枢密院编修官,二十六年,以谄事魏良臣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二)。
全宋文·卷四○九六
江宾王(一○九六——?),字彦济,改字朝翁,建康府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一云溧水(今江苏溧水)人。绍兴十八年登进士,为泰兴主簿,时年五十三。绍兴二十四年,以儒林郎充池州教授,迁枢密院编修官,二十六年罢。见《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衢州常山人,字彦文。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进士。精于经学,口授诸生,能发前儒所未发。宣和四年,除直秘阁,知洺州。高宗绍兴中,言事忤时相,罢归。
全宋诗
江纬,字彦文,常山(今属浙江)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以太学生上封事召对称旨,赐进士及第,授处州缙云县令(《宋会要辑稿》帝系九之二○)。宣和四年(一一二二),知洺州(同上书选举三三之三七)。高宗绍兴中以言事罢归。事见清光绪《开化县志》卷九。
江致虚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歙州休宁人。以乡荐入太学。钦宗靖康间,凡六诣阙上书,乞斩蔡京等六人,复李纲相位,指陈军国大事。寻中知兵科,授承信郎。高宗即位,有旨特换文资,与正录,力辞不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镇江丹阳人,字德广。以镇江府学内舍生召对授官。累迁秘阁修撰。钦宗靖康中,知平江。高宗建炎初,苗傅、刘正彦兵变,东野与张浚共谋弭乱。以功超拜徽猷阁待制,入为工部侍郎、兼权建康府。从张浚平李成有功,任江淮等路制置发运使。奉祠,起知扬州,寻落职致仕卒。
全宋文·卷三七七八
汤东野(?——一一三五),字德广,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崇宁中召对称旨,授卫尉寺主簿,转辟雍丞;除直秘阁、提举秦凤路常平。迁秘阁修撰。靖康中知平江,会苗傅、刘正彦作乱,与张浚协谋弭缝。以功拜徽猷阁待制,入为工部侍郎。再知平江,兼本路安抚使,进徽猷阁直学士,兼制置使。绍兴初知扬州,兼淮南东路安抚使。绍兴五年十二月卒。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六,《宋史翼》卷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44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彦修。刘韐子。徽宗宣和末,与父同镇压方腊起事。金兵南下,与父死守真定,由是知名。除秘阁修撰知池州。高宗建炎三年,与张浚谋诛范琼。浚宣抚川、陕,辟为参议军事,浚全蜀之功,实多子羽之力。绍兴四年,坐富平之役与浚俱罢。后知镇江府兼沿江安抚使。金人议和,复官徽猷阁待制。为秦桧讽谏官论罢。卒谥忠穆。尝受朱松之托,与弟刘子翚教其子朱熹,后熹终为大儒。
全宋诗
刘子羽(一○九七~一一四六),字彦修,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徽宗宣和中父韐帅浙东,佐父主管机宜文字,以破方腊功,入为太府簿。后随父帅真定,以抗金知名。高宗建炎初,除枢密院检详文字。张浚宣抚川陕,辟为宣抚使参议军事。绍兴二年(一一三二),以功拜利州路经略使兼知兴元府。四年,因富平兵败事与张浚俱罢,责单州团练副使白州安置。六年,张浚还朝,起知鄂州、权都督府参议军事。八年再贬单州。十一年,知镇江府兼沿江安抚使。以不附秦桧,十二年罢,提举太平观。十六年卒,年五十。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二三《少傅刘公墓志》、《少傅刘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七○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四一三八
刘子羽(一○九七——一一四六),字彦修,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韐子。以门荫入仕,宣和末助其父守真定,以功迁直秘阁。建炎初知池州,召赴行在,除御营使司参赞军事。从张浚宣抚川陕,绍兴二年拜利州路经略使兼知兴元府。与金军激战,屡败之,卒全蜀境。四年,坐富平之败,责单州团练使,白州安置。后复元官,历知鄂、泉州,镇江府,仕至徽猷阁待制。秦桧讽谏官论罢之。十六年卒,年五十。子羽号为知人,尝荐吴玠于张浚,卒成其功;教朱熹,异时为大儒。见张栻《少傅刘公墓志铭》(《南轩文集》卷三七),朱熹《少傅刘公神道碑铭》(《朱文公集》卷八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宋史》卷三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65 【介绍】: 名一作子𢤀。宋开封人,字宣卿,一作寅卿。向子韶弟。徽宗政和六年以恩入仕。七年为涿县丞,均定役数,□运不乏。高宗建炎三年,摄真州事。建康失守,弃城去。摄洪州帅,张俊大军至,募大姓应办支用。以与监司不合罢。隐居衡山,读书授《左氏春秋》学。绍兴五年复直秘阁,守衡州,救饥锄豪,以诬罢,复宫祠,士民群聚提刑司击鼓留之,鼓为之裂。八年复直秘阁,提点湖北刑狱,先声入境,奸吏望风解印。复以诬罢,居衡阳尹山。二十八年,复起知通州,改广州。罢归旧隐。
方孟卿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九七二
方孟卿(?——一一三七),字正夫,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崇宁五年进士。建炎初为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判官,知建州,迁两浙转运副使。绍兴元年擢右司谏,二年权尚书兵部侍郎,易吏部侍郎,提举江州太平观。五年复集英殿修撰,六年知湖州,旋以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次年卒。著有奏议十卷。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二之五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六、三九、四七、四九、五○、五五、五六、八五、九九、一○九,《楚纪》卷五二,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八七。

人物简介

简介
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任建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8—1170 【介绍】: 宋严州寿昌人,字审言。高宗建炎二年进士。历饶州教授、知江宁县、通判江州。以忤秦桧意,罢去。桧死,擢殿中侍御史。时知枢密院事汤鹏举效桧所为,广置党羽,义问累章劾罢之。迁吏部侍郎,拜同知枢密院事。金主完颜亮南侵,奉命督师抵御,因不习军旅,措置多失当,罢提举宫观。复为言者所论,谪饶州。卒谥恭简。
全宋文·卷四一五一
叶义问(一○九八——一一七○),字审言,严州寿昌(今浙江建德)人。建炎二年进士。为临安府司理参军、饶州教授、知江宁县,通判江州。行太常博士、直秘阁,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擢殿中侍御史,累上章劾汤鹏举。迁吏部侍郎,兼史馆修撰,寻兼侍读,拜同知枢密院事,不习军事,请罢。隆兴初被劾,谪饶州。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三,谥恭简。见《宋史》卷三八四《叶义问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八、一七九,《景定严州续志》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8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少明。徽宗崇宁五年进士。累官给事中,帅福州。建州土人迫州城,常谕以祸福,遂遁去。钦宗靖康中,州卒骄横,欢噪牙门,常迹得其尤黠者,因事置诸法,士始识纪律。后奉祠归,晚年益薄荣利。有文集。
全宋诗
江常(?~一一三八),字少明,泉州惠安(今属福建)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明嘉靖《惠安县志》卷一二)。宣和间为侍御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钦宗靖康元年十二月(一一二七),知福州(《淳熙三山志》卷二二)。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兼福建路兵马钤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二年(一一三二),有擢给事中之命,谏官劾其贪墨著闻,命遂寝(同上书卷一八、《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一○)。奉祠归。八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三)。事见明弘治《八闽通志》卷六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越州新昌人,字光远。石待旦七世孙。沉静端洁,不妄言笑。徽宗宣和间进士。任平江主簿,严州教授,监行在诸司粮料院,通判明州,知江阴军卒。
宋登科记考
越州新昌县(今浙江绍兴新昌)人。宣和三年(1121年)进士。累迁州通判。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钱伯言(?~一一三八),字逊叔,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协之。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八月,知杭州,十月,移知镇江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一○)。三年,责澧州居住,再贬永州安置(同上书卷二一)。绍兴八年,卒于岩州(同上书卷一二四)。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三二六三
钱伯言(?——一一三八),字逊叔,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协子。宣和元年,以中散大夫、知袭庆府赐进士出身,直秘阁。累官徽猷阁待制。三年十二月落职,提举南京鸿庆宫。后知海州。七年四月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建炎元年,任开封尹,试尚书吏部侍郎,晋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移知镇江府。以失守弃城谪永州安置。绍兴八年卒于严州。见《宋诗纪事补遗》卷二九,《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一一、职官六九之一七、选举九之一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洪州分宁人,字嗣深。黄廉子。哲宗元祐六年进士。累官广东转运判官,兼提举市舶。以疏言岭表所产不足以奉玉食被免官,未几复职,迁户部尚书致仕。有文集、奏议、《春秋讲义》等。
全宋诗
黄叔敖(?~一一三八),字嗣深,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官广东转运判官,徙提点荆湖北路刑狱。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一四)。以通议大夫致仕。八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七)。事见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六六。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九二一
黄叔敖(一○六六——一一三八),字嗣深,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廉幼子,庭坚从弟。元祐六年登进士第,为封丘县主簿。政和中为广东转运判官兼提举市舶,移湖南。宣和中官吏部郎中,除直秘阁、直显谟阁,为河北转运副使。靖康末直徽猷阁、知襄阳府。建炎初,以遇盗委弃城守,落职,降充监当。后为中书门下省检正官,复直徽猷阁。绍兴元年,诏以叔敖「文学吏事皆有可观」,除给事中,又兼侍读。二年,迁户部侍郎,仍兼侍读,提领榷货务、兼修政局详议官。寻迁户部尚书。四年,御史劾其职业不修,降充徽猷阁待制、奉祠。八年五月卒,年七十三。有文集及奏议二十卷、《春秋讲义》五卷。见《山谷别集》卷九《叔父给事行状》,黄㽦《山谷先生年谱》卷一,《楚纪》卷五二,《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三四、三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九、二四、五○、五四、五六、七七、一一九,《宋史》卷二○二《艺文志》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9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仲达,一作仲理。徽宗崇宁二年进士。宣和间累官至尚书右丞,出守江宁府。高宗建炎元年以军乱被囚落职。二年复起为直秘阁,守濮州。金兵陷城,为所执,金将嘉其忠义放归。卒赠少保。有《卤薄图》、《祭服制度》,及与弟虚中合纂《纶言集》等。
全宋文·卷三一二九
宇文粹中(?——一一三九),字仲达,华阳(今四川成都)人。登崇宁二年进士第。宣和中,历校书郎、符宝郎、起居舍人。政和初,由中书舍人迁给事中,继迁工、兵二部侍郎,兼修国史,充议礼局详议官,再迁吏部尚书。宣和中,除宣奉大夫、翰林承旨、知制诰,兼侍讲,累官尚书右丞。靖康元年,罢右丞,以资政殿学士知江宁府,又知潼川府。绍兴初请祠,得提举凤翔府上清太平宫。九年卒,赠少保。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六、选举一之一四、选举二○之二、礼三四之二、仪制一一之五及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