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尚志(1477年—?),字承尹,号丹江,河南南阳府邓州淅川县人,军籍。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河南乡试第八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三百三十六名,登第二甲第一百一十三名进士。通政司观政,授刑部主事,复除户部主事,升员外郎,出为山东按察司佥事。
王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咸宁人,字昭大。正德十二年进士。授行人。谏武宗南巡,谪国子学正。嘉靖初擢御史,以请恤议礼杖死诸臣,谪四川成县典史。累升南京户部员外郎。
维基
王懋(1477年—1538年),字昭大,号江涯,陕西西安府咸宁县人,军籍。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陕西乡试第六十三名举人,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二百八十四名,三甲第一百十九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授行人司行人,十四年(1519年)因参与兵部武选司郎中黄巩等疏谏明武宗南巡,谪任国子监学正。明世宗即位后,十六年(1521年)十二月起复原职,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选授山东道监察御史,四年(1525年)三月因上疏请求优恤大礼议中杖刑死去的官员家属,而招致世宗大怒,被贬为高县典史,迁万泉县典史,官至河南怀庆府知府。以子王用宾贵赠南京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一
琦,字公良,号东畬,海盐人,幼读书山中,一榻十年,灯帐如墨。举正德戊辰进士,授盱眙令。贼刘七、齐彦明等攻城,琦以死守。同邑吴昂录张睢阳诗遗之琦报曰业遣妇子南还以身许盱眙矣贼遂去历升刑礼二曹武庙南巡力谏不报时永嘉方争大礼出疏示琦请署名琦郤之出守临江左调思南拂衣告老筑小楼数椽颜曰东白吟咏自乐与西村辈十老人结耆英社著临江集公良诗选雩史测语行世有六子蔘芹萱葵蘥蓘皆有集陆师道曰先生诗皆深远可喜有味其言姚士磷曰如空阶鹤梦清山深步屐迟笠外满天雪坐久换鸣禽雨湿鹧鸪语诸句真五言长城也

人物简介

维基
江良贵,字汝思,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人,民籍。戊午科(1501年)江西乡试第三十名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一百五十三名进士。初授南平县知县,正德五年(1510年)三月选授陕西道试御史,九年巡按南直隶,十二年巡按四川,养病。嘉靖元年(1522年)三月复除贵州道御史,二年二月升四川按察司提学副使,八年二月以考察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晋江人,字中裕。家贫,励志读书。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以疾辞归。有《易经正蒙》。
维基
史于光(1480年—1526年),字中裕,号笋江,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祖籍浙江宁波府鄞县,进士出身。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科福建乡试第三十六名举人,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一百七十九名,二甲第五十三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托病归乡读书,有在家安身终老之志。经亲人规劝后再出仕,任吏科给事中。大礼议中,反对明世宗立其父入大统。后因病归乡,死于家中,年四十七。著有《易解》、《四书解》,《正蒙》、《笋江集》等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清江人,字子发。正德十六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官至四川布政使。有《心远堂稿》、《慎言集训》、《绿雪亭杂言》、《东谷赘言》。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发,清江人。正德辛巳进士,除南刑部主事历陜西河南提学副使终河南右布政使有心远堂槁
维基
敖英(1480年—?),字子发,号东谷,江西临江府清江县人,匠籍。江西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会试第二百四十名,登第二甲第四十一名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迁祠部郎中,出为陜西按察司佥事,嘉靖十年(1531年)正月升河南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十一年六月以事降一级。后官天津兵备副使,十六年五月改任四川副使,十八年六月升本布政使司右参政,迁贵州按察使,二十二年八月升四川右布政使,历仕藩臬,所至声望著闻,以四川右布政使致仕。敖英在当时盛有诗名,人称之为敖清江。里居十馀年,著述日富,有《绿雪亭》、《心远堂》等集。
江元辅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江元辅(1480年—?),字尧卿,直隶徽州府婺源县人,军籍。应天府乡试第二十九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二百八十三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七名进士。兵部观政,授新喻县知县,宁王之乱时,兼署南昌、新建二县事,擢升户部主事,督理太仓、十库,攒运江右,继督京储金盏等五仓,兼察盐课,继督监徐州仓,历升员外郎、郎中,卒于官。著有《仁山遗稿》等。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江,字宗岷,直隶河间府任丘县(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民籍。正德五年(1510年),顺天府乡试第一名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联捷进士。累官至直隶凤翔府(今属陕西省)知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淮安府山阳人,字衡山。读书一览成诵。正德九年进士,除编修,在史馆几三十年。官至礼部侍郎。有《颐贞堂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淮安人。正德甲戌进士廷试第三,除编修历官礼部左侍郎赠尚书有颐贞堂槁
维基
蔡昂(1480年—1540年),字衡仲,号鹤江,南直隶淮安人。明朝探花、政治人物。正德二年(1507年),乡试中举。正德九年(1514年)会试第三名、殿试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嘉靖四年(1525年)参与修撰《武宗实录》,书成升右春坊右赞善。嘉靖十一年(1532年)因修纂《大明会典》而升翰林院侍讲学士,充日讲官。后贬湖州府通判,次年恢复官职。累升至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翰林学士。嘉靖十九年(1540年)卒,赠礼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0—1527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字士远,号浴江。正德十六年会试中式,世宗即位,成进士。历官户部郎中。有名于文林,沾沾自喜,好昭人过,为士人所忌。有《浴江集》。
维基
陈腾鸾(1480年—?),字士远,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福建乡试第七名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会试第二十一名,登第二甲第七名进士。初授户部主事。嘉靖三年(1524年)大礼议期间,参与左顺门哭谏。官至户部郎中,卒于官。
张嵩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嵩(1481年—1536年),字中望,号濯江,四川成都前卫军籍,河南南阳县人。四川乡试第三十六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三百四十一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七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授行人,嘉靖元年(1522年)六月选授吏科给事中,三年八月升刑科右,九月升工科左,五年四月升工科都给事中,十年正月升顺天府府丞,十二年六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整饬蓟州等处边备兼巡抚顺天等处,十三年八月因病致仕。十五年卒,赐祭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钱塘人,字六桥。正德六年进士。官尚宝卿。工真、草法,世宗爱其书,御制诗文,必命书之。性直敢言,夏言与曾铣受祸,无敢白其冤者,江山首上疏申救。陶仲文、段朝用从方术得幸,江山力辨其奸。又冯恩系狱中,子行可刺血写疏,自缚阙下,江山力赞通政为引奏,得末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1—1567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时鸣,号南江。嘉靖二年进士。知番禺县,官至福建左参议。有《四明文献录》、《闽广集》、《东白楼稿》、《郡志征》、《四明风雅集》。
甬上耆旧诗·卷十一
字时鸣。以进士知番禺县,有治行。历南京、工刑二曹。出为江西按察佥事。与势家忤,谪判邓州。历官福建左参议,归老于家。先生持操廉白,历官三十年,惟馀薄田一顷。居家以孝友名,自先世伏腊祭器俱为增修。垂老好学,日坐东白楼,手一编不置。自成、化以后,郡志阙然未修。先生因续为蒐补,考诸先辈所言,述而不断,名曰四明志徵。又从芝山杨公所见高士宋弘之所辑四明雅集,因增所未备,序而传之,又合为四明文献录,俱有功学者。先生年八十七,体尚健,杖履所至,里巷聚观。太守岁行乡饮酒礼,必首请。先生在宾筵几三十年,乡论谓泾泉陈公后,先生一人而已。所著闽广集、东白楼稿,俱藏于家。先生所续四明雅集,郡守沈凤峰先生序之曰:少参南江戴公,号博洽,平居亢洁,不轻许与,故其所选甚精。张大司马曰:吾友戴南江氏,早谢尘鞅,屏居寡营。忾日月之易迈,惧文献之失徵。爰取郡中诸文人学士所著篇什,积岁月而诠次之。先生于里中先贤,亦已勤矣,而其诗绝不传,诸家所选仅一二首,又不称意,中深恨之。近始从其家得所钞雅集一编,至卷末已附录先生遗草一卷,俱雅健可喜,为其侄光选者所载,他本俱无之。即戴氏子孙尽不知也。余喜先生诗,没而幸传,故为详记之。
维基
戴鲸(1481年—1567年),字时霖,号南江,浙江宁波府鄞县人,学者,同进士出身。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浙江乡试第五十一名举人,与弟戴鱀同榜。嘉靖二年(1523年)登癸未科进士,任广东番禺县知县。历任工部、南京刑部员外郎。升南京刑部署郎中,嘉靖十一年(1532年)七月升江西按察司佥事。谪任邓州通判,终福建布政司左参议。致仕归乡后致力于学术著述。

人物简介

维基
江万实(1473年—?年),字若虚,四川顺庆府广安州大竹县人。治《诗经》,行二,中式四川乡试第五十六名举人,曾任山东章丘县学教谕。年三十六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五十一名,三甲四十八名进士。同年十月二十八日,为试云南道监察御史,正德五年(1510年),为巡按两广御史。正德六七年间,仍为监察御史。正德七年,为江西巡按御史。九年五月与江西提学副使李梦阳互相攻讦弹劾,万实既掣肘,遂称病告归。正德十年(1515年)四月官员考察中,以不谨冠带闲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1 【介绍】: 明宣府人,字文宜。初为蔚州卫指挥佥事,善骑射,被武宗擢为都指挥佥事,出入豹房,与帝同卧起,导帝微行,屡至教坊。正德十二年封平虏伯,权势莫比,廷臣谏者皆得祸。武宗死后,与其四子同被处死。抄家得黄金七十柜、白银二千二百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