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36,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词典(续上)
列窗瞰江
陆海潘江
龙江剧
龙江虎浪
临江观兵
临江生竹
临江之麋
廪江
六幅湘江
柳营江
柳江人
《分类字锦》:列窗瞰江(列窗瞰江)
左思 蜀都赋 开高轩以临山,列绮窗而瞰江。
分类:
《國語辭典》:陆海潘江(陸海潘江)  拼音:lù hǎi pān jiāng
以江、海比喻晋朝文学家潘岳和陆机的才华横溢。语本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晋平原相陆机》:「陆才如海,潘才如江。」也作「潘陆江海」、「潘江陆海」。
分類:文才
《漢語大詞典》:龙江剧(龍江劇)
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 黑龙江 。解放以后,在“二人转”、“拉场戏”、“皮影戏”的基础上吸收当地民间曲调发展而成。
《國語辭典》:龙江虎浪(龍江虎浪)  拼音:lóng jiāng hǔ làng
精明强悍的样子。《金瓶梅》第二二回:「性明敏,善机变,会妆饰,龙江虎浪,就是嘲汉子的班头,坏家规的领袖。」
《分类字锦》:临江观兵(临江观兵)
魏志·文帝纪》:黄初六年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
分类:省方
《分类字锦》:临江生竹(临江生竹)
《丹阳记》:江宁县慈母山积石临江,生箫管竹。自伶伦采竹嶰谷,其后惟此簳见珍,故历代常给乐府,而俗呼鼓吹山。王褒《洞箫》即称此也。
分类:箫管
《分类字锦》:临江之麋(临江之麋)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分类:麋鹿
《骈字类编》:廪江(廪江)
书·禹贡》:九江孔殷。疏:九江浔阳地记云:一曰乌白江,二曰蚌源江,三曰乌江,四曰嘉靡江,五曰畎江,六曰源江,七曰廪江,八曰提江,九曰箘江。
《分类字锦》:六幅湘江
李群玉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分类:
《漢語大詞典》:柳营江(柳營江)
福建 九龙江 下游的别称。六朝时,防守 闽 地的军队在此据江阻险,插柳为营,故名。 唐 时曾驻重兵于此。 元 末 陈友定 渡此江,下 漳州 (今 福建省 漳州市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福建五·漳州府》:“ 柳营江 :六朝以来,戍 闽 者屯兵於 龙溪 ,阻江为界,插柳为营…… 柳营 之名,自六朝时始也。”
《漢語大詞典》:柳江人
我国新人化石。1958年在 广西 柳江 通天岩 洞穴中发现,故名。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所发现的化石有一完整头骨及部分体骨和肢骨。具有原始蒙古人种的特征。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有不少地方都已发现了当时人的遗迹。在 华南 ,有 广西 柳江 的柳江人和 来宾县 的麒麟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