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章法  拼音:zhāng fǎ
1.文章的组织布局。如:「章法谨严」、「不成章法」。
2.印章上印文安排的方法。如:「汉印的章法方正匀稳,平实厚重。」
3.做事的步骤及规则。如:「遇事要沉静,不要乱了章法。」
《國語辭典》:皴法  拼音:cūn fǎ
国画山水树石中,表现凹凸阴阳之感及线条、纹理、形态等的笔法。如披麻皴、荷叶皴、褶带皴、解索皴、捲云皴等。
《漢語大詞典》:上戊
(1).农历每月上旬之戊日。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开元 ﹞十九年夏,詔京都置 太公 庙於 孔子 庙之西,以秋春仲月上戊日致祭。”宋史·礼志一:“春秋二仲,上丁释奠 文宣王 ,上戊释奠 武成王 。”
(2). 王莽 所作历法名。《汉书·王莽传下》:“其且开天下山泽之防,诸能采取山泽之物而顺月令者,其恣听之,勿令出税。至 地皇 三十年如故,是 王光 上戊之六年也。”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戊,土也, 莽 所作历名。”
《漢語大詞典》:罗赵(羅趙)
晋 罗暉 和 赵袭 的并称。二人均为当时书法名家。《法书要录》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来能书人名》:“ 罗暉 、 赵袭 不详何许人,与 伯英 ( 张伯英 )同时见称 西州 ,而矜许自与,众颇惑之; 伯英 与 朱宽 书自叙云:上比 崔 杜 不足,下方 罗 赵 有餘。” 宋 苏轼 《石苍舒醉墨堂》诗:“不减 钟 张 君自足,下方 罗 赵 我亦优。”
《漢語大詞典》:居作
(1).做佣工。后汉书·逸民传·梁鸿:“曾误遗火延及它舍, 鸿 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 鸿 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
(2).刑法名。罚令囚犯服劳役。隋书·刑法志:“五岁四岁刑,若有官,准当二年,餘并居作。”旧唐书·刑法志:“於是又除断趾法,改为加役流三千里,居作二年。”《元典章·兵部二·隐藏》:“自结按起解申部月日为始,传令本处带镣居作。”
《國語辭典》:主位  拼音:zhǔ wèi
1.君位。《管子。七臣七主》:「君法则主位安,臣法则货赂止。」
2.主人所坐的位子。《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三人坐了客位,大王坐了主位。」《儒林外史》第三一回:「韦四太爷首席,张俊民对坐,杜少卿主位,鲍廷玺坐在底下。」
3.语法上称实体词为主语者。
《漢語大詞典》:法讳(法諱)
敬辞。称出家人的法名。《水浒传》第七回:“师兄何处人氏?法讳唤做甚么?”
《漢語大詞典》:斯喜
秦 李斯 、 汉 曹喜 的并称。二人皆书法名家。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来能书人名》:“ 陈留 蔡邕 , 后汉 左中郎将,善篆隶,採 斯 喜 之法,《真定宜父碑文》犹传於世,篆者师焉。”
《國語辭典》:太初历(太初曆)  拼音:tài chū lì
汉武帝太初元年由邓平、落下闳等所制定的历法。它是我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完整历法。规定一回归年有三百六十五又一千五百三十九分之三百八十五日,一朔望月有二十九又八十一分之四十三日,因把一日分为八十一分。也称为「八十一分律」。
《漢語大詞典》:天阵(天陣)
(1).亦作“ 天陈 ”。阵法名。六韬·三陈:“ 武王 问 太公 曰:‘凡用兵为天陈、地陈、人陈奈何?’ 太公 曰:‘日月星辰斗杓,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谓天陈。’”
(2).指小说中的所谓“天门阵”。《四游记·锺吕对阵回天》:“ 韩延寿 见天阵十破八九,急见 吕军师 问计。”
(3).指仁义之师。旧唐书·员半千传:“夫师出以义,有若时雨,得天之时,此天阵也。”
《漢語大詞典》:折杖
刑法名。 宋 初定折杖制,规定各等流刑、徒刑、杖刑、笞刑责杖数,以及杖、笞的尺寸。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律令刑罚·折杖宋史·刑法志一
《漢語大詞典》:章月
古代历法名词。古人以235月为章月。《汉书·律历志上》:“以五位乘会数,而朔旦冬至,是为章月。”按,会数47,乘5得235。参见“ 章岁 ”。
《漢語大詞典》:章岁(章歲)
古代历法名词。1回归年与12个朔望月时值不同,古人发现经过19次冬至,日月才相会于原点,即太阳周天19次,月球周天235次。因而将19年称为“章岁”,235月称为“章月”。又因十九年只有228个月,所以一个章岁中要置七个闰月。《周髀算经》卷下:“十九岁为一章。” 甄鸾 述:“更以一千九百四十八除朔,积分得二百三十五,即章月也。章月与章中差七,即一章之闰。更置二百二十八以岁中十二除之,得十九,为章岁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历差失闰:“盖历数起於冬至,卦气起於中孚。而十九年为之一章,一章必置七闰。必第七闰在冬至之前,必章岁至朔同日,此其纲领也。”
《漢語大詞典》:章岁(章歲)
古代历法名词。1回归年与12个朔望月时值不同,古人发现经过19次冬至,日月才相会于原点,即太阳周天19次,月球周天235次。因而将19年称为“章岁”,235月称为“章月”。又因十九年只有228个月,所以一个章岁中要置七个闰月。《周髀算经》卷下:“十九岁为一章。” 甄鸾 述:“更以一千九百四十八除朔,积分得二百三十五,即章月也。章月与章中差七,即一章之闰。更置二百二十八以岁中十二除之,得十九,为章岁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历差失闰:“盖历数起於冬至,卦气起於中孚。而十九年为之一章,一章必置七闰。必第七闰在冬至之前,必章岁至朔同日,此其纲领也。”
《國語辭典》:荆尸(荊尸)  拼音:jīng shī
春秋时代楚国兵阵。《左传。庄公四年》:「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
《國語辭典》:主语(主語)  拼音:zhǔ yǔ
语法上指位于谓语前,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是谓语陈述的对象。如「孔子是圣人」中的「孔子」。也称为「主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