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滋泥
污浊的烂泥。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那一双稀烂的蒲鞋,踹了他一书房的滋泥。”
分類:污浊烂泥
《漢語大詞典》:鄙杂(鄙雜)
犹言卑鄙污浊。 宋 孔平仲 续世说·仇隙:“郎中行止鄙杂,故未敢见。”
分類:卑鄙污浊
《漢語大詞典》:秽衅(穢釁)
谓品德污浊而有瑕隙。 三国 魏 曹植 《谢妻改封表》:“光扬章灼,非臣负薪之才所宜克当,秽衅所宜蒙获。”
《漢語大詞典》:梗秽(梗穢)
积留的污浊。《宋书·武帝纪中》:“百稔梗秽,涤於崇朝;祖宗遗愤,雪於一旦。”
分類:污浊
《漢語大詞典》:黩昏(黷昏)
污浊昏乱。 清 唐甄 潜书·尚治:“学废世衰,惟欲所恣,黷昏僨兴,不可解喻。”
分類:污浊昏乱
《漢語大詞典》:污毒
亦作“污毒”。 污浊有毒的东西。多指坏的、不健康的思想、习惯等。 谢觉哉 《不惑集·随手拈来》:“闹地位,闹待遇……是剥削阶级统治的旧社会遗给我们心灵上的污毒,必须把它当作势不两立的敌人斗败它、消灭它。” 毛泽东 《元旦祝词》:“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将这些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毒洗干净!”
《漢語大詞典》:同尘合污(同塵合汙)
谓行为同于流俗之人,合于污浊之世。 明 李贽 藏书·大臣传·狄仁杰:“同尘合污,与世委蛇。”
《漢語大詞典》:邪污(邪汙)
邪恶污浊。污,同“ 污 ”。荀子·乐论:“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
分類:邪恶污浊
《国语辞典》:潢潦可荐(潢潦可荐)  拼音:huáng liáo kě jiàn
潢潦,淤积而不流动的水。荐,祭祀。潢潦可荐形容污浊的积水可以用来祭祀鬼神。语本《左传。隐公三年》:「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比喻祭祀重心在虔诚而不在于祭品的厚薄。
《漢語大詞典》:滓杂(滓雜)
污浊杂乱。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绳墨不陈,则曲直不分;準格倾侧,则滓杂实繁。”
分類:污浊杂乱
《国语辞典》:排风机(排风机)  拼音:pái fēng jī
一种通风设备。用来排除污浊的空气,常装置于门窗或墙壁上。如:「这座地下道中,工程单位加装了大型排风机来改善通风状况。」
《漢語大詞典》:混沄
污浊貌。《韩诗外传》卷一:“故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莫能以己之皭皭容人之混沄然。” 许维遹 集释:“‘沄’旧作‘污’。 赵善詒 云:‘混污当作混混。文子·上德篇:“混混之水浊,可以濯吾足乎?”’ 维遹 案: 赵 校近是。‘污’当为‘沄’之譌广韵:‘沄,户混切。’音义与‘浑’同,而书传‘浑’与‘混’通,是‘沄’‘混’亦通。混沄即混混也。”
分類:污浊
《漢語大詞典》:秽廉(穢廉)
谓品行污浊或廉洁。 明 徐渭 《自为墓志铭》:“ 渭 为人度於义无所关时,輒疏纵不为儒缚,一涉义所否,干耻詬,介秽廉,虽断头不可夺。”
《漢語大詞典》:秽湿(穢濕)
污浊而潮湿。 唐 李商隐 《杂纂》:“茅屋下秽湿。”
分類:污浊潮湿
《漢語大詞典》:秽渍(穢漬)
指污浊的浸渍物。 清 钱学伦 新语:“闻古之贵者,殮必以水银灌口,下从穀道出,去其五臟秽渍,然后再入水银。”
分類:污浊浸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