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明文 拼音:míng wén
1.事实规则有文字可以依据。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礼无明文,则吾不取。」
2.正式发布的公文书。如:「明文规定」。
3.美善的文章。汉。班固〈典引〉:「答三灵之蕃祉,展放唐之明文。」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或曰春秋之作,左传及谷梁无明文。」
2.正式发布的公文书。如:「明文规定」。
3.美善的文章。汉。班固〈典引〉:「答三灵之蕃祉,展放唐之明文。」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或曰春秋之作,左传及谷梁无明文。」
《國語辭典》:资格(資格) 拼音:zī gé
1.从事某种活动或工作,所应具备的条件、身分等。《儒林外史》第四○回:「老先生这一番汗马的功荣,限于资格,料是不能载入史册的了。」《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那抚院是胆小的人,诚恐风声大了,弄成一个无私有弊,便密查资格。」
2.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视其时间长短所形成的经历与身分。《新唐书。卷四五。选举志下》:「侍中裴光庭兼吏部尚书,始作循资格,而贤愚一概,必与格合,乃得铨授。」《儒林外史》第七回:「现今考选科道在即,你我的资格,都是有指望的。」《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但是他们都在京里当差,想熬资格升官放缺,谁肯来做这个事情?」
2.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视其时间长短所形成的经历与身分。《新唐书。卷四五。选举志下》:「侍中裴光庭兼吏部尚书,始作循资格,而贤愚一概,必与格合,乃得铨授。」《儒林外史》第七回:「现今考选科道在即,你我的资格,都是有指望的。」《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但是他们都在京里当差,想熬资格升官放缺,谁肯来做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