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河东汾阴人,字仁直,本名沙陀。世为河东著姓。少有志操,励精笃学。年十七,司空高乾辟为参军。以天下纷乱,弃官归乡里。后归宇文泰,为大丞相府户曹参军。西魏文帝大统三年,从宇文泰与东魏大战,擒东魏将窦泰,复弘农,战沙苑,以功累迁军司马,加侍中、骠骑大将军,进爵为侯。赐姓宇文氏,赐名端。入北周,孝闵即位,除工部中大夫,进爵为公。晋公宇文护将废帝,端不附从,出为蔡州刺史,有惠政,寻转基州刺史。未几卒,年四十三。遗诫薄葬。
全后周文·卷六
端字仁直,河东汾阴人,魏常主守孝通从子,本名沙陁。司空高乾辟为参军,赐爵汾阴县男。弃官。大统中征为大丞相府户曹参军,加冠军将军、中散大夫,进爵为伯,转丞相东阁祭酒,加本州大中正,迁兵部郎中,改封文城县伯,加使持节、平东将军、吏部郎中,出为李弼行军长史,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转尚书左丞,进吏部尚书,赐姓宇文氏。恭帝末拜军司马,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进爵为侯。孝闵受禅,除工部中大夫,转民部中大夫,进爵为公,出为蔡州刺史。明帝初转基州刺史,卒,谥曰质。
《國語辭典》:沙陀  拼音:shā tuó
1.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西突厥别部处月种,处月为突厥语「沙碛」之义。居金娑山之南,蒲类海之东,有大碛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唐太宗时,处月部随西突厥降唐,其酋长子孙以助唐平乱有功,屡受唐封,并赐姓李。如晋王李克用、后唐庄宗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北汉刘知远均为沙陀人。也称为「朱邪」。
2.复姓。如唐有沙陀金山、沙陀辅国等。
《漢語大詞典》:晋王
李克用,沙陀族(其父姓朱邪,名赤心,有功于唐朝,赐姓名为李国昌),因出兵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受封为晋王。为其一目失明,绰号独眼龙,为李存勗之继父?
《國語辭典》:后唐(後唐)  拼音:hòu táng
朝代名。(西元923~936)五代诸朝之一。李存勖灭后梁所建。国号唐,建都洛阳。废帝时,为后晋石敬瑭所灭。历三姓、四帝、十四年。为与李渊所建之唐朝有所区别,故史称为「后唐」。
《漢語大詞典》:朱邪
亦作“ 朱耶 ”。 唐 时 西突厥 部族族名,世居 沙陀 ,后归 唐 。族人以 朱邪 为复姓。 唐德宗 时 朱邪赤心 以功赐姓 李 ,名 国昌 。 五代 后唐 庄宗 李存勗 即其后。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上:“ 庄宗光圣神閔孝皇帝 ,其先本号 朱邪 ,盖出於 西突厥 。”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艺文二:“自 朱耶 之狼狈,致赤子之流离。”
《国语辞典》:李存勖(李存勖)  拼音:lǐ cún xù
人名。(西元883~926)西域突厥沙陀族人,李克用之子。骁勇善战,灭梁称帝,为五代时后唐开国君主。后渐骄横,荒于政事,被伶人郭从谦所杀。在位四年,庙号庄宗。
《国语辞典》:刘知远(刘知远)  拼音:liú zhī yuǎn
1.人名。(西元895~948)沙陀(今新疆)人,为五代汉之开国君王。初仕五代后晋,封北平王,为河东节度史。契丹南下灭后晋时,因百姓反抗,被迫北还,刘氏趁机进据开封,改国号汉,史称为「后汉」。在位一年卒,庙号高祖。
2.传奇名。元人作,作者姓名不详。为四大传奇之一。叙述刘知远从军,其妻李三娘在娘家备受兄嫂折磨,生子后,将子咬脐郎送至刘知远处抚养。十多年后,咬脐郎因打猎追兔而见母,一家团圆。也称为「白兔记」。
布沙陀
【佛学大辞典】
(行事)(参见:布萨)
尼沙陀
【佛学大辞典】
(杂语)优波尼沙陀之略。
阿沙陀
【佛学大辞典】
(人名)A^s!a%d!ha,又作頞沙荼,阿沙荼。比丘名,此人为比丘尼所度而得度。见阿育王经九,经律异相十七。【又】译曰四月,见西域记二,梵语杂名。【又】星宿名。译曰箕宿。斗宿。见翻梵语。
褒沙陀
【佛学大辞典】
(行事)(参见:布萨)
优波尼沙陀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邬波尼杀昙)
优婆尼沙陀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邬波尼杀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