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典式
(1).典范,法式。 汉 王符 潜夫论·三式:“ 孝文皇帝 始封外祖,因为典式,行之至今。”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宣宗皇帝 英明俭德,器识高远,比在藩邸,常为诸王典式。” 明 李东阳 《三锡堂记》:“顾非文学之中选,才行之应格,阶资之合典式,则不得与。”
(2).典礼,仪式。后汉书·应劭传:“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多 劭 所立。”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若问以坟索之微言……军国社稷之典式,古今因革之异同,则怳悸自失。”
《國語辭典》:合法  拼音:hé fǎ
1.合乎法令规定。如:「合法行为」、「先要了解法律,才能利用法律来保障自身合法的权益。」
2.合乎文章的理法。《儒林外史》第一八回:「比如主考中出一榜人来,也有合法的,也有侥倖的。」
《漢語大詞典》:底法
谓确定法式。《书·大诰》:“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 孔 传:“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底,一本作“ 厎 ”。
《漢語大詞典》:风矩(風矩)
(1).风度,气派。新唐书·柳仲郢传:“ 牛僧孺 辟 武昌 幕府,有父风矩。”
(2).文章的风采和法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章以造闕,风矩应明;表以致禁,骨采宜耀。”
《國語辭典》:轨模(軌模)  拼音:guǐ mó
轨度、法式。《文选。张衡。归田赋》:「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
分類:法式楷模
《漢語大詞典》:清格
(1).清正的律法、法式。 三国 吴 无名氏 《吴九真太守谷朗碑》:“拜五官郎中,迁大中正,平衡清格,彝伦攸叙。” 晋 陆云 《与杨彦明书》:“寧以所不可亏一国之清格乎?”
(2).高洁的品格。世说新语·赏誉“ 谢子微 见 许子将 ”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许子将 秉持清格,岂可以吾舆服见之邪!” 唐 司空图 《杂题》诗之二:“晓镜高窓气象深,自怜清格笑尘心。”
《漢語大詞典》:式度
规制,法式。 宋 岳珂 桯史·番禺海獠:“后有窣堵波高入云表,式度不比它塔。” 王闿运 《严通政任氏寿颂》:“何以喻德?如月之恒。彤管式度,永曼嘉应。”
分類:规制法式
《漢語大詞典》:景式
仰慕而以为法式。《后汉书·刘恺传》:“处约思纯,进退有度,百僚景式,海内归怀。” 李贤 注:“景慕以为法式。”
《漢語大詞典》:轨式(軌式)
(1).效法。 晋 潘岳 《杨仲武诔》:“ 戴侯 、 康侯 ,多所论著,又善草隶之艺。子以妙年之秀,固能综览义旨,而轨式模范矣。”
(2).规范,法式。 唐 韩愈 《韩滂墓志铭》:“ 老成 为伯父起居舍人某后,起居有德行,言词为世轨式。” 明 王廷相 《〈杜研冈集〉序》:“而《风》《雅》《典》《謨》,幸存轨式。” 刘师培 《与人论文书》:“以言轨式,则论事之体易规;若豑品程,则析理之篇滋尚。”
《漢語大詞典》:道式
道家的法式、教义。
《漢語大詞典》:登格
符合规格;合乎法式。南史·柳浑传:“ 梁武帝 好弈棊,使 浑 品定棊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第其优劣,为《棊品》三卷。”《宋史·乐志十五》:“寳图熙盛,登格圣功全,瑞命集灵篇。”
《漢語大詞典》:宪矩(憲矩)
法式,典范。 汉 李尤 《围棋铭》:“局为宪矩,棋法阴阳。” 三国 魏 曹植 《制命宗圣侯孔羡奉家祀碑》:“王教既备,羣小遄沮, 鲁 道以兴,永作宪矩。”
分類:法式典范
《漢語大詞典》:遗式(遺式)
前人留下的法式;先前事物的样式。《宋书·孝武帝纪》:“ 江 汉 楚 望,咸秩 周 禋,礼 九疑 於盛 唐 ,祀 蓬莱 於 渤海 ,皆前载流训,列圣遗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然山之上顶,旧有上祠,今也毁废,无復遗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崔寔 奏记於公府,则崇让之德音矣; 黄香 奏牋於 江夏 ,亦肃恭之遗式矣。”旧唐书·音乐志二:“《公莫舞》, 晋 宋 谓之巾舞。其説云: 汉高祖 与 项籍 会於 鸿门 , 项庄 舞剑,将杀 高祖 。 项伯 亦舞,以袖隔之,且云公莫害 沛公 也, 汉 人德之,故舞用巾,以象 项伯 衣袖之遗式也。” 清 戴璐 藤阴杂记卷九:“顾 梁汾 典籍,又仿遗式製炉。”
《漢語大詞典》:创格(創格)
新的风格或法式。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苏东坡诗:“ 东坡 大气旋转,虽不屑屑於句法、字法中别求新奇,而笔力所到,自成创格。” 清 冯桂芬 《皖水迎师记》:“刺史復以多金啗洋商争愿承者,又与约船中得增灶治餐,驴马军械得入船,抵 皖 泊舟听行止,一一如我法,皆轮船创格,则刺史力也。” 黄远庸 《新闻日记·民国四年四月一日》:“又吾此后所谓新闻者,不必尽为朝章国故也。市井琐屑,街谈巷议,皆一一作新闻观,此在日报中实为创格。”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招魂》﹞句末俱用‘些’字,亦为创格。”
分類:风格法式
《漢語大詞典》:样度(樣度)
(1).风范,风度。 宋 毛滂 《八节长欢·送孙守公素》词:“且做 龚 黄 样度,留与人看。” 龚黄 ,指 汉 循吏 龚遂 、 黄霸 。 元 王恽 《浣溪沙·付高彦卿》词:“红翠丛中样度新,桃花扇影驻行云。”
(2).样式、法式。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中:“ 鲁直 欲为 东坡 之迈往而不能,於是高谈句律,旁出样度,务以自立而相抗,然不免居其下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王秋涧论文:“前汉列传,多少好样度,於后插一铭词,篇篇是箇碑表墓誌,作者观此足矣,不必他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