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斧钺汤镬(斧钺汤镬)  拼音:fǔ yuè tāng huò
斧钺,以大斧砍。汤镬,把人放在沸水的鼎镬中烹死。斧钺汤镬指汉时两种残酷的死刑。《汉书。卷五四。苏建传》:「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国语辞典》:粉汤包子(粉汤包子)  拼音:fěn tāng bāo zi
汤包。《儒林外史》第三一回:「叫小儿出去考个府县考,骗两回粉汤包子吃,将来挂招牌,就可以称儒医。」
《国语辞典》:拉片儿汤(拉片儿汤)  拼音:lā piàn ér tāng
信口捏造别人的丑事。如:「那群长舌的人,个个都有拉片儿汤的好本领,最好离他们远一点。」
《国语辞典》:荤汤腊水(荤汤腊水)  拼音:hūn tāng là shuǐ
荤汤,带荤腥的汤水。腊水,残羹。荤汤腊水指荤腥的剩菜。如:「乡下人家常用荤汤腊水喂猪。」
《国语辞典》:十全大补汤(十全大补汤)  拼音:shí quán dà bǔ tāng
由人参、白朮、茯苓、甘草、熟地、白芍、当归、川芎、黄芪、肉桂等十味药材所制成的汤药。能补益血气,适用于精神疲倦、病后衰弱、夜梦遗精、月经不调、崩漏失血等症状。
《国语辞典》:剩汤腊水儿(剩汤腊水儿)  拼音:shèng tāng là shuǐ ér
残羹,残馀的饭菜汤汁。如:「拿这些剩汤腊水儿给长辈吃,还算是孝敬吗?」
《国语辞典》:汤姆历险记(汤姆历险记)  拼音:tāng mǔ lì xiǎn jì
书名。美国幽默文学家马克吐温的著名小说,描写一个淘气而聪明的小男孩的生活,笔调清新,情节生动,对人物心理、美国社会状况都有细致的刻划。
《国语辞典》:瞎子吃汤圆(瞎子吃汤圆)  拼音:xiā zi chī tāng yuán
(歇后语)心里有数。瞎子虽然看不见,吃了多少汤圆,心里却很清楚。比喻心中已有主意、胸有成竹或明白某种情况。如:「这事不用著急,我是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一定会圆满解决。」
《国语辞典》:皮笊篱,不漏汤(皮笊篱,不漏汤)  拼音:pí zhào lí,bù lòu tāng
(谚语)比喻人吝啬。如:「他为人小气苛薄,凡事斤斤计较,真是所谓的皮笊篱,不漏汤。」
分类:谚语吝啬
《国语辞典》:汤里来,水里去(汤里来,水里去)  拼音:tāng lǐ lái,shuǐ lǐ qù
(谚语)比喻怎么来就怎么去。《文明小史》第五三回:「王明耀却最工心计,什么钱都会弄,然而却是汤里来,水里去,白忙了半世,一些不能积蓄。」
分类:谚语
《国语辞典》:一个碗内两张匙,不是汤著就抹著(一个碗内两张匙,不是汤著就抹著)  拼音:yī ge wǎn nèi liǎng zhāng chí,bù shì tāng zháo jiù mǒ zháo
(谚语)比喻两人一同工作或生活,容易发生摩擦。《金瓶梅》第七六回:「常言道说得好:三窝两块,大妇小妻;一个碗内两张匙,不是汤著就抹著。如何没些气儿?」
分类:谚语同工
《国语辞典》: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扬汤止沸,不如去薪)  拼音:yáng tāng zhǐ fèi,bù rú qù xīn
比喻必须从根本和症结所在去解决问题。《三国演义》第三回:「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
《国语辞典》:汤风冒雪(汤风冒雪)  拼音:tāng fēng mào xuě
冒著风雪。形容旅途的辛劳。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二折:「我与你汤风冒雪登长道,寒风飒飒,冷雾潇潇。」
《国语辞典》:汤汤水水(汤汤水水)  拼音:tāng tāng shuǐ shuǐ
形容料少、汤多的食物。如:「红豆汤、绿豆汤、莲子汤……,你怎么光煮一些汤汤水水的东西,叫我怎么吃得饱哩?」
分类:食物
《国语辞典》:汤武革命(汤武革命)  拼音:tāng wǔ gé mìng
汤,商汤。武,周武王。夏桀、商纣为夏、商两朝之暴君,商汤、周武王乃起兵讨伐之,而代有天下,史称为「汤武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