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36,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7  58  59  6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湛江市
外江人
外江佬
外江老
外江话
图们江
五马浮江
五马渡江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文江学海
乌苏里江
踏芦渡江
随衣赴江
素鸟越江
松江鲈鱼
《漢語大詞典》:湛江市
在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东侧,滨临南海。旧称广州湾。1945年设市。人口121万(1995年)。有黎湛铁路通往内地,为中国对外贸易港和渔业基地之一。1984年辟为对外开放城市。湛江港水深港阔,可泊万吨以上巨轮。名胜古迹有湖光岩、上林寺、楞严寺等。
《漢語大詞典》:外江人
见“ 外江佬 ”。
《漢語大詞典》:外江佬
亦称“ 外江老 ”。亦称“ 外江人 ”。 粤 闽 等地对外省人的称呼。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我何尝不想了解 广州 ,批评 广州 呢,无奈慨自被供在大钟楼上以来,工友以我为教授,学生以我为先生, 广州 人以我为‘外江佬’,孤孑特立,无从考查。” 邹韬奋 《经历》五五:“我在事前就听见说‘外江老’--不是 广东 人--尤其是名字被多数人知道的文人,要出面登记,是很不容易通过的,因为他们怕有什么政治作用。” 许地山 《东野先生》五:“她知道事情不好,可是‘外江人’既没有亲戚,又不详知那人底乡里,帮忙的只有她自己底眼泪罢了。”
《漢語大詞典》:外江佬
亦称“ 外江老 ”。亦称“ 外江人 ”。 粤 闽 等地对外省人的称呼。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我何尝不想了解 广州 ,批评 广州 呢,无奈慨自被供在大钟楼上以来,工友以我为教授,学生以我为先生, 广州 人以我为‘外江佬’,孤孑特立,无从考查。” 邹韬奋 《经历》五五:“我在事前就听见说‘外江老’--不是 广东 人--尤其是名字被多数人知道的文人,要出面登记,是很不容易通过的,因为他们怕有什么政治作用。” 许地山 《东野先生》五:“她知道事情不好,可是‘外江人’既没有亲戚,又不详知那人底乡里,帮忙的只有她自己底眼泪罢了。”
《漢語大詞典》:外江老
见“ 外江佬 ”。
《漢語大詞典》:外江佬
亦称“ 外江老 ”。亦称“ 外江人 ”。 粤 闽 等地对外省人的称呼。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我何尝不想了解 广州 ,批评 广州 呢,无奈慨自被供在大钟楼上以来,工友以我为教授,学生以我为先生, 广州 人以我为‘外江佬’,孤孑特立,无从考查。” 邹韬奋 《经历》五五:“我在事前就听见说‘外江老’--不是 广东 人--尤其是名字被多数人知道的文人,要出面登记,是很不容易通过的,因为他们怕有什么政治作用。” 许地山 《东野先生》五:“她知道事情不好,可是‘外江人’既没有亲戚,又不详知那人底乡里,帮忙的只有她自己底眼泪罢了。”
《漢語大詞典》:外江话(外江話)
广东 、 福建 等地人称 长江 左近及以北数省的人说的话。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十一章:“‘唔,怎么不走啦?’这是 季交恕 打湖南腔的普通话。可是车夫听不懂,只是伸出手去接车钱。幸亏那位会说点外江话的女挑夫在后面代答一声。”按, 季 当时在 广州 。
《国语辞典》:图们江(图们江)  拼音:tú mén jiāng
河川名。源出长白山,与鸭绿江源相对,接近松花江源。东流为与韩国的界河,至韩国庆兴城东注于日本海,全长约四百七十九公里。也作「豆满江」、「徒们江」、「土们江」、「统门」。
《漢語大詞典》:五马浮江(五馬浮江)
见“ 五马渡江 ”。
《漢語大詞典》:五马渡江(五馬渡江)
指 西晋 末 司马氏 五王南渡 长江 ,于 建邺 (今 南京 )建立 东晋 王朝事。晋书·元帝纪:“ 太安 之际,童謡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是岁,王室沦覆,帝与 西阳 、 汝南 、 南顿 、 彭城 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帝指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原为 琅邪王 。 宋 王安石 《答张奉议》诗:“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作菴人。”亦作“ 五马浮江 ”。 唐 张说 《颍川夫人陈氏碑》:“五马浮江,侨人占乎 南海 。”
《漢語大詞典》:五马渡江(五馬渡江)
指 西晋 末 司马氏 五王南渡 长江 ,于 建邺 (今 南京 )建立 东晋 王朝事。晋书·元帝纪:“ 太安 之际,童謡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是岁,王室沦覆,帝与 西阳 、 汝南 、 南顿 、 彭城 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帝指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原为 琅邪王 。 宋 王安石 《答张奉议》诗:“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作菴人。”亦作“ 五马浮江 ”。 唐 张说 《颍川夫人陈氏碑》:“五马浮江,侨人占乎 南海 。”
《漢語大詞典》: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無面目見江東父老)
语本史记·项羽本纪:“於是 项王 乃欲东渡 乌江 。 乌江 亭长檥船待…… 项王 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 籍 与 江东 子弟八千人渡 江 而西,今无一人还,纵 江东 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后以“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 程宰 兄弟两人因是做折了本钱,怕归来受人笑话,羞惭渗沮,无面目见 江东 父老,不思量还乡去了。”
《國語辭典》:文江学海(文江學海)  拼音:wén jiāng xué hǎi
比喻学问文章范围的广大丰富。
《国语辞典》:乌苏里江(乌苏里江)  拼音:wū sū lǐ jiāng
Ussuri River
河川名。是中、俄的天然分界河,源自海参威东北的锡珂塔林山,注入黑龙江,全长一千三百二十公里。
《漢語大詞典》:踏芦渡江(踏蘆渡江)
《坚瓠广集·离地草》引 唐 冯贽 《记事珠》:“ 兎牀国 有离地草,人以藉足,不步而行。 达磨 见 梁武 ,去来自由,以有此草也。其叶如芦,故传踏芦渡江。”因用指佛法广大,本领非凡。 清 赵翼 《题王摩诘渡水罗汉图》诗:“乘杯过河驶往还,踏芦渡江狎澔涆。”
《分类字锦》:随衣赴江(随衣赴江)
后汉书列女孝女曹娥传:父旴,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于县江溯涛迎婆娑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注:娥投衣于水,祝曰:父尸所在,衣当沈。衣随流至一处而沈,娥遂随衣而没。邯郸淳孝女曹娥碑:赴江永号,视死如归。
分类:
《分类字锦》:素鸟越江(素鸟越江)
沈演之嘉禾颂:白鹿踰海,素鸟越江。
分类:诸瑞
《漢語大詞典》:松江鲈鱼(松江鱸魚)
松江 所产的鲈鱼。以四鳃著名,也称四鳃鲈。肉嫩味美。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 操 从容顾众宾客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 吴 松江 鱸鱼耳。’”太平御览卷九三七引 唐 杜宝 《大业拾遗录》:“六年, 吴郡 献 松江 鱸鱼乾膾,鱸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虀玉鱠,东南之佳味也。”亦省称“ 松江鱸 ”、“ 松鱸 ”。 金 党怀英 《黄弥守画吴江新霁图》诗:“中流水肥鱼逆上,受网应有 松 鱸鲜。” 清 王士禛 《午食得鲈》诗:“蜃虀鴈醢百不爱,缕鱠爱斫 松江 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