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36,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5  7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江头丝竹
江豚吹浪
江沱潜汉
江西腊
江西诗派
江夏八俊
江心补漏
江荀
江淹才尽
江头赤叶
江翻海倒
江东三罗
江边屯候
江城梅花引
江厎
《分类字锦》:江头丝竹(江头丝竹)
薛逢 九日曲池游晀诗 陌上秋风动酒旗,江头丝竹竞相追。
分类:重阳
《分类字锦》:江豚吹浪
许浑 金陵怀古诗 江豚吹浪夜还风。
分类:
《分类字锦》:江沱潜汉(江沱潜汉)
书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
分类:偶字
《國語辭典》:江西腊(江西臘)  拼音:jiāng xī là
翠菊的别名。参见「翠菊」条。
《國語辭典》:江西诗派(江西詩派)  拼音:jiāng xī shī pài
宋朝文学流派。北宋末,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潘大临等二十五人,以为法嗣。因黄庭坚为江西人,影响最大,故称为江西诗派。诗风奇崛,崇尚瘦硬风格,讲求字字有来处,造句调声,都依成法。
《漢語大詞典》:江夏八俊
指 东汉 刘表 、 陈翔 、 范滂 、 孔昱 、 范康 、 檀敷 、 张俭 、 岑晊 八人。《三国演义》第六回:“ 荆州 刺史 刘表 ,字 景升 , 山阳 高平 人也,乃 汉 室宗亲;幼好结纳,与名士七人为友,时号‘江夏八俊’。”参阅三国志·魏志·刘表传
分類:刘表
《国语辞典》:江心补漏(江心补漏)  拼音:jiāng xīn bǔ lòu
船到江中才补漏洞。比喻事有缺失不先预防,临时才补救,但为时已晚。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恁时节船到江心补漏迟,烦恼怨他谁。」明。无名氏《白兔记》第一○出:「披麻惹火烧身怨,莫待等江心补漏船。」
《骈字类编》:江荀
齐书江谧等传论察江荀之行也虽异术而同亡以古道而居今世难乎免矣
《國語辭典》:江淹才尽(江淹才盡)  拼音:jiāng yān cái jìn
比喻文思枯竭,无法再创佳句。参见「江郎才尽」条。《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此老下笔数千言,不由思索。三年后,也就不同了。正是江淹才尽,两句诗不曾终韵。」
《分类字锦》:江头赤叶(江头赤叶)
严武 巴岭荅杜二见忆诗 江头赤叶枫愁客。
分类:
《漢語大詞典》:江翻海倒
犹江翻海沸。京剧《乌龙院》第一场:“权臣当道,吸尽民膏。恨贪暴,聚集英豪,搅一个江翻海倒!”
分類:京剧
《漢語大詞典》:江东三罗(江東三羅)
指晚 唐 罗隐 、 罗邺 、 罗虬 。三人皆 浙江 人,同应举,又以诗名相近,故称。 明 杨慎 升庵诗话·三罗诗:“ 晚唐 江 东三 罗 , 罗隐 、 罗鄴 、 罗虬 也。”参见“ 三罗 ”。
《漢語大詞典》:三罗(三羅)
唐 末 罗隐 、 罗虬 、 罗邺 皆以诗名,时号三 罗 。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罗虬 辞藻富赡,与宗人 隐 、 鄴 齐名。 咸通 乾符 中,时号三 罗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罗邺:“ 鄴 尤长律诗,时宗人 隐 、 虬 俱以声格著称,遂齐名,号三 罗 。”
分類:罗隐诗名
《分类字锦》:江边屯候(江边屯候)
吴志吕蒙传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𦩷𦪇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遂到南郡
分类:屯戍
《漢語大詞典》:江城梅花引
词牌名。又名《江梅引》《摊破江城子》等。词律谓“此词相传为前半用《江城子》,后半用《梅花引》,故合名《江城梅花引》,盖取‘江城五月落梅花’句也。前半确然为《江城子》,而后半全不似《梅花引》,未知以为《梅花引》是何故也。”又说“或腔有可通,未可知也”。双调八十七字,有平、上、去三声叶韵与全押平韵两体。
分類:词牌名
《骈字类编》:江厎
王维 送方尊师归嵩山诗见山压下星元稹新政县诗新政县前逢夜月嘉陵江厎看 辰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千寻铁锁沈江厎一片降帆出石头 方干游张公洞寄陶校书诗 步步势穿江厎去,此中危滑转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