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26,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热汤汤
三汤两割
三汤五割
就汤下面
橘汤
狼汤渠
空心汤团
空心汤圆
快活汤
煎汤洗臀
金城汤池
盲汤
落汤鸡
麻沸汤
麻肺汤
《漢語大詞典》:热汤汤(熱湯湯)
犹热腾腾。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热汤汤的燕窝、海参,一碗碗在跟前捧过去, 马二先生 又羡慕了一番。”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十七:“今人谓热曰热汤汤。”参见“ 热腾腾 ”。
《國語辭典》:热腾腾(熱騰騰)  拼音:rè téng téng
1.形容很热或冒著热气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只有热腾腾的一大盘好糕,巫娘子取一块来吃。」《红楼梦》第六二回:「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捲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
2.形容环境杂乱、热闹。《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混了几日,闹烘烘热腾腾的,早把探父亲信息的事撇在脑后了。」
《國語辭典》:三汤两割(三湯兩割)  拼音:sān tāng liǎng gē
泛称肴馔。《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烧卖匾食有何难?三汤两割我也会。」也作「三道五割」。
分類:烹饪肴馔
《漢語大詞典》:三汤五割(三湯五割)
见“ 三汤两割 ”。
《漢語大詞典》:三汤五割(三湯五割)
见“ 三汤两割 ”。
《國語辭典》:三汤两割(三湯兩割)  拼音:sān tāng liǎng gē
泛称肴馔。《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烧卖匾食有何难?三汤两割我也会。」也作「三道五割」。
分類:烹饪肴馔
《國語辭典》:就汤下面(就湯下麵)  拼音:jiù tāng xià miàn
比喻顺水推舟或趁机行事。如:「既然他都这么说了,咱们何不就汤下面,做个顺水人情呢?」《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三回:「尊者却就吃了一肚子糨糊,不见些清白,只说是这畜生怎么这等作变,却不晓得是天师就汤下面,奉承他这一番。」
分類:顺势趁便
《韵府拾遗 阳韵》:橘汤(橘汤)
屠隆《清言》:金吾厚享千钟,命悭于豆酱;学士御食二器,数定于橘汤。
《漢語大詞典》:狼汤渠(狼湯渠)
古河渠名。故道自今 河南 荥阳县 北引 黄河 ,东流经 中牟县 北,至 开封市 东南折而南流,经今 通许县 东、 太康县 西,至 淮阳县 东南入 颍水 。自 战国 至 秦 汉 为中原交通干线。汉书·地理志上:“ 滎阳 , 卞水 、 冯池 皆在西南。有 狠汤渠 ,首受 泲 ,东南至 陈 入 潁 ,过郡四,行七百八十里。”参见“ 鸿沟 ”。
《國語辭典》:鸿沟(鴻溝)  拼音:hóng gōu
1.河川名。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为楚汉分界处。
2.比喻界限分明。如:「判若鸿沟」。
《國語辭典》:空心汤团(空心湯糰)  拼音:kōng xīn tāng tuán
没有馅的汤圆。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际利益。《海上花列传》第二五回:「我勿去哉!『空心汤团』吃饱来里,吃勿落哉!」也作「空心汤圆」。
《國語辭典》:空心汤圆(空心湯圓)  拼音:kōng xīn tāng yuán
没有馅的汤圆。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在利益。如:「大家辛苦半天,末了吃了个空心汤圆。」也作「空心汤团」。
《國語辭典》:空心汤圆(空心湯圓)  拼音:kōng xīn tāng yuán
没有馅的汤圆。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在利益。如:「大家辛苦半天,末了吃了个空心汤圆。」也作「空心汤团」。
《漢語大詞典》:快活汤(快活湯)
酒名。 宋 陶谷 清异录·酒浆:“快活汤, 当涂 一种酒,麯皆发散药,见风即消,既不久醉,又无肠腹滞之患,人号曰快活汤,士大夫呼君子觴。”
分類:酒名
《漢語大詞典》:煎汤洗臀(煎湯洗臀)
比喻洗刷了臭名声。 明 无名氏 《苏九淫奔》第一折:“婆婆!你道是煎汤洗臀,我道是当风扬粪。只怕那臭名薰透了 孟怀仁 。”
《國語辭典》:金城汤池(金城湯池)  拼音:jīn chéng tāng chí
金城,金属造的城。汤池,如滚水的护城河。金城汤池形容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语出《汉书。卷四五。蒯通传》:「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后比喻防守严密,无懈可击。《北史。卷八二。儒林传下。辛彦之传》:「帝尝令彦之与沉重论议,重不能抗,避席而谢曰:『辛君所谓金城汤池。』」也作「固若金汤」。
《漢語大詞典》:盲汤(盲湯)
未开的水。 宋 庞元英 《谈薮》:“俗以汤之未滚者为盲汤,初滚曰蟹眼,渐大曰鱼眼,其未滚者无眼,所语盲也。”
分類:未开
《國語辭典》:落汤鸡(落湯雞)  拼音:luò tāng jī
1.比喻人浑身湿透。如:「外出没带伞,午后一阵大雷雨,瞬时成了落汤鸡。」
2.比喻人处于困境,十分狼狈。《醒世恒言。卷二二。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那老妪闻言,好像落汤鸡一般,口不能言。连忙在箱子内查看,不见了一锭银子。」
《漢語大詞典》:麻沸汤(麻沸湯)
将沸的热水。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葅藏生菜法:“以青蒿、韭白各一行,作麻沸汤浇之,便成。” 石声汉 注:“即刚刚有极小的气泡冒上的开水。”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水·热汤﹝释名﹞:“百沸汤、麻沸汤、太和汤。”
分類:热水释名
《漢語大詞典》:麻肺汤(麻肺湯)
即麻沸散。《三国演义》第七八回:“若患五臟六腑之疾,药不能效者,以麻肺汤饮之,令病者如醉死。却用尖刀剖开其腹,以药汤洗其臟腑,病人略无疼痛。”参见“ 麻沸散 ”。
《國語辭典》:麻沸散  拼音:má fèi sǎn
古代使用的一种麻醉剂,据传是含茄科植物曼陀罗等药的制剂。《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