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36,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5  46  47  4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江狶
江胥
江鲟
江由
江豫
江渊
江湖气
江蘅
江鹄
钦江
潭江
松花江
宾江
虎渡江
油江
《漢語大詞典》:江狶
即江豚。 清 黄景仁 《长风沙行》:“江狶舞斯风,焦明集斯雨。”参见“ 江豚 ”。
分類:江豚
《國語辭典》:江豚  拼音:jiāng tún
动物名。鲸属。身长约二公尺,体重可达一百六十公斤。全身为黑色,背侧灰蓝色,腹侧白色。头圆,眼小。以小鱼及小动物为食。其脂肪可做成蜡烛。多产于洞庭湖、长江下游,及印度之恒河等区域。
《漢語大詞典》:江胥
涛神名。传说 春秋 时 伍子胥 为 吴王 夫差 所杀,尸投于江,化为波涛之神,故称。 唐 张志和 《玄真子·涛之灵》:“涛之灵曰 江胥 , 汉 之神曰 河姑 。”参见“ 胥涛 ”。
《國語辭典》:胥涛(胥濤)  拼音:xū tāo
相传伍子胥死后为涛神,故称潮水为「胥涛」。《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惟是浙江东接海门,胥涛澎湃。」
《漢語大詞典》:江鲟
即鲟鱼。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使北徐州丞御》诗:“海鸥时出没,江鱏乍噞喁。”
《骈字类编》:江由
油同。魏志邓艾传:见谷深下。晋书卫瓘传:邓艾本营将士复追破槛车出,艾还向成都,瓘自以与会共陷艾,惧为变,又欲专诛会之功,乃遣护军田续至绵竹,夜袭艾于三造亭,斩艾及其子忠。初,艾之入江由也,以续不进,将斩之,既而赦焉。及瓘遣续,谓之曰:可以报江由之辱矣。 宋史蒲卣传:有献议者,欲开文州径路达陜西,卣言:洮、岷、积石至文为甚迩,自文出江,由邓艾取蜀故道也。异时果庄欲从此窥蜀,为其阻隘而止。夏人志此久矣,可谓之通道乎。元史地理志:龙州,唐初为龙门郡,又改龙州,又改由江郡,又改应灵郡。宋改政州,继复旧。元宪宗岁戊午,宋守将王知府以城降。至元二十一年,并江由、清川二县入焉。 明一统志:江由县附郭,龙安府。又云笈七签第二:色界一,十八天二十二曰无思江由天.
《骈字类编》:江豫
宋书武帝纪:既破江豫二镇,战士十馀万,舟车百里不绝,奔败还者,并声其雄盛。
《骈字类编》:江渊(江渊)
山海经:洞庭之山,帝尧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
《漢語大詞典》:江湖气(江湖氣)
谓走江湖者的鄙俗不雅的风格、习气。《孽海花》第三回:“ 上海 虽繁华世界,究竟五方杂处,所住的无非江湖名士,即如写字的 莫友芝 ,画画的 汤壎伯 ,非不 洛阳 纸贵,名震一时,总嫌带着江湖气。比到我们 苏府 里 姚凤生 的楷书, 杨咏春 的篆字, 任阜长 的画,就有雅俗之分了。” 朱自清 《你我》:“用‘兄弟我’的也以江湖气的人为多,自称可以省去。”
《韵府拾遗 庚韵》:江蘅
周复俊诗:杂佩结江蘅。
《骈字类编》:江鹄(江鹄)
唐 许浑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 其一 海䲡潮上见,江鹄雾中闻。
《韵府拾遗 江韵》:钦江(钦江)
隋书地理志:宋寿郡,开皇十八年改曰钦江。
《骈字类编》:潭江
明一统志,潭江在柳州府融县东,又名融水,源出怀远县,下流与背江、思回江、玉华江、丹江、灵寿溪水合,历柳城县入于柳江。
《国语辞典》:松花江  拼音:sōng huā jiāng
河川名。源出长白山的天池。流经吉林省城至扶馀县与嫩江会合,东流入黑龙江。
《韵府拾遗 江韵》:宾江(宾江)
齐书州郡志:晋康郡县宾江。
《国语辞典》:虎渡江  拼音:hǔ dù jiāng
汉宋均、刘昆为政有方,仁化大行,使境内恶虎皆渡江而去,不再害人。见《后汉书。卷四一。宋均传》、《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刘昆传》。后比喻地方官政绩卓著,没有灾祸、灾难。
《骈字类编》:油江
蜀志先主传注:江表传曰: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