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简介
郑沅(1866—?),湖南长沙人,字叔进,号习叟,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探花,同科状元张謇,榜眼尹铭绶,以翰林侍讲入值南斋,1903年出任四川学政,辛亥后曾为总统府秘书,袁世凯称帝乃以疾力辞,袁克定百计挽之不起,客上海爱俪园。善书法。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林馨兰(1870~1924),字湘沅,又作湘远、湘畹,号六四居士,又号寿星。台南(辜妇妈街)人。少好吟咏,与赖文安、罗秀惠等人同受教于台南举人蔡国琳。光绪十三年(1887)取中生员,后于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及二十年甲午(1894)两度参与秋试,不第。乙未割台(1895)后,举家内渡祖籍同安。越两年局势稍定,始返台南设帐授徒。曾先后担任《全台日报》、《台南新报》记者,明治三十三年(1900)移居台北,担任《台湾日日新报》汉文部记者,曾以「劳劳生」笔名于该报撰写「意园诗话」专栏。林氏在诗坛颇为活跃,明治三十九年(1906)加入「南社」,明治四十二年(1909)与谢汝铨等人共组「瀛社」,大正四年(1915)与张纯甫、林述三、骆香林等人创设「研社」,后改为「星社」。大正六至十一年间(1917~1922)多次参与瀛桃竹联吟会、全台诗社联吟会等活动,并曾为「崇文社」诗文评议员。大正七年(1918)任教于台北市太平公学校,夜则设塾育才,多有裁成。大正十三年(1924)逝世。林氏诗工近体,对律齐整,句多感慨。门人蔡敦辉辑其遗诗为《湘沅吟草》,未及梓行,蔡氏遽逝,其稿遂多散佚。〖参考赖子清〈诗社特辑。星社〉,《台北文物》4卷4期,1956年2月;赖子清〈台南诗文社〉,《台南文化》新6期,1980年1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页287;许学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页579;吴毓琪《南社研究》,台南:台南市文化中心,1999年。〗《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台湾时报》、卢嘉兴〈日据时期为台湾倡设诗社的林湘沅〉等仍存其诗作四百馀首,兹据以辑录编校。(黄文车撰)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傅增湘(1872-1949) 字沅叔,所居名曰藏园,晚号藏园居士。四川江安人。近代著名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选庶吉士,光绪三十一年任直隶提学使,1917至1919年在北洋政府任教育总长,力主送徐悲鸿等留学,倡导开放式教育。1922年退职于京,致力于目录、版本、校勘之学,所藏近20万卷古籍中,手自校勘800种,撰题跋500余篇,校记若干种,过目珍本极多,有独到见解。有《藏园群书题记》、《藏园群书经眼录》、《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宋代蜀文辑存》等,达数百万言。

人物简介

维基
徐沅(1880年—?),字芷生,号姜盦,江苏吴县人。清朝及中华民国官员。徐沅中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经济特科进士。曾任山东聊城县知事。1906年,任直隶洋务局会办。1911年,出任津海关监督。中华民国成立后,仍任津海关监督,1913年兼任外交部直隶交涉员,1914年专任津海关监督,1915年去职。1915年11月19日,任肃政厅肃政史,1916年6月29日裁免。
杨仁显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杨仁显(1882年—1952年),字筱沅,山西省榆次县东付村人,毕业于山西西学专斋化学科,宣统三年进士。赴英国留学。民国八年(1919)在英国伦敦帝国学院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