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37,分56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沙磨
尘沙劫
村沙
沙线
沙虱
沙声
沙鹿
沙度
沙川
潮沙
冰沙
漫沙
沙桥
沙坑
沙鸡
《分类字锦》:沙磨
欧阳脩初食鸡头有感诗:香新味全手自摘,玉洁沙磨软还美。
分类:菱芡
《漢語大詞典》:尘沙劫(塵沙劫)
尘劫。 宋 陶谷 清异录·软尽虚空藏:“浮屠者流,谓若将妄语誑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清 曹寅 《观奕口占和渔村》:“尘沙劫后仙机尽,正是鸣鐘息脇时。”
《國語辭典》:村沙  拼音:cūn shā
1.粗鲁。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据这厮每村沙莽撞,念不的书两行,开不的弓一张。」也作「沙村」、「村桑」。
2.粗俗功夫。元。朱凯《昊天塔》第二折:「我呵显出些扶碑的手段,举鼎的村沙。」也作「沙村」、「村桑」。
《漢語大詞典》:沙线(沙線)
亦作“ 沙线 ”。 地图上表明航道上暗滩的虚线。因亦指航线上的暗滩。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致徐部郎唐观察朱观察书》:“所用柁水人等更属駑下,并沙线暗礁,亦不諦认,一味省钱,经营日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有一位管带,也不知道他是甚么出身,莫説风涛沙綫一些不懂,只怕连东西南北他还没有分得清楚呢。” 梁启超 《变法通议·学校总论》:“今之深諳海战,能任水弁者,几何人矣!久歷风涛,熟悉沙线,堪胜船主大副二副者,几何人矣!”
见“ 沙綫 ”。
《漢語大詞典》:沙虱(沙蝨)
亦作“ 沙蝨 ”。
(1).一种细小而极毒的虱子。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又有沙蝨,水陆皆有,其新雨后及晨暮前,跋涉必著人,唯烈日草燥时,差稀耳。其大如毛髮之端,初著人,便入其皮里,其所在如芒刺之状,小犯大痛,可以针挑取之,正赤如丹,著爪上行动也。” 唐 元稹 《哭女樊四十韵》:“山魈邪乱逼,沙虱毒潜婴。”太平广记卷四七八引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沙虱:“ 潭 、 袁 、 处 、 吉 等州有沙虱,即毒蛇鳞中虱也。细不可见。夏月,蛇为虱所苦,倒掛身於江滩急流处,水刷其虱;或卧沙中,碾虱入沙。行人中之,所咬处如针孔粟粒。四面有五色文,即其毒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沙虱:“按 郭义恭 《广志》云:沙虱在水中,色赤,大不过蟣,入人皮中杀人。”
(2).石蚕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石蚕
《骈字类编》:沙声(沙声)
宋 杨万里 丁亥正月新晴晚步二首 其二 急下柴车踏晚晴,青鞋步步有沙声。
《國語辭典》:沙鹿  拼音:shā lù
地名。隶属台中市沙鹿区,面积约四十平方公里。有纵贯铁路海线经过,静宜大学设校于此。
《漢語大詞典》:沙度
(1).越过沙漠。后汉书·西域传论:“梯山、栈谷、绳行、沙度之道,身热、首痛、风灾、鬼难之域,莫不备写情形,审求根实。”
(2).谓飞沙经过。 宋 王安石 《读诏书》诗:“日射地穿千里赤,风吹沙度黄城黄。”
分類:越过沙漠
《骈字类编》:沙川
明一统志:沙川桥在岷州卫西固城西一十里。
《骈字类编》:潮沙
宋史河渠志:提举常平徐确谓:三州开江兵卒千四百人,使臣二人,请就令护察已开之江,遇潮沙淤淀,随即开淘,若他役者,以违制论。
《骈字类编》:冰沙
魏书源怀传:北方沙漠,夏乏水草,时有小泉,不济大众。脱有非意,要待秋冬,因云而动。若至冬日,冰沙凝厉,游骑之寇,终不敢攻城,亦不敢越城南出。如此北方无忧矣。
《漢語大詞典》:漫沙
广阔的沙地。 晋 潘岳 《西征赋》:“爆鳞骼於漫沙,陨明月以双坠。”
分類:广阔沙地
《骈字类编》:沙桥(沙桥)
晋书桓振传:振自号荆州刺史。建威将军刘怀肃率宁远将军索邈与振战于沙桥。振兵虽少,左右皆力战,每一合,振辄瞋目奋击,众莫敢当。宋书刘粹传:元嘉三年,讨谢晦,遣粹弟车骑从事中郎道济龙骧将军沈敞之就粹,自陆道向江陵。粹以道济行竟陵内史,与敞之及南阳太守沈道兴步骑至沙桥,为晦司马周超所败。又又邓琬传,荆州闻浓湖平,议欲更遣军与郢州合势,欲断据巴陵,经日不决,乃遣将赵道始于江津筑垒,任演戍沙桥,诸门津要,皆有屯兵,人情转离,将士渐逃散。 辽邸记:闻辽王抱异疾,不能亲女色,后宫中往往有抑郁致死者。今沙桥门外宫人斜,即群姬埋香处。
《國語辭典》:沙坑  拼音:shā kēng
1.田径场上填满细沙的坑地,一般作为跳远运动的练习或比赛场地。如:「跳远沙坑」。
2.高尔夫球场的障碍设施。如:「障碍沙坑」。
3.铺上细沙的坑地,供儿童玩耍的场地。如:「自从后院沙坑弄好以后,弟弟每天一睡醒,就吵著妈妈到后院陪他玩沙。」
《國語辭典》:沙鸡(沙雞)  拼音:shā jī
动物名。鹑鸡目。形似家鸡而嘴小,背部暗褐色,多有黑条纹。产于中国大陆北部及西伯利亚等处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