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沙朔
北方沙漠之地。指塞北。 隋 薛道衡 《隋高祖颂》:“运天策於帷扆,播神威於沙朔。”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七:“胡 秦 何密邇?沙朔气雄哉!” 唐 李白 《赠崔郎中宗之》诗:“惊云辞沙朔,飘荡迷河洲。”
《漢語大詞典》:阴碛(陰磧)
塞外的沙漠。塞外寒冷,故称。 唐 张仲素 《塞下曲》之五:“阴磧茫茫塞草肥,桔橰烽上暮云飞。”
《漢語大詞典》:黄砂
黄沙,沙漠。 唐 王之涣 《出塞》诗:“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 李益 《石楼山见月》诗:“紫塞连年戍,黄砂磧路穷。”
分類:黄沙沙漠
《漢語大詞典》:沙度
(1).越过沙漠。后汉书·西域传论:“梯山、栈谷、绳行、沙度之道,身热、首痛、风灾、鬼难之域,莫不备写情形,审求根实。”
(2).谓飞沙经过。 宋 王安石 《读诏书》诗:“日射地穿千里赤,风吹沙度黄城黄。”
分類:越过沙漠
《漢語大詞典》:白碛(白磧)
沙漠地带。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言祖》:“你奉使乘槎,奉使乘槎,只恐白磧沙寒,緑髩霜华。”
分類:沙漠地带
《漢語大詞典》:炎波
(1).红色的波浪。 三国 魏 曹丕 《玉玦赋》:“嗽丹水之炎波,荫瑶树之玄枝。”
(2).形容沙漠地区的热浪。 唐 岑参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诗:“蒸沙烁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 汉 月。”
《漢語大詞典》:碛月(磧月)
照在沙漠上的月光。 明 陈霆 渚山堂词话卷三:“ 宋 二帝北狩, 金 人徙之 云州 。一日,夜宿林下,时磧月微明,有胡雏吹笛,其声呜咽。”
分類:沙漠月光
《国语辞典》:西非  拼音:xī fēi
West Africa
非洲西部地区。指北起撒哈拉沙漠,南达几内亚湾,东抵喀麦隆边界,西至大西洋沿岸的非洲国家。昔日为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今已独立为茅利塔尼亚、塞内加尔、甘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索、狮子山、赖比利亚、象牙海岸、迦纳、多哥、贝南和奈利及利亚等国家。
《漢語大詞典》:浮渚
(1).沙漠中的小洲。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经营 炎火 而浮 弱水 兮,杭絶浮渚涉流沙。”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浮渚,流沙中渚也。”
(2).浮在水边。谓投水自尽。《楚辞·刘向〈九叹·离世〉》:“惜 师延 之浮渚兮,赴 汨罗 之长流。” 洪兴祖 补注:“ 武王 伐 紂 , 师延 东走,自投 濮水 之中。”
《漢語大詞典》:碛日(磧日)
照在沙漠上的太阳。 唐 贾岛 《送陈判官赴绥德》诗:“身暖旧衣窄,天寒磧日斜。”
分類:沙漠
《漢語大詞典》:沙陲
边陲沙漠之地。 明 徐渭 《鞠赋》:“ 尹子 履霜於中野, 苏武 嚙雪於沙陲。”
分類:边陲沙漠
《漢語大詞典》:沙梁
状如脊梁的沙丘。又叫沙漠梁。 范长江 《中国的西北角》第四篇三:“过 二十里铺 又是十五里的沙漠,沙梁比 乃寺 西面的还要大些,汽车绝对不能行走。往来的旅客在沙梁上上下下,沙子随着人的脚迹移动,比走坚硬石的山梁要有兴趣得多。” 李季 《五月端阳·羊羔》诗:“黄沙滚滚似海浪,沙梁上走过来一个少年。”
分類:沙丘沙漠
《漢語大詞典》:植治
用大量栽培植物的方法治理沙漠等。如通过绿化固定沙丘、防止水土流失等。《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11期:“植治,就是植树种草,绿化沙漠,固定沙丘。”
《國語辭典》:瀚漠  拼音:hàn mò
指中国大陆北方的沙漠地区。北齐。魏收〈为孝静帝下诏禅位〉:「关陇慕义而请好,瀚漠仰德而致诚。」
《漢語大詞典》:碛尾(磧尾)
沙漠尾部狭窄处。新唐书·吐蕃传下:“ 河 源东北直 莫贺 延磧尾 殆五百里,磧广五十里,北自 沙州 ,西南入 吐谷浑 寖狭,故号磧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