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凋沦(凋淪)
沦落丧亡。 唐 刘禹锡 《送张盥赴举》诗:“三十二君子,齐飞陵烟旻。 曲江 一会时,后会已凋沦。”
分類:沦落丧亡
《漢語大詞典》:沈落
亦作“沉落”。
(1).坠落。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太阳已在向西山沉落,从路两边的庄稼丛里,飞出成团的蚊子围在人的四周。”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五七章:“他很快沉落水底,又一次冒出头来,就再也没有力气挣扎了。” 凌力 《星星草》第二七章二:“熏风如醉,夕阳沉落在晚霞里。”
(2).没落,沦落。 巴金 《关于〈家〉》:“旧家庭是渐渐地沉落在灭亡的命运里面了。” 阿英 《浙东访小说记》:“这些所谓‘书香人家’后代,简直是不知‘书’了,有的沉落到不堪设想。”
《漢語大詞典》:零堕(零墮)
飘零,沦落。 明 陈子龙 《凤头行》:“五十年来转零堕,金翠寂寞堪欷歔。”
分類:飘零沦落
《国语辞典》:落草为盗(落草为盗)  拼音:luò cǎo wéi dào
沦落草野为盗匪。《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曾相聚贩卖私盐,苟求升合之利度日,岂料遭世饥荒,落草为盗。」也作「落草为寇」。
《国语辞典》:落草为寇(落草为寇)  拼音:luò cǎo wéi kòu
沦落草野为盗匪。《大宋宣和遗事。元集》:「等待杨志过来,将防送军人杀了,同往太行山落草为寇去也。」也作「落草为盗」。
《漢語大詞典》:汩殁
汨没,沦落。 明 王廷相 《栗应宏道甫字说》:“ 栗生 近与余游,见其德性谦冲,文章古雅,世若寡其儔者;苟不达於道,亦汩殁於世儒焉耳矣。”
分類:沦落
《漢語大詞典》:鹤困鸡群(鶴困雞羣)
比喻才能出众的人沦落于平庸之辈当中。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教白》:“苟得其人,必破优伶之格以待之,不则鹤困鸡羣,与儕众无异。”
《漢語大詞典》:雕沦
沦落丧亡。
分類:沦落丧亡
《漢語大詞典》:抛沦(抛淪)
丢弃沦落。 清 刘大櫆 《罗西园诗序》:“夫文章之传于后世,必其有得於天地菁英之气,如珠如玉,如珊瑚木难,抛沦粪土而宝光夜发,望气者皆能见之。”
分類:丢弃沦落
《漢語大詞典》:孔乙己
(1). 唐 代启蒙读物上的文句,旧时供学童摹字的描红纸上有“上大人,孔乙已”等语。参见“ 上大人 ”。
(2). 鲁迅 《呐喊·孔乙己》中的主人公。是辛亥革命前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沦落到了与广大劳动群众同等悲惨地位的下层知识分子。
《國語辭典》:上大人  拼音:shàng dà rén
旧时学童入学时描红的习字簿。上面写著「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笔画简少,便利学童学习。后比喻极为简单浅显的文字。《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有便有几十个秀才,但是认得两个上大人的字脚,就进了学。」
《漢語大詞典》:零沦(零淪)
零落;沦落失意。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若乃零沦藪泽,空生徒死,亦安足贵乎?”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其不遭知己,零沦丘园者,虽才深智远,操清节高者不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