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70,分9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沙草
沙河
沙中
沙白
沙痕
沙水
沙石
沙禽
沙苑
沙砾
沙尘
沙棠
沙塞
吹沙
抟沙
《骈字类编》:沙草
唐 吕温 衡州早春二首 其一 碧水何逶迤,东风吹沙草。
唐 温庭筠 利州南渡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唐 黄滔 题友人山斋 沙草泉经涩,林斋客集迟。
《骈字类编》:沙河
唐 王贞白 出自蓟北门行 沙河留不定,春草冻难青。
唐 郑谷 送人游边 碛树藏城近,沙河漾日流。
宋 苏轼 惜花 道人劝我清明来,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沙河塘上插花回,醉倒不觉吴儿咍,岂知如今双鬓摧。
宋 苏轼 次韵述古过周长官夜饮 云烟湖寺家家境,灯火沙河夜夜春。
分类:沙河
《骈字类编》:沙中
唐 杜甫 雨二首 其一 片片水上云,萧萧沙中雨。
唐 雍陶 送于中丞使北蕃 野次依泉宿,沙中望火行。
《韵府拾遗 东韵》:鲍溶诗迥没沙中树孤飞雪外鸿
分类:沙中
《骈字类编》:沙白
杜甫白沙渡诗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归又登高诗见天高下 白居易早春晚归诗晚 骑马过天津沙白桥红反照新
《漢語大詞典》:沙痕
沙上的痕迹。 唐 王建 《上张弘靖相公》诗:“草开旧路沙痕在,日照新池凤跡重。” 宋 叶梦得 《菩萨蛮·湖光亭晚集》词:“平波不尽蒹葭远,清霜半落沙痕浅。” 清 查慎行 《雨后发丰乐镇渡漳河》诗:“青山濛濛作云气,白浪滚滚留沙痕。”
分類:沙上痕迹
《國語辭典》:沙水  拼音:shā shuǐ
1.河川名:(1)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南。(2)位于安徽省怀远县西南,源出蒙城县,东南流入淮河。(3)源出广东省南雄县东北,注入浈水。
2.沙滩上的水。唐。韩愈〈答张彻〉诗:「石梁平侹侹,沙水光冷冷。」
3.术数用语。沙,指小山或土阜。水,包含明水及暗水。沙水指葬地的前后左右必须山环水抱。《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迟衡山叹道:『自冢人墓地之官不设,族葬之法不行,士君子惑于龙穴、沙水之说,自心里想发达,不知已堕于大逆不道!』」
分類:沙滩滩上
《高级汉语词典》:沙石  拼音:shā shí
沙和碎石子
分类:沙石
《漢語大詞典》:沙禽
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南朝 陈 阴铿 《和傅郎岁暮还湘州》:“戍人寒不望,沙禽逈未惊。” 唐 刘长卿 《却归睦州至七里滩下作》诗:“江树临洲晚,沙禽对水寒。” 宋 曾巩 《拟岘台记》:“至於高桅劲艣,沙禽水兽,下上而浮沉者,出乎履舄之下。” 清 陈维嵩 《浣溪沙·投金濑怀古》词:“格格沙禽拍野塘,离离苦竹上空墻。”
《漢語大詞典》:沙苑
地名。在 陕西 大荔县 南,临 渭水 ,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其处宜于牧畜。 西魏 大统 三年, 宇文泰 大败 高欢 于此。 唐 于此置 沙苑 监。 唐 杜甫 《留花门》诗:“ 沙苑 临清 渭 ,泉香草丰洁。”
《國語辭典》:沙砾(沙礫)  拼音:shā lì
细沙子和碎石块。如:「道路整修工程正在进行中,到处都是沙砾。」
《國語辭典》:沙尘(沙塵)  拼音:shā chén
飞起的细沙与尘土。《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阮瑀诗》:「河洲多沙尘,风悲黄云起。」唐。薛奇童〈拟古诗〉:「沙尘朝蔽日,失道还相遇。」
《漢語大詞典》:沙棠
(1).木名。木材可造船,果实可食。山海经·西山经:“﹝ 昆仑之丘 ﹞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吕氏春秋·本味:“果之美者,沙棠之实。” 晋 郭璞 《沙棠》诗:“安得沙棠,制为龙舟,汎彼沧海,眇然遐游。” 清 吴兆骞 《同陈子长坐毡帐中话吴门旧游歌》:“沙棠之桨云母舟,美人玉袖搊箜篌。”
(2).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南朝 宋 傅亮 《芙蓉赋》:“岂呈芬於芷蕙,将越味於沙棠。” 谭作民 噩梦诗:“餐沙棠,饮沆瀣。”
(3).传说中的一种玉名。《淮南子·墬形训》:“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东。” 高诱 注:“沙棠、琅玕皆玉名也,在木禾之东也。一説,沙棠,木名也。”
《漢語大詞典》:沙塞
沙漠边塞。后汉书·南匈奴传论:“ 世祖 以用事诸华,未遑沙塞之外,忍愧思难,徒报谢而已。”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惟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且 琯 在南朝佐上皇,使陛下与王分领诸道节制,仍置陛下於沙塞空虚之地,又布私党於诸道,使统大权。”
分類:沙漠边塞
《漢語大詞典》:吹沙
(1).吹扬沙土。旧唐书·郭子仪传:“大风遽起,吹沙拔木。” 唐 张祜 《咏风》:“引笛秋临塞,吹沙夜遶城。”《剪灯新话·永州野庙记》:“未及数里,大风振作,吹沙走石。”
(2).鲨。古代小鱼名。尔雅·释鱼“鯊鮀” 晋 郭璞 注:“今吹沙小鱼,体圆而有点文。”诗·小雅·鱼丽“于罶鱨鯊” 唐 孔颖达 疏:“ 陆璣 疏云:‘﹝鯊﹞鱼狭而小,常张口吹沙。’故曰吹沙。”
《國語辭典》:抟沙(摶沙)  拼音:tuán shā
将沙子捏聚成团,聚而易散。比喻无凝聚力。宋。苏轼〈二公再和亦再答之〉诗:「亲友如抟沙,放手还复散。」《明史。卷二二○。刘应节列传》:「今皆不然,徵兵如弈棋,请饷如乞籴,操练如抟沙,教战如谈虎。边长兵寡,掣襟肘见。」
分類:团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