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26,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迷魂汤
迷惑汤
迷汤
迷汤话
连汤带水
履汤蹈火
零汤团
流汤滴水
分类词汇
负鼎
夏子
咸頀
支汤
佛类词典
大座汤
大黄汤
小座汤
《國語辭典》:迷魂汤(迷魂湯)  拼音:mí hún tāng
1.传说地狱中,在灵魂转世前所喝的汤药。服用后能忘却前世所有的事情。《通俗常言疏證。家族。前世娘》引《语怪》:「女言死者须饮迷魂汤,我方饮时,为一犬所踣而失汤,遂不饮而过,是以记忆了了。」也称为「马虎汤」、「孟婆汤」。
2.使人迷失本性的汤药或言行。《金瓶梅》第二六回:「贼强人,他吃了迷魂汤了,俺每说话不中听,老婆当军──充数儿罢了!」
《漢語大詞典》:迷惑汤(迷惑湯)
即迷魂汤。 柳青 《狠透铁》:“他不知道为什么给他灌这迷惑汤。”参见“ 迷魂汤 ”。
分類:迷魂汤
《國語辭典》:迷魂汤(迷魂湯)  拼音:mí hún tāng
1.传说地狱中,在灵魂转世前所喝的汤药。服用后能忘却前世所有的事情。《通俗常言疏證。家族。前世娘》引《语怪》:「女言死者须饮迷魂汤,我方饮时,为一犬所踣而失汤,遂不饮而过,是以记忆了了。」也称为「马虎汤」、「孟婆汤」。
2.使人迷失本性的汤药或言行。《金瓶梅》第二六回:「贼强人,他吃了迷魂汤了,俺每说话不中听,老婆当军──充数儿罢了!」
《漢語大詞典》:迷汤(迷湯)
即迷魂汤。 钱锺书 《围城》四:“那庸医以为他广通声气,希望他介绍生意,免不了灌他几回迷汤。” 徐哲身 《反啼笑因缘》第十四回:“ 翠凤 放轻了喉咙道:‘他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傻小子,怎禁得您的迷汤。’”参见“ 迷魂汤 ”。
分類:迷魂汤
《國語辭典》:迷魂汤(迷魂湯)  拼音:mí hún tāng
1.传说地狱中,在灵魂转世前所喝的汤药。服用后能忘却前世所有的事情。《通俗常言疏證。家族。前世娘》引《语怪》:「女言死者须饮迷魂汤,我方饮时,为一犬所踣而失汤,遂不饮而过,是以记忆了了。」也称为「马虎汤」、「孟婆汤」。
2.使人迷失本性的汤药或言行。《金瓶梅》第二六回:「贼强人,他吃了迷魂汤了,俺每说话不中听,老婆当军──充数儿罢了!」
《漢語大詞典》:迷汤话(迷湯話)
方言。指迷惑人的甜言蜜语。 萧军 《八月的乡村》八:“他们可以将你们底两腿打得皮破肉开,而后再用两个鸡蛋来收买你们底心!他们会说更好听的迷汤话。”
《漢語大詞典》:连汤带水(連湯帶水)
比喻全部,无遗留。 方之 《内奸》:“甚至,他把 田主任 如何当上所长等等废话,都连汤带水倒了出来。”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一段:“ 姚长庚 段上事忙,天天戴着星星才回家,老婆也要连汤带水,啰里啰喀,一样一样告诉他。”
《國語辭典》:履汤蹈火(履湯蹈火)  拼音:lǚ tāng dào huǒ
比喻处于艰险苦难之中。《旧五代史。卷八八。晋书。李从璋传》:「复御家不法,其奴仆若履汤蹈火,忤其意者,或鞭之,或刃之。」
分類:苦难
《漢語大詞典》:零汤团(零湯糰)
指零分。阿拉伯数字中的“0”形如汤团,故称。 赵自 《第二双眼睛》:“我原也是这么想的嘛,所以,情绪是灰溜溜的,一回到上面,便争取主动,对 黄师傅 说:‘今天只好吃零汤团了。’”
《漢語大詞典》:流汤滴水
比喻罗罗嗦嗦,不干脆,不痛快。例如:我们试看古今中外的大人物,那一个是流汤滴水的?
《國語辭典》:负鼎(負鼎)  拼音:fù dǐng
传说商时的伊尹原来是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为一庖人。他背负鼎俎,以滋味游说汤,汤因而任以为相。后来伊尹助汤灭了夏桀。见《史记。卷三。殷本纪》。
《漢語大詞典》:夏子
指 禹 和 汤 。汉书·徐乐传:“名何必 夏 子 ,俗何必 成 康 。”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夏 , 禹 也; 子 , 汤 也。 汤 ,子姓。”
分類:
《漢語大詞典》:咸頀
亦作“ 咸濩 ”。 尧 乐《大咸》与 汤 乐《大頀》的并称。泛指典雅的古乐。 唐 贾至 《〈工部侍郎李公集〉序》:“习 郑 卫 者难与言《咸》《頀》之节,被毡裘者难与议 周公 之服。”頀,一作“濩”。 五代 崔棁 《晋朝飨乐章·群臣酒行歌》:“渥恩颁美禄,《咸》《濩》听和音。”
分類:典雅
《漢語大詞典》:支汤(支湯)
晋 僧 支遁 和 南朝 宋 僧 惠休 (俗姓 汤 )的并称。 明 高启 《送证上人住持道场》诗:“诗成金磬韵尚扬,清才未必慙 支 汤 。”
大座汤
【佛学大辞典】
(仪式)禅林请众供汤。谓之座汤。大小二种。(参见:座汤)
大黄汤
【佛学大辞典】
(饮食)黄龙汤之异名。
小座汤
【佛学大辞典】
(仪式)禅林座汤之礼有大小。(参见:座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