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秋泉
(1).秋日的泉水。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诗:“秋泉鸣北涧,哀猿响南峦。” 唐 李端 《过谷口元赞善所居》诗:“入谷访君来,秋泉已堪涉。” 唐 杜荀鹤 《送僧归国清寺》诗:“到参禪后知无事,看引秋泉灌藕花。” 唐 灵一 《溪行即事》诗:“孤舟屡失道,但听秋泉声。”
(2).瓜名。 晋 郭义恭 《广志》:“秋泉瓜,秋种,十月熟,形如羊角,色苍黑。”
(2).瓜名。 晋 郭义恭 《广志》:“秋泉瓜,秋种,十月熟,形如羊角,色苍黑。”
《骈字类编》:月泉
林泉随笔:潮汐之说,朱子极称余氏之说最为切当。如其言有早晚大小之异,则以为系于月,盖以水与月皆阴类而气相感故也。余尝游婺州之属邑曰浦江,其地有泉,名曰月泉。其水晦日则涸,月生明则渐泻出,未望则长,既望则满。由是观之,小者如此,大者亦然矣。 明一统志:月泉在龙安府城东南一百七十里。又月泉书院在金华府浦江县西二里,宋咸淳间知县王霖龙搆精舍于泉上,元改为书院。 丰道生真赏斋赋:乐何王之雄俊,取月泉之空寂。
《漢語大詞典》:天泉
(1).星名。《史记·天官书》:“困敦岁:岁阴在子,星居卯。以十一月与氐、房、心晨出,曰天泉。玄色甚明。”
(2).池名,也称“天渊”。有二:一在 洛阳 东,为 晋 人游宴之地。《初学记》卷四引 晋 陆翽 《邺中记》:“ 华林园 中千金堤,作两铜龙,相向吐水,以注 天泉池 。”又引 晋 戴延之 《西征记》:“ 天泉 之南,有东西沟,承御沟水。水之南有 积石坛 ,云三月三日御坐流杯之处。”一在 江宁 ,为 南朝 宋 元嘉 年间造。 唐 柳宗元 《为王京兆贺嘉莲表》:“香激大王之风,影耀 天泉 之水。”按,《宋书·符瑞志下》:“ 元嘉 二十一年六月丙午, 华林园 天渊池 二莲同榦,园丞 陈袭祖 以闻。” 柳 表所云 天泉 ,即此 天渊池 。
(2).池名,也称“天渊”。有二:一在 洛阳 东,为 晋 人游宴之地。《初学记》卷四引 晋 陆翽 《邺中记》:“ 华林园 中千金堤,作两铜龙,相向吐水,以注 天泉池 。”又引 晋 戴延之 《西征记》:“ 天泉 之南,有东西沟,承御沟水。水之南有 积石坛 ,云三月三日御坐流杯之处。”一在 江宁 ,为 南朝 宋 元嘉 年间造。 唐 柳宗元 《为王京兆贺嘉莲表》:“香激大王之风,影耀 天泉 之水。”按,《宋书·符瑞志下》:“ 元嘉 二十一年六月丙午, 华林园 天渊池 二莲同榦,园丞 陈袭祖 以闻。” 柳 表所云 天泉 ,即此 天渊池 。
《漢語大詞典》:迸泉
《骈字类编》:万泉(万泉)
旧唐书地理志:武德三年,分稷山界于薛通城置万泉县,属泰州。 谢灵运山居赋:因以小湖,邻于其隈。众流所凑,万泉所回。
《骈字类编》:泉味
《漢語大詞典》:原泉
源泉。《孟子·离娄下》:“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焦循 正义:“ 阮氏 元 校勘记云:‘源泉混混…… 宋 九经本、 岳 本、 咸淳 衢州 本、 廖 本、 孔 本、 韩 本,源作原,原正字,源俗字。’”《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逢涌原泉,沕潏曼羡。” 李善 注引 张揖 曰:“逢,遇也,喻其德盛,若遇原泉之涌出也。”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诚以人事连绵,深有本柢,如流水之必自原泉,卉木之茁于根茇,儵忽隐见,理之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