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沉 → 沈沉”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沈郁(沈鬱)
亦作“沉鬱”。
(1).沉闷忧郁。 晋 陆机 《思归赋》:“伊我思之沉鬱,愴感物而增深。” 唐 李益 《城西竹园送裴佶王达》诗:“愴怀非外至,沉鬱自中肠。” 茅盾 《创造》一:“在沉郁的心绪中, 君实 又回忆起 娴娴 和他的一切琐屑的龃龉来。”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四:“含有庄重、畏敬、谨慎、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感情的文句,全体须缓;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感情的文句,全体须急。”
(2).深刻含蕴;深沉蕴藉。 汉 刘歆 《与扬雄书》:“非 子云 澹雅之才,沉鬱之思,不能经年鋭精,以成此书。”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子美 不能为 太白 之飘逸, 太白 不能为 子美 之沉鬱。”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作词之法,首贵沉鬱,沉则不浮,鬱则不薄。顾沉鬱未易强求,不根柢於《风》《骚》,乌能沉鬱!”
《国语辞典》:沉郁(沉郁)  拼音:chén yù
1.深沉蕴积。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海上名山之旨,沉郁澹雅之思。」《红楼梦》第四九回:「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
2.沉重郁闷。唐。韦应物〈善福阁对雨寄李儋幼遐〉诗:「感此穷秋气,沉郁命友生。」唐。李益〈城西竹园送裴佶王达〉诗:「怆怀非外至,沉郁自中肠。」
《分类字锦》:澹雅沉郁(澹雅沉郁)
刘歆与扬雄求方言书非子云澹雅之才沉郁之思不能经年锐精以成此书
分类:
《漢語大詞典》:沈郁顿挫(沈鬱頓挫)
深沉蕴藉,抑扬有致。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鬱顿挫,随时敏给, 扬雄 、 枚皋 可企及也。”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沉鬱顿挫,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义之言也。”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女﹞弹《湘妃怨》一曲,沉鬱顿挫,如泣如诉。”
《國語辭典》:沉郁顿挫(沉鬱頓挫)  拼音:chén yù dùn cuò
文章的气势深沉蕴蓄而抑扬曲折。唐。杜甫 进雕赋表:「臣之述作,虽不足以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流,庶可跂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