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80,分99页显示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5 36 37 38 下一页
鲁交(字 叔达 号 三江 )
周自强(字 勉仲 )
程叔达(字 元诚 壮节、庄节 )
赵彦端(字 德庄 号 介庵 )
龚茂良(字 实之 庄敏 )
江武
王师愈(字 与正、齐贤 )
黄仁荣(字 释之、择之 号 坚叟 )
吕愿中(字 叔恭 )
江安正
程大昌(字 泰之 文简 )
江泳(字 元适 号 西庄 )
赵伯骕(字 希远 )
向伯奋(字 元伯 )
其它辞典(续上)
魏安行(字 彦成 )鲁交(字 叔达 号 三江 )
周自强(字 勉仲 )
程叔达(字 元诚 壮节、庄节 )
赵彦端(字 德庄 号 介庵 )
龚茂良(字 实之 庄敏 )
江武
王师愈(字 与正、齐贤 )
黄仁荣(字 释之、择之 号 坚叟 )
吕愿中(字 叔恭 )
江安正
程大昌(字 泰之 文简 )
江泳(字 元适 号 西庄 )
赵伯骕(字 希远 )
向伯奋(字 元伯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乐平人,字彦成。登进士第。知弋阳县,以张浚荐知滁州,并有能声。改京西漕,言事忤时相,被贬官。复起知吉州,治行称最。累官直敷文阁、淮南转运副使、提领营田事。全宋文·卷四二五四
魏安行,字彦成,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宣和六年第进士,绍兴初以左从事郎知弋阳县。二十年,知滁州。代还,擢京西运判,兼提刑、提举常平茶盐等事。在任时梓行程瑀《论语解》,秦桧疑其议己,因编管于钦州。二十八年,起知吉州,迁户部员外郎,直敷文阁,为淮南转运副使兼淮南东路提刑。三十年,知扬州,改江南东路转运副使。三十二年,任江淮荆浙福建广南路提点坑冶铸钱事。隆兴间任江西转运副使。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一六三、一七九、一八三、一八四、一八五,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四九,雍正《广东通志》卷四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0—1181 【介绍】: 宋衢州江山人,字勉仲。以荫入仕。应刑法试,入为大理评事。累官广西路提刑,置惠民局于诸州,俾同判或幕职专领市药,民病得赖以治。时在岭南为官而卒者,其妻女贫无以自存,多沦为人婢妾,因奏请立法禁之,又置接济库,计口给钱米,使得出岭南。召为大理卿。孝宗淳熙元年,除权刑部侍郎,知广州兼充广东路经略安抚使,为政有清誉。后历知镇江、建宁二府,卒。全宋文·卷四八七○
周自强(一一二○——一一八一),字勉仲,衢州江山(今浙江江山)人。以遗恩调兴国军大冶县主簿,历蕲州司法参军、严州桐庐县丞。从进士举不利,慨然以应刑法,遂中其科,授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司检法官。入为大理评事,改右宣教郎,授淮南西路提刑司检法官,迁大理正,擢刑部员外郎,兼权大理少卿。请外,除荆湖南路提点刑狱,权刑部侍郎知广州,拜敷文阁待制,进龙图阁待制,知镇江、建宁。淳熙八年卒。年六十二。见《南涧甲乙稿》卷二二所载《知建宁府周公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0—1197 【介绍】: 宋徽州黟县人,字元诚。程迈从孙。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典湖学,教授兴国军。以论时弊擢监察御史,官至华文阁直学士。平生嗜学,至老手不释卷。卒谥壮节。有《玉堂制草》、《玉堂备草》、《承华故实诗笺》等。全宋诗
程叔达(一一二○~一一九七),字元诚,徽州黟县(今属安徽)人。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进士。历兴国军、光化军、湖州教授,通判临安府,知通州。入为御史台主簿,迁监察御史。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除右正言。丁母忧,八年,起为江南西路转运副使,改江南东路(《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熙元年(一一七四),除宗正少卿,累迁中书舍人、权给事中。四年,丁父忧。服除,授湖南转运副使。九年,再除浙西提点刑狱,知隆兴府。十四年,奉祠。宁宗庆元三年卒,年七十八。谥壮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九)。有《玉堂集》,已佚。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五《程公墓志铭》。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四八七一
程叔达(一一二○——一一九七),字元诚,徽州黟县(今安徽黟县)人,迈从孙。绍兴十二年进士,典湖学,教授兴国军。乾道初擢监察御史,出知池州,除江东运副。淳熙中为宗正少卿、兼直学士院、兼中书舍人。累官华文阁直学士、宣奉大夫致仕。庆元三年卒,年七十八,谥庄节。有《玉堂集》。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二○、职官二○之四二,杨万里《赠特进程公墓志铭》(《诚斋集》卷一二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1—1175 【介绍】: 宋宗室,字德庄,号介庵。高宗绍兴八年进士。授钱塘县簿,迁建州观察推官,知馀干县,为政简易。进吏部员外郎,太常少卿。孝宗乾道间,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迁浙东提刑,官至朝奉大夫。工诗词。有《介庵集》、《介庵词》。全宋诗
赵彦端(一一二一~一一七五),字德庄,号介庵,宋宗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调建州观察推官。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为江南东路转运副使,六年,知建宁府、权发遣福建路转运副使(《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二○、二四,食货五九之四五)。有《介庵集》十卷,外三卷(《宋史·艺文志》七),已佚。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一《直宝文阁赵公墓志铭》。今录诗三十三首。全宋文·卷四八七九
赵彦端(一一二一——一一七五),字德庄,号介庵,宗室。绍兴八年进士,授临安府钱塘县簿,改建州观察推官,又判秀州。隆兴改元,除国子监丞,迁吏部员外郎,知江州,迁右司员外郎,除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寻假户部尚书,迁太常少卿。乾道六年,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淳熙二年卒,年五十五。有文集十卷、《介庵词》一卷(存)。见韩元吉撰《直宝文阁赵公墓志铭》(《南涧甲乙稿》卷二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1—1178 【介绍】: 宋兴化军人,字实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历迁监察御史,敢言阙失。后除江西运判兼知隆兴府,时江西连年大旱,遂措置一路荒政,免税发廪,全活甚众。孝宗淳熙元年,拜参知政事。奏请取封桩米赈济淮南饥民。二年,叶衡罢相,以首参行相事。因主和议,责降安置英州,卒于贬所。谥庄敏。有《静泰堂集》。全宋诗
龚茂良(?~一一七八),字实之,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南宋馆阁录》卷七)。历州、县属官,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累迁吏部郎官、监察御史、右正言。上疏劾龙大渊、曾觌,出知建宁府。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为广东提刑,就知广州(宋王十朋《梅溪后集》卷二六《广州重建学记》)。除江西运判,因救荒有功,除礼部侍郎。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拜参知政事(《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八)。四年,为谢廓然所构,落职放罢,安置英州,五年,卒于贬所(《宋史》卷三五《孝宗本纪》)。《宋史》卷三八五有传。今录诗六首。全宋文·卷四八七四
龚茂良(?——一一七八),字实之,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绍兴八年进士。为南安簿、邵武司法,调泉州察推。改宣教郎,除秘书省正字,累迁吏部郎官。上言,除监察御史,迁右正言,极论龙大渊、曾觌奸回,除直秘阁、知建宁府。二人既逐,起广东提刑,就知信州。除直显谟阁、江西运判、兼知隆兴府。会江西连岁大旱,以右文殿修撰再任,全活数百万。进敷文阁待制、除礼部侍郎。淳熙元年拜参知政事,以首参行相事。淳熙四年为谢廓然所构,责降英州安置,次年卒。后复资政殿学士,谥庄敏。著有《静泰堂集》。见《宋史》卷三八五本传,雍正《福建通志》卷四四。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八七九
江武,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人,庆元二年进士。尝为韶州乐昌县令。见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五,同治《乐昌县志》卷一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2—1190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与正,一字齐贤。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为潘良贵门人,又从杨时、吕祖谦、张栻游。知中朝诸老言行之善。历崇政殿说书、知饶州,迁浙西提点刑狱。以直焕章阁致仕。全宋文·卷四八八九
王师愈(一一二二——一一一九○),字与正,一字齐贤,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初从杨时游,受《易》、《论语》,又学于吕本中。登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为临江军军学教授,调和州教授。改京秩,知长沙县,历知严、婺二州。乾道七年召对,除金部郎官,寻兼崇政殿说书。出知饶州,徙鄱阳,迁江南东路转运判官。以疾请祠,再除福建转运判官,移两浙西路提刑。以直焕章阁致仕。绍熙元年七月卒,年六十九。师愈为政以仁恕为本,而纲目严整,守之有常,颇著政绩。见朱熹《中奉大夫直焕章阁王公神道碑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邵武人,字释之,号坚叟。黄孝先玄孙。以恩补丞务郎。荐知金溪县,议诸鬻州县闲田,得钱五百万缗,高宗嘉之,除度支郎。历浙东提刑、两浙转运副使,两知临安府。移知赣州卒。全宋文·卷四二六二
黄仁荣,字择之,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以祖实荫假承务郎,为泰和主簿。建炎中,任杭州录事参军,历知金溪县、广德军,入浙西安抚司幕,迁提举浙西常平茶盐。为人所诬,罢归奉祠。后知信州。绍兴二十六年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知衢州、温州,迁直秘阁、行度支员外郎,又出为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寻改知秀州,为两浙转运副使。绍兴三十年,升直敷文阁、知临安府。寻丁母忧。服阙,起提点坑冶铸钱公事。隆兴二年,再知临安府,未几又坐不获盗贼罢。起知赣州,卒。有《永嘉集》三卷。见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四《黄好谦传》附《黄仁荣传》,又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六、二七、二九、三○,《乾道临安志》卷三,《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一五六、七一之九,《宋史·艺文志》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吕愿中,一作愿忠(《舆地纪胜》卷四八),字叔恭,睢阳(今河南商丘)人。曾官通判和州。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谄附秦桧,二十五年诏赴临安。桧卒,二十六年累贬果州团练副使、封州安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七、一七一)。《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抚松集》一卷。今录诗十六首。全宋文·卷四六四九
吕愿中,字叔恭,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绍兴二十四年为右承议郎、直秘阁、知静江府兼主管广西经略安抚司事。谕降诸蛮,得州二十七,县一百三十五。静江有驿名秦城,率宾僚赋《秦城王气诗》以媚秦桧,并由此得名。又诬李光与胡铨唱和,讥讪朝政,使光再贬昌化军。二十六年以贪虐附桧,责果州团练副使,封州安置。见《宋史》卷三一《高宗纪》八、卷三六三《李光传》、卷四七三《奸臣传》三、卷四九四《蛮夷传》二,《南宋制抚年表》卷上。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十二年(1152)任郴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3—1195 【介绍】: 宋徽州休宁人,字泰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孝宗时,累官权吏部尚书,出知泉州、建宁府。光宗即位,徙知明州。所至留心民困。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平生笃学,长于考订名物典故。有《禹贡论》、《诗论》、《易原》、《雍录》、《易老通言》、《考古编》、《演繁露》、《北边备对》等。全宋诗
程大昌(一一二三~一一九五),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二十六年,除太平州教授。二十七年,召为太学正。三十年,迁秘书省正字。孝宗即位,擢著作佐郎,历国子司业兼权礼部侍郎、直学士院。出为浙东提点刑狱、江西转运副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召为秘书少监。三年,权刑部侍郎。累迁权吏部尚书。出知泉州、建宁府。光宗即位,徙知明州。庆元元年卒,年七十三。谥文简。有《程文简集》二十卷,已佚。今存《诗论》、《演繁露》、《考古编》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二《程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三三有传。今录诗十首。全宋文·卷四九○八
程大昌(一一二三——一一九五),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主吴县簿,历太学正、秘书省正字。孝宗即位,迁著作佐郎,权礼部侍郎、直学士院,除浙东提刑。召为秘书少监,兼权中书舍人,除权刑部侍郎,兼给事中,累迁权吏部尚书。出知泉州,移知建宁府。光宗嗣位,徙知明州。庆元元年十一月卒,年七十三,谥文简。著有文集、《易老通言》等,今存《易原》八卷,《禹贡论》五卷、《后论》一卷,《禹贡山川地理图》二卷,《雍录》十卷,《考古编》十卷,《考古续编》十卷,《演繁露》十六卷,《续演繁露》六卷,《文简公词》一卷等。见周必大《程公神道碑》(《周文忠公集》卷六三),《宋史》卷四三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4—1172 【介绍】: 宋衢州开化人,徙家江山,字元适,号西庄。弱冠有声庠序,应试不利,遂弃举业,从徐存游,传其学。诲人不倦,家贫来学者,且供其食。有《西庄题意》、《天籁编》等。全宋诗
江泳,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以登仕郎知河中府永乐县。事见《宋诗纪事补遗》卷一五引华山凉轩题名石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4—1182 【介绍】: 宋宗室,字希远。赵伯驹弟。少从高宗于康邸,以文艺侍左右。高宗绍兴初,奏补承节郎,历监馀姚县酒税、监临安府市舶务、浙西安抚司干办官。孝宗隆兴二年,擢本路兵马副都监,进兵马钤辖,再转武功大夫、和州防御使。善画山水花木,傅染轻盈,颇有生意。全宋文·卷四九二一
赵伯骕(一一二四——一一八二),字希远,宗室。少从高宗于康邸。改浙江安抚司干官。乾道六年,假泉州观察使、知閤门事、充接送伴副。使金,因功转武义大夫。领荣州刺史。转武功大夫、和州防禦使,淳熙间为平江守。与祠,淳熙九年卒,年五十九。赠少师。见周必大撰《和州防禦使赠少师赵公伯骕神道碑》(《文忠集》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