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佛郎机
沙畹
佛兰西
富浪
枫丹白露
迦罗林朝
查理曼大帝
培根论
佛类词典
竺法兰
法兰
其它辞典
竺法兰
于法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僧。中天竺人。自言诵经论数万章,曾为天竺学者师。明帝时应邀与摄摩腾同时来我国。合译《四十二章经》。卒于洛阳,年约六十余。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一 译经科一
中天竺人也。幼从师出家。日诵经论数万偈。五天学者举师之。至月氏。适与汉使愔景遇。复得迦叶摩腾。相率东游。其志固已决矣。然诸学者。苦遮挽不使行。于是崎岖间出佗道。会腾于洛阳。明帝劳尉。勤至。顷习汉语。译所献十地断结。佛本生。法海藏。佛本行。四十二章经等五部。今仅存四十二章。其馀皆以乱离散失。 初武帝之开昆明池也。得黑灰于池深处。人无识者。或以问东方朔。朔曰可问西域道人。及是而问兰。兰曰此过去劫。世界坏时。劫烧灰也。兰后终于洛阳。寿以貌观之。若五六十者。
神僧传·卷第一
竺法兰。中天竺人也。自言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时蔡愔既至彼国。兰与摩腾共契游化。遂相随而来。既达雒阳与腾同止。少时便善汉言。愔于西域获经。即为翻译。所谓十地断结佛本生法海藏佛本行四十二章等五部。会移都寇乱四部失本不传。江左唯四十二章经。今见在。可二千馀言。汉地见存诸经唯此为始也。愔又于西域得画释迦倚像。是优田王旃檀像师第四作。既至雒阳。明帝即令画工图写置清凉台中及显节陵上。旧像今不复存焉。又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问东方朔。朔云。可问西域梵人。法兰既至。众追问之。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其言有徵。信者甚众。后卒于雒阳。春秋六十馀矣。
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上
竺法兰亦中天竺人。自言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时蔡愔既至彼国。兰与摩腾共契游化。遂相随而来。会彼学徒留碍。兰乃间行而至。既达雒阳与腾同止。少时便善汉言。愔于西域获经即为翻译。十地断结佛本生法海藏佛本行四十二章等五部。移都寇乱四部失本不传。江左唯四十二章经。今见在。可二千馀言。汉地见存诸经。唯此为始也。愔又于西域得画释迦倚像。是优田王栴檀像师第四作也。既至雒阳。明帝即令画工图写。置清凉台中及显节陵上。旧像今不复存焉。又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以问东方朔。朔云不委。可问西域人。后法兰既至。众人追以问之。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朔言有徵。信者甚众。兰后卒于雒阳。春秋六十馀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高阳人。不甘处俗。十五即弃家入道。以精严自持。风骨颀然。三河化其德。性嗜山水。坐禅岩石中。大雪。群虎依止不去。山祇亦时求授教。尤爱石城。遂定居之。今元华寺也。思游五天。至交州象林寺殁。
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一
于法兰。高阳人。少有异操。十五出家。便以精勤为业。研讽经典以日兼夜。求法问道必在众先。迄在冠年风神秀逸。道振三河名流四远。性好山泉多处岩壑。尝于冬月在山冰雪甚厉。时有一虎来入兰房。兰神色无忤虎亦甚驯。至明旦雪止乃去。山中神祇常来受法。其德被精灵。皆此类也。后闻江东山水剡县称奇。乃徐步东瓯远瞩嶀嵊。居于石城山足。今之元华寺是也。时人以其风力比庾元规。孙绰道贤论。以比阮嗣宗。论云。兰公遗身高尚妙迹。殆至人之流。阮步兵傲独不群。亦兰之俦也。居剡少时。欻然叹曰。大法虽兴经道多阙。若一闻圆教夕死可也。乃远适西域欲求异闻。至交州遇疾终于象林。沙门支遁追立像。赞曰。于氏超世综体玄旨。嘉遁山泽。驯洽虎兕。别传云。兰亦感枯泉漱水。事与竺法护同。未详。又有竺法兴支法渊于法道。与兰同时比德。兴以洽见知名。渊以才华著称。道以义解驰声矣。
《國語辭典》:佛郎机(佛郎機)  拼音:fó láng jī
1.明代对葡萄牙及西班牙人的称呼。为英语Franks的译音。
2.枪炮。明代枪炮多购自葡萄牙、西班牙,故称为「佛郎机」。《野叟曝言》第一○五回:「收拾丢弃军器,有四座佛郎机,六架冲木。」
《漢語大詞典》:佛郎机炮(佛郎機礮)
明 代泛称 葡萄牙 、 西班牙 人为 佛郎机 人,故称其所制火炮为“佛郎机礮”。明史·兵志四:“至 嘉靖 八年,始从右都御史 汪鋐 言,造佛郎机礮,谓之大将军,发诸边镇。 佛郎机 者,国名也。”亦省称为“佛郎机”。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炮:“凡铸砲,西羊(洋)、红夷、佛郎机等,用熟铜造。” 钟广言 注:“ 明 代指 西班牙 和 葡萄牙 为 佛郎机 。这里指 葡萄牙 人制造的炮。”明史·外国传六·佛郎机:“官军得其礮,即名为佛郎机。”参阅 明 戚继光 练兵实纪·杂集卷五。
《国语辞典》:沙畹  拼音:shā wǎn
Edward Chavannes
人名。(西元1865~1918)法国汉学大家,曾任法兰西学院讲座。博通汉学,尤精于史学与佛学。西元一八八九年在北京任职于使馆,一九○七年再度来华,作考古旅游,蒐集中国古碑雕刻拓品。曾译《史记》、《诗经》。著有《北中国考古记》、《西突厥史料》、《流沙坠简》等。
《漢語大詞典》:佛兰西(佛蘭西)
法兰西 的旧译。
分類:法兰兰西
《漢語大詞典》:富浪
中古时, 法兰克 王 查理大帝 统一 欧洲 西部, 阿拉伯 人因称 西欧 为 法兰克 。 富浪 是 法兰克 的译音。见元史·郭侃传。也译作“佛郎”。 明 人相沿称 葡萄牙 、 西班牙 人为佛郎机。参阅明史·佛郎机传
《国语辞典》:枫丹白露(枫丹白露)  拼音:fēng dān bái lù
法兰西斯一世在今法国北部塞纳──马恩省城(巴黎东南六十五公里)所建法国文艺复兴样式的枫丹白露城,该城以独特而优雅的风格著名。
《国语辞典》:迦罗林朝(迦罗林朝)  拼音:jiā luó lín cháo
西元七五一年至九八七年由法兰人所建的第二王朝。自本平至路易五世,曾统治绝大部分的西欧,后灭于卡佩王朝。
《国语辞典》:查理曼大帝  拼音:chá lǐ màn dà dì
Charlemagne Emperor
帝号。(西元742~814)日耳曼人,法兰克王国国王,统一大部分西欧。西元八○○年受教宗加冕为罗马皇帝。奖励农工,振兴学术,又广行封建,欧洲封建制度由此而盛。史称为「查理大帝」。
《国语辞典》:培根论(培根论)  拼音:péi gēn lùn
一种主张莎士比亚的剧本原是法兰西斯。培根所作的说法。持此论者,认为莎士比亚只是个未受多少教育的乡巴佬,不可能写出这么多杰出的剧作。此说起于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在美、英更为盛行,但赞成或支持这种说法的人,并不能举出完美而足以服人的理由根据。
竺法兰
【佛学大辞典】
(人名)姓竺,名法兰。中印度人,汉明帝永平中与迦叶摩腾共来我国,译四十二章经等。见高僧传二。
【佛学常见辞汇】
中印度人,与迦叶摩腾,同来中国,宏扬佛法。
法兰
【佛学大辞典】
(人名)竺法兰之略称,(参见:竺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