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457 【介绍】: 明四川江津人,字世用。宣德五年进士。授编修。正统十二年以侍读入文渊阁肄业。土木之变后,陈固守之策,由侍讲超迁刑部侍郎。也先逼临京师,受命督军。景泰元年入阁参预机务,官至工部尚书。英宗复辟,谪戍辽东。有《观光集》。
维基
江渊(1401年—?),字时用,四川重庆府江津县人。十二月初六日生,行三。由县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十四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九十九名。宣德五年(1430年)登庚戌科二甲第三十名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正统十二年(1447年),诏令与杜宁、裴纶、刘俨、商辂、陈文、杨鼎、吕原、刘俊、王玉共十人入学东阁,拜曹鼐等为师。土木之变后,景帝监国,徐有贞倡议南迁,太监金英叱出,徐有贞行至左掖门时遇到江渊,有贞告之经过。江渊觐见,极力陈述固守北京之策。历翰林院侍讲,升为刑部右侍郎。也先逼近京师,江渊参赞都督孙镗军务,参与京师保卫战。景泰元年,出任紫荆关、倒马关、白羊关,与都指挥同知翁信督修雁门关。同年秋兼任翰林学士,进入内阁。之后改为户部侍郎。次年改为吏部侍郎,仍然兼任翰林院学士。上言称户部尚书金濂仍然徵收已免田租,金濂之后下狱。江渊则加太子少师,并因江言,罢免四川巡抚佥都御史李匡。母丧丁忧,除服后恢复原职。五年春,山东、河南、江北等地饥荒,命江渊与同平江侯陈预抚恤赈灾,其进言构建常盈仓,以保护民用,均得以批准。当时在转运粮草时,漕卒乘机侵耗,被监察御史调查,江渊被弹劾,被廷臣劝阻,景帝宽恕。当时,内阁成员互不协助,其中陈循、王文尤其自私,江渊则好议论,然而每被同官压制,悒悒不乐。恰逢兵部尚书于谦告病在家,景帝下诏请一人协助处理兵部事务,江渊想担任。陈循则佯装推举江渊,而密令商辂草奏,并示以「石兵江工」四字,渊在旁不知。待诏下,调工部尚书石璞于兵部,而以江渊代替石璞原职。江渊大失所望。明英宗复位后,江渊与陈循等俱谪戍辽东,不久去世。
江浩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徽州府歙县人,字敬夫。宣德十年举人,授广昌知县。以能称。正统间率兵御邓茂七,擢建昌府通判,升知府。累官两浙都转盐运使。

人物简介

维基
江渊(1411年—?),字如渊,浙江宁波府奉化县人,军籍。进士出身。正统三年(1438年)戊午科浙江乡试第二十六名。正统七年(1442年)壬戌科会试第一百六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十八名。
江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1—1479 【介绍】: 明浙江仁和人,字用良。景泰二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谏滥度僧道,讼按察使陈璇冤,劾武清侯石亨罪,均当时大事。成化中官至山东参政。致仕归,行李中无长物。
维基
江(1413年—?),字用良,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民籍。正统三年(1438年)戊午科浙江乡试第三十四名举人,景泰二年(1451年)辛未科进士。授礼科给事中,因弹劾石亨恃宠欺瞒明英宗,而有耿直的名声。成化年间出为山东布政使司右参议,迁右参政。卒后赠工部右侍郎。

人物简介

维基
江真(1414年—?),字士元,直隶徽州府歙县人,民籍。进士出身。应天府乡试第十九名。正统十三年(1448年)戊辰科会试第一百十八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四十九名。
江肜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江彤(1420年—?),字而庄,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民籍。进士出身。江西乡试第十六名。景泰二年(1451年)辛未科会试第一百三十三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二十四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2—1495 【介绍】: 明浙江嘉善人,字公绶,号谷庵,自号仙痴,晚号云东逸史。天顺八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成化初为永宁知州,解官归,筑室名丹丘,吟咏其间,人称丹丘先生。工诗画。有《云东集》。
槜李诗系·卷十
绶,字公绶,嘉兴人(或云嘉善人,误。),天顺甲申进士,为御史,巡盐两淮,钩剔积弊。淮饥,画策赈民。以耿介忤当道,出知江西永宁县,母老辞归。所居大云里东饶水木,作室曰丹丘,又作沧江虹月之舟,浮泛吴越间。粉窗翠幕,拥僮奴设香茗,弹丝吹竹,宴笑弥日。书画妙绝一时。初号谷庵,又号云东子、兰台逸史、天田老农、上清仙吏、懒仙仙痴、紫霞碧月翁,并著人间,唯丹丘先生为尤显。所蓄书画最富。恐遭回禄,搆地一方,洿为池,池中筑台,台上营室,夜不通火。一日大雷雨,火作,姚方踞厕,闻报,急叩所藏古迹,应者曰:皆火矣。姚惊惋,遂不能起,得疾卒。平生慕张贞居之为人,所见片纸只字,无不收藏。尝得其铁冠与遗像,为撰句曲外史小传,搜辑其遗文以序之,又伐石树碑于其墓。著有大易天人合旨及谷庵集。诗颇清丽,不著一尘,其流风遗韵,为时叹羡,宜矣。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公绶,嘉善人。天顺甲申进士,授监察御史谪知永宁县有榖庵集
明诗纪事·丙签·卷十
绶字公绶,嘉善人,处士黻子。天顺甲申进士,授监察御史,谪永宁知县。有《谷庵集》十卷。 杨循吉《松筹堂集》:姚公缓解官归,所居在大云里东,饶水竹,作室曰丹丘,啸咏其中,人称丹丘先生。又作沧江虹月之舟,游泛吴、越间。善书,法钟、王,劲婉咸妙,画初学水墨,后进学唐品,得古意。 《四友斋丛说》:嘉兴姚云东工诗喜画,善临摹,其临赵松雪、王叔明二家画,墨气皴染皆妙,闲写梅道人竹石,亦萧洒可爱。 《六砚斋笔记》;姚云东小景,好作沙坳水曲、孤钓独吟:其阔幅《重林远汀》,著四五渔船而已。此公壮岁入中台,不及揽辔骖鸾。晚年好道,向平之愿蚤毕,三山五岳之屐悬而未试。直以逸趣自写胸中而已,未可以文、沈作略概之也。 《书史会要》:姚绶书类张伯雨。 《槜李诗系》:谷庵庵诗颇清丽,不著一尘,书画妙绝一时。初号谷庵,又号云东子、兰台逸史、天田老农、上清仙吏、懒他、仙痴、紫霞碧月翁,并著人间,唯丹丘先生为尤显。平生慕张贞层之为人,所见片纸只字,无不收藏。尝得其铁冠与遗像,为撰《句曲外史小传》。《铁冠歌》云:「昔为柱史冠铁冠,螭头兀立霜风寒。归来野服山林下,不类峨然铁冠者。句曲外史人中仙,此冠已馀二百年。绣斑蚀铁铁欲穿,棱棱巧制钢色妍。黄篾楼中想应贮,玉钩楼边旧行处。二仪三纲浪得名,竹箨鹿皮无此清。芙蓉吐花金玉并,铁叶细薄不易成。外史星坛月明夜,醮礼茅君鹤曾借。出尘风度向谁弹?坐看瑶池碧桃谢。予号逸史云之东,发已种种今成翁。冠平冠乎磨冷铁,今铁曷能如古烈。君不见,古铁性烈今不如,作冠宁住仙人居。流落四海幸属予,著之稻我青霞裾。」 田按:云东逸史,画胜于书,书胜于诗。
江勋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江勋(1422年—?),字元勋,浙江宁波府奉化县人,民籍。进士出身。景泰四年(1453年)癸酉科浙江乡试第七十八名。景泰五年(1454年)联捷甲戌科会试第一百二十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一百一十三名。

人物简介

维基
江豫(1424年—?),字孟震,直隶太平府当涂县人。进士出身。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科应天府乡试第八名。天顺四年(1460年)庚辰科会试第一百四十六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三十二名。
江弘济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开化人,字本深。成化二年进士。授清丰知县。以清廉明恕擢御史,持重有操,不凌不矜,常云:“御史纲纪所系,纠察在当人心,论谏在识大体。”
维基
江弘济(1425年—?),字本深,浙江开化县人。同进士出身。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七十名。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会试第二百六十四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六十六名。授清丰知县。曾祖父江浚,曾任元朝议。祖父江珊。父亲江廉,曾任教授。

人物简介

维基
江朝宗(1425年—1506年),字东之,四川重庆府巴县人。景泰二年(1451年)辛未科进士。累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与都察院副都御史牟俸联姻。牟俸巡抚辽东时,太监汪直以赃罪逮捕牟俸,祸及朝宗,调广东盐课提举,不受洋商贿赂。陛见后辞官回乡。

人物简介

维基
江孟纶(1428年—?),字廷叙,四川重庆府江津县人。治《春秋》,年三十九岁中式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第三甲第五名进士。试监察御史。授监察御史,巡按陕西。
江沂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江溯(1428年—?),字本达,福建建宁府建安县人。同进士出身。成化元年(1465年)举乙酉科应天府乡试第十七名。成化二年(1466年)联捷丙戌科进士第三甲第十三名。
江纯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江纯(1429年—?),字希文,浙江宁波府奉化县人。同进士出身。天顺三年(1459年)举己卯科浙江乡试第五十九名。天顺八年(1464年)甲申科会试第一百七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六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吉安府泰和人,字正言。景泰五年进士。授编修。成化初为经筵讲官,与修《英宗实录》。进侍读,历侍读学士。谋为礼部侍郎,为吏部尚书尹旻所格,既而以中旨得之。后任南京吏部侍郎。二十二年,以万安、李孜省力,为户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旋进兵部尚书。次年,弘治帝即位后罢。又数年而卒。
维基
尹直(1431年—1511年),字正言,号澄江,江西泰和人。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成化初年,充经筵讲官,与修《英宗实录》。总裁欲革去景泰帝号,曾建议不可去除帝号。《英宗实录》修成,进侍读,任侍读学士。成化六年(1470年),上疏乞纂修《大明通典》,并续成《宋元纲目》。成化十一年(1475年)任礼部右侍郎。因父丧丁忧去职。守丧结束,起用为南京吏部右侍郎,改南京礼部左侍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春,召佐兵部。针对占城王弃国来求援、贵州镇巡官邀功谎奏苗反,两事提出正确意见,而后被重用,任户部兼翰林学士,入内阁。此后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尹直明敏博学,练习朝章,而急于进取。个性矜忌,不自检饬,与吏部尚书尹旻相恶。尹直初觊礼部侍郎,而尹旻推荐他人。尹直以中旨得之。次日遇旻于朝,举笏谢。尹旻回之:「公所谓简在帝心者。」(你是皇帝心中的人选)自是怨益深。后在南部八年,郁郁不得志,万安、彭华谋定内召入阁,却被刘旻辄持不可。诸朝臣亦皆畏直,幸其在南。成化二十二年要求推荐兵部左、右侍郎,吏部尹旻列何琮等八人。诏用何琮,而尹直以万安、彭华及李孜省力荐,中旨召还。与李孜省合作陷害尹旻父子得罪,又构罢江西巡抚闵圭,引起与论喧然不平。孝宗即位,给事中宋琮及御史许斌上报尹直自初为侍郎以至入阁,夤缘攀附,皆取中旨。孝宗于是薄其为人,令其致仕。弘治九年,尹直上表贺万寿,并以太子年当出閤,上《承华箴》,引先朝少保黄淮事,冀召对。帝却之。正德年间卒,谥文和。《明史》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