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杯持两螯
 
一生长拍浮
 
左倾醪,右持螯
 
左右持螯白
 
左手持蟹螯
 
左持蟹,右持杯
 
左持螯,右持杯
 
左持蟹螯
 
左酾酒,右持螯食
 
忆蟹螯
 
手持蟹螯
  
把蟹螯
 
把蟹螯杯
  
拍浮酒池
 
持螯
 
持螯手
 
持螯拍浮
 
持蟹
 
持蟹螯
 
持霜螯
 
浮拍池中
 
毕卓杯
 
毕君拍浮
 
蟹螯左手池
 
蟹螯杯
 
身世酒杯中
 
酒中浮
  
酒船香
 
霜螯左手池
 
霜螯持

相关人物
毕卓

参考典故
瓮下眠


《艺文类聚》卷四十八〈职官部四·吏部郎〉~862~
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曰:「毕卓,字茂世,新蔡人,少亦放达。泰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閒取酒饮,掌酒者不察,执而缚之。郎往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宴于瓮侧,取醉而去。卓常谓人曰:「右手持酒卮,左手持蟹螫,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晋中兴书》卷七〈陈留阮录〉~429~
毕卓字茂世,新蔡人。少希放达,为胡母辅之所知。太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取酒饮之。掌酒者不察,谓是盗执而缚之,郎往视,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燕于瓮侧,致醉而去。卓常谓人曰:「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晋书》卷四十九〈毕卓列传〉~38~
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及过江,为温峤平南长史,卒官。

例句

金罍几醉乌程酒,鹤舫閒吟把蟹螯。 羊士谔 忆江南旧游二首之二

典故 
池龙
 
蛟龙出池
 
相关人物
周瑜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
「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例句

吾子得神仙,本是池中物。 杜甫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因论壮年乐事戏呈元二十一曹长

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见素。天宝元年。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十五载。见素从明皇幸蜀。至巴西。诏兼左相。封豳国公。)

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 杜甫 奉赠严八阁老

鹓凤终凌汉,蛟龙会出池。 杨巨源 怀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

由来不是池中物,鸡树归时即取将。 薛能 又和留山鸡

典故
一朵红莲
 
依莲泛水
  
俭池
  
幕下莲花
 
幕中莲
 
幕府红莲
 
幕府莲
 
庾杲莲
 
泛绿依红
 
泛芙蓉
 
泛莲幕府
 
王俭府
 
王俭莲幕
 
红莲入幕宾
  
红莲幕客
 
红莲府
 
红莲书记
 
红莲开幕
 
绿水池中宾佐
 
绿水红莲
 
绿水宾
 
芙蓉客
  
花府
     
相关人物
庾杲之
 
王俭
 
萧缅


《南史》卷四十九〈庾杲之列传〉~20~
王俭谓人曰:「昔袁公作卫军,欲用我为长史,虽不获就,要是意向如此。今亦应须如我辈人也。」乃用杲之为卫将军长史。安陆侯萧缅与俭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庾景行汎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入俭府为莲花池,故缅书美之。
《南齐书》卷三十四《庾杲之传》
庾杲之字景行,新野人也。祖深之,雍州刺史。父粲,司空参军。……出为王俭卫军长史,时人呼俭府为入芙蓉池。俭谓人曰:「昔袁公作卫军,欲用我为长史,虽不获就,要是意向如此。今亦应须如我辈人也。」乃用杲之。迁黄门郎,兼御史中丞,寻即正。杲之风范和润,善音吐。世祖令对虏使,兼侍中。上每叹其风器之美,王俭在座,曰:「杲之为蝉冕所照,更生风采。陛下故当与其即真。」

简释

莲幕:美称官署的幕府、幕僚。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


例句

弊貂不称芙蓉幕,衰朽仍惭玳瑁簪。 吴仁璧 投谢钱武肃

亦知莲府客,夜坐喜同师。 姚合 送无可上人游边

莲府才为绿水宾,忽乘骢马入咸秦。 封彦卿 和李尚书命妓饯崔侍御

王俭花为府,卢谌幄内璆。 张登 冬至夜郡斋宴别前华阴卢主簿

莲幕未来须更聘,桂枝才去即先攀。 方干 赠郑仁规

诸生个个王恭柳,从事人人庾杲莲。 李商隐 行至金牛驿寄兴元渤海尚书

桃柳溪空在,芙蓉客暂依。 李德裕 汉州月夕游房太尉西湖

莲幕青云贵,翱翔绝后期。 李郢 秋晚寄题陆勋校书义兴禅居时淮南从事

更蒙莲府辟,兼脱布衣归。 李频 初离黔中泊江上

故人多在芙蓉幕,应笑孜孜道未光。 杜荀鹤 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驿骑归时骢马蹄,莲花府映若邪溪。 权德舆 人日送房二十六侍御归越

盍簪莲府宴,落帽龙沙醉。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之旧因以寄赠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书所怀且叙所知

兰桡向莲府,一为枉帆过。 权德舆 送湖南李侍御赴本使赋采菱亭诗

三城晓角启轩门,一县繁花照莲府。 权德舆 送韦行军员外赴河阳

曾是五年莲府客,每闻胡虏哭阴山。 武元衡 单于罢战却归题善阳馆

仙府色饶攀桂侣,莲花光让握兰身。 王传 和襄阳徐相公商贺徐副使加章绶

若问玉人殊易识,莲花府里最清羸。 卢纶 偶逢姚校书凭附书达河南郤推官因以戏赠

群鹤栖莲府,诸戎拜柳营。 卢纶 送从叔程归西川幕

幕下莲花盛,竿头㺗佩红。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融酒徒誇无算爵,俭莲还少最高枝。 罗隐 暇日有寄姑苏曹使君兼呈张郎中郡中宾僚

朱绂两参王俭府,绣衣三领杜林官。 罗隐 淮南送卢端公归台

俭莲高贵九霄闻,粲粲朱衣降五云。 罗隐 贺淮南节度卢员外赐绯

如何抛锦帐,莲府对莲峰。 郑谷 送司封从叔员外徼赴华州裴尚书均辟

谋略久参花府盛,才名常带粉闱香。 韦渠平 览外生卢纶诗因以示郎

莲花幕下风流客,试与温存谴逐情。 韩偓 寄湖南从事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韩翃 赠别王侍御赴上都

风帆木兰楫,水国莲花府。 韩翃 送万巨

君兼莲幕贵,我得桂枝荣。 顾非熊 行经褒城寄兴元姚从事

劝酒莲幕贵,望尘骢马高。 鲍溶 送罗侍御归西台

旋为俭府招,未得穷野步。 黄滔 送僧归北岩寺

或有人家创,还无莲幕馨。 黄滔 题王侍御宅内亭子

典故
浅水留龙不住
 
终非池中物
 
蛟龙云雨
 
云雨动蛟龙

相关人物
刘备
 
周瑜
 
孙权
 
关羽(字云长)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
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
《骈字类编》:池中
唐 杜甫 寄高三十五詹事 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
唐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 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
唐 韦应物 横塘行 岸上种莲岂得生,池中种槿岂得成。
分类:池中
《國語辭典》:池中物  拼音:chí zhōng wù
比喻蛰居无所作为的庸人俗辈。《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国语辞典》:非池中物  拼音:fēi chí zhōng wù
指非长期生活在池塘中之小生物。「非池中物」比喻志向远大,有抱负的人。《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周瑜》:「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三国演义》第七九回:「子健怀才抱智,终非池中物,若不早除,必为后患。」
《国语辞典》:终非池中物(终非池中物)  拼音:zhōng fēi chí zhōng wù
比喻有才能谋略者必有大作为。《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国语辞典》:池中蛟龙(池中蛟龙)  拼音:chí zhōng jiāo lóng
1.比喻英雄受困,不得发挥所长。如:「你别小看他,他可是池中蛟龙,终有脱困的一天。」
2.比喻熟悉水性,善于游泳。如:「游泳选手们好比池中蛟龙,在水中竞技。」
《分类字锦》:的皪池中
陈章腐草为萤赋晶荧乍起讶林际之无烟的皪渐生疑池中之有火
分类:萤火
《漢語大詞典》:中池
(1).池中。 南朝 梁 沈约 《咏芙蓉》诗:“中池所以緑,待我泛红光。”
(2).胆的异名。黄庭内景经·中池:“中池内神服赤珠。” 梁丘子 注:“胆为中池。”
《國語辭典》:金铺(金鋪)  拼音:jīn pù
本来是门上用来衔门环的兽头状东西。后多指门环。《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吰而似钟音。」《警世通言。卷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一见希白,娇羞脸黛,急挽金铺,平掩其身,虽江梅之映雪,不足比其风韵。」
《國語辭典》:池鱼(池魚)  拼音:chí yú
1.池中的鱼。亦用以比喻受限制,无法随心所欲,自由伸展。《吕氏春秋。离俗览。高义》:「(重耳)去齐之曹,曹共公视其骈胁,使袒而捕池鱼。」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比喻无辜的人。参见「池鱼之殃」条。如:「殃及池鱼」。
《漢語大詞典》:灵湫(靈湫)
深潭,大水池。古时以为大池中往往多灵物,故称。 唐 王度 《古镜记》:“此灵湫耳,村閭每八节祭之,以祈福祐。” 唐 黄滔 《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恠石古松,栖蛰龟鹤,灵湫邃壑,隐见龙雷。” 宋 曾巩 《喜雨》诗:“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
《漢語大詞典》:纳隍(納隍)
汉 张衡 《东京赋》:“人或不得其所,若己纳之於隍。”谓推入城池中。按,孟子·万章下称 伊尹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 尧 舜 之泽者,若己纳之沟中。” 张 赋本此意。后以“纳隍”指出民于水火的迫切心情。宋书·王僧达传:“民有咨瘼之声,君表纳隍之志。” 唐 陆贽 《论淮西管内水损处请同诸道遣宣慰使状》:“儻宏善救之心,当軫纳隍之虑。” 宋 王禹偁 《贺雪表》:“因百姓以为心,思躋寿域;虑一夫之不获,常若纳隍。”
《漢語大詞典》:把蟹
手持蟹螯。谓饮酒吃蟹。 宋 苏轼 《和周正孺坠马伤手》:“书空渐觉新诗健,把蟹行看乐事全。”
分類:蟹螯饮酒
《國語辭典》:拍浮  拼音:pāi fú
游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警世通言。卷一四。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真人面前说不得假话,旱地上打不得拍浮。」
分類:浮游游泳
《國語辭典》:酒池  拼音:jiǔ chí
以酒注满的水池。形容古代权贵生活淫奢无度。《韩非子。喻老》:「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邱,临酒池,纣遂以亡。」
《國語辭典》:蛟龙得云雨(蛟龍得雲雨)  拼音:jiāo lóng dé yún yǔ
比喻有才干的人得到施展本领的机会。《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非终池中物也。」
《漢語大詞典》:俭府(儉府)
南朝 齐 王俭 的府第。 俭 于 高帝 时为卫将军,领朝政,用才名之士为幕僚,后世遂以“俭府”为幕府的美称,谓其主客皆才俊。 五代 齐己 《江寺春残寄幕中知己》诗之二:“社莲渐与幕莲同,岳寺萧条 俭 府雄。”参见“ 俭莲 ”。
《漢語大詞典》:俭莲(儉蓮)
犹俭府。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相府莲:“《古解题》曰:‘ 王俭 为 南齐 相,一时所辟皆才名之士,时人以入 俭 府为莲花池,谓如红莲映緑水,今号莲幕者自 俭 始。’” 唐 罗隐 《贺淮南节度卢员外赐绯》诗:“ 俭 莲高贵九霄闻,粲粲朱衣降五云。”参阅南史·庾杲之传
《漢語大詞典》:俭莲(儉蓮)
犹俭府。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相府莲:“《古解题》曰:‘ 王俭 为 南齐 相,一时所辟皆才名之士,时人以入 俭 府为莲花池,谓如红莲映緑水,今号莲幕者自 俭 始。’” 唐 罗隐 《贺淮南节度卢员外赐绯》诗:“ 俭 莲高贵九霄闻,粲粲朱衣降五云。”参阅南史·庾杲之传
《漢語大詞典》:红莲幕(紅蓮幕)
南史·庾杲之传:“﹝ 王俭 ﹞用 杲之 为卫将军长史。 安陆侯 萧缅 与 俭 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 庾景行 汎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入 俭 府为莲花池,故 缅 书美之。”后因以“红莲幕”为幕府之美称。 唐 李商隐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诗:“红莲幕下紫梨新,命断 湘 南病渴人。” 宋 王禹偁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诗:“ 仲宣 旧佐红莲幕, 裴度 新开 緑野堂 。”
分類:幕府
《國語辭典》:芙蓉幕  拼音:fú róng mù
大臣的幕府。参见「莲幕」条。唐。赵嘏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诗一○首之二:「一从开署芙蓉幕,曾向风前记得无。」
《國語辭典》:莲幕(蓮幕)  拼音:lián mù
南齐王俭在高帝时当卫将军,居宰相职,官高德重,其僚属多硕学名士。时人把他的官署比作莲花池,入王俭幕府为入莲幕。见《南史。卷四九。庾杲之传》。后用以称美大官的幕府。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也作「芙蓉幕」、「莲府」。
分類:莲幕幕府
《國語辭典》:莲幕(蓮幕)  拼音:lián mù
南齐王俭在高帝时当卫将军,居宰相职,官高德重,其僚属多硕学名士。时人把他的官署比作莲花池,入王俭幕府为入莲幕。见《南史。卷四九。庾杲之传》。后用以称美大官的幕府。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也作「芙蓉幕」、「莲府」。
分類:莲幕幕府
《國語辭典》:莲府(蓮府)  拼音:lián fǔ
形容大官的幕府。参见「莲幕」条。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莲府侯门贵,霜台帝命俞。」
分類:幕府
《國語辭典》:莲幕(蓮幕)  拼音:lián mù
南齐王俭在高帝时当卫将军,居宰相职,官高德重,其僚属多硕学名士。时人把他的官署比作莲花池,入王俭幕府为入莲幕。见《南史。卷四九。庾杲之传》。后用以称美大官的幕府。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也作「芙蓉幕」、「莲府」。
分類:莲幕幕府
《漢語大詞典》:莲沼(蓮沼)
(1).莲池,莲塘。 唐 高正臣 《晦日重宴》诗:“水叶分莲沼,风花落柳枝。” 明 刘基 《夏日杂兴》诗之二:“风轩自舞苍筤竹,莲沼双游赤鲤鱼。”
(2).莲幕。 唐 李商隐 《为同州张评事潜谢辟启》之一:“府称莲沼,慙无倚马之能;地号云门,窃有化龙之势。”参见“ 莲幕 ”。
分類:莲池莲幕
《國語辭典》:莲幕(蓮幕)  拼音:lián mù
南齐王俭在高帝时当卫将军,居宰相职,官高德重,其僚属多硕学名士。时人把他的官署比作莲花池,入王俭幕府为入莲幕。见《南史。卷四九。庾杲之传》。后用以称美大官的幕府。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也作「芙蓉幕」、「莲府」。
分類:莲幕幕府
《漢語大詞典》:莲花幕(蓮花幕)
亦作“ 莲华幕 ”。 犹莲幕。 唐 罗隐 《冬暮城西晚眺》:“谬忝莲华幕,虚霑柏署官。”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余生 万历 末年……入 范大司马 莲花幕中。”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幕议》:“莲花幕下寄閒身。”参见“ 莲幕 ”。
分類:莲幕
《國語辭典》:莲幕(蓮幕)  拼音:lián mù
南齐王俭在高帝时当卫将军,居宰相职,官高德重,其僚属多硕学名士。时人把他的官署比作莲花池,入王俭幕府为入莲幕。见《南史。卷四九。庾杲之传》。后用以称美大官的幕府。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也作「芙蓉幕」、「莲府」。
分類:莲幕幕府
《漢語大詞典》:莲花府(蓮花府)
犹莲幕。 唐 李嘉祐 《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诗:“问绢莲花府,扬旗 细柳营 。” 唐 韩翃 《赠别王侍御赴上都》诗:“西向 洛阳 归 鄠 杜 ,回头结念莲花府。”参见“ 莲幕 ”。
分類:莲幕
《國語辭典》:莲幕(蓮幕)  拼音:lián mù
南齐王俭在高帝时当卫将军,居宰相职,官高德重,其僚属多硕学名士。时人把他的官署比作莲花池,入王俭幕府为入莲幕。见《南史。卷四九。庾杲之传》。后用以称美大官的幕府。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也作「芙蓉幕」、「莲府」。
分類:莲幕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