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6,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颍水
淝水
巴江
川泽
金川
漓江
济水
桂水
汝水
淇水
白登
汶水
淮河
滦河
东岸
《国语辞典》:颍水(颍水)  拼音:yǐng shuǐ
河川名。源出河南省登封县西境的颍谷,东南流经河南、安徽,至西正阳关入淮河。
《国语辞典》:淝水  拼音:féi shuǐ
河川名。源出安徽省合肥县西南紫蓬山,分二道,一支东南流入巢湖,一则西北流入淮河。也称为「肥河」、「肥水」。
《国语辞典》:巴江  拼音:bā jiāng
河川名。源出四川省南江县北大巴山,南流会巴水及渠江,入嘉陵江。也称为「巴水」、「南江」。
《國語辭典》:川泽(川澤)  拼音:chuān zé
河川与湖泊。泛指湖、海、江、河等水流聚集的地方。《文选。曹植。赠丁仪诗》:「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国语辞典》:金川  拼音:jīn chuān
河川名。在四川西边境,有大、小金川之分,大金川为大渡河的上源,发源于大雪山脉,南流合大渡河,注入岷江;小金川为大金川的支流,源出懋功县西北梦笔山,流经懋功县西南与大金川合,称为「大渡河」。其地为大小金川土司地,清乾隆时作乱,为官军所平。
《国语辞典》:漓江(漓江)  拼音:lí jiāng
河川名。源出广西兴安县阳关山,与湘水同源,至兴安县北乃分为二流,漓水西南流至桂林为桂江。又南流与浔江合,东流为西江。也称为「漓水」。
《国语辞典》:济水(济水)  拼音:jǐ shuǐ
河川名。源出河南省济源县王屋山,南流注入黄河。也称为「沇水」。
《国语辞典》:桂水  拼音:guì shuǐ
河川名:(1)源出湖南省蓝山县南,东北流经嘉禾、桂阳二县,合舂水入湘。(2)源出湖南省郴县南,西北流入永兴县界,注入耒江。(3)在湖南省桂东县西北,入沤江。
《国语辞典》:汝水  拼音:rǔ shuǐ
河川名。源出河南省嵩县高陵山,流经临汝、许昌、汝南、潢川、新蔡诸县,注入淮河。也称为「旴江」。
《国语辞典》:淇水  拼音:qí shuǐ
河川名。源于河南省安阳市辖林州市,向东南流,经鹤壁市淇滨区,在淇县与浚县间注入卫河。
《国语辞典》:白登  拼音:bái dēng
1.山名。在山西省大同县东。也称为「白登台」。
2.河川名。源出白登山,东流入阳高县南境,经白登堡南之大、小白登后名南阳河,再东入河北省境,经怀安、宣化、涿鹿等县,入桑乾河。
《国语辞典》:汶水  拼音:wèn shuǐ
河川名:(1)位于大陆地区山东省,源出莱芜县东北的原山,经泰安县东,至东平县注入东平湖。(2)位于大陆地区山东省,源出费县东境,向东南流,注入沂水。(3)位于大陆地区山东省,源自安邱县北的沂山百崖。下流入潍河。(4)位于苗栗县大湖乡北,入大湖溪。为后龙溪的支流之一。
《国语辞典》:淮河  拼音:huái hé
河川名。为黄河和长江间的大川,发源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山,主流全长约九百公里,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也称为「淮水」。
《国语辞典》:滦河(滦河)  拼音:luán hé
河川名。源流称闪电河,发源于河北省承德市,向北流经张家口市沽源县,经内蒙古,在双山水库以下称滦河,向东南流,又经河北省承德市后,在唐山市辖迁安市会合青龙河,最后在乐亭县与秦皇岛市昌黎县界,注入渤海。
《国语辞典》:东岸(东岸)  拼音:dōng àn
河川、湖泊或海洋东边的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