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海柱  拼音:hǎi zhù
因波浪侵蚀、海岬切蚀所造成的小岛或岩石残柱。
《漢語大詞典》:毂毂(轂轂)
(1).象声词。形容珠玉落地声。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遵言》:“ 四郎 怒,以酒卮击牙盘一声,其柱上明珠,轂轂而落,暝然无所覩。”
(2).象声词。形容波浪撞击山崖声。 唐 皮日休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怒鲸瞪相望,吹浪山轂轂。”
《漢語大詞典》:澎汃
波浪冲激声。 唐 韩愈 孟郊 《征蜀联句》:“ 汉 栈罢嚣闐, 獠 江息澎汃。”亦借指波涛。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或闻秋稼穡,太半沉澎汃。”
《漢語大詞典》:濆瀑
波浪涌起貌。
分類:波浪
《漢語大詞典》:颠波(顛波)
汹涌的波浪。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尔乃颠波奔突,狂赴争流。”法书要录卷三引 唐 李嗣真 《书品后》:“ 刘岷 比颠波赴壑,狂涧争流。”
分類:汹涌波浪
《漢語大詞典》:浤浤
洪波腾涌貌。文选·木华〈海赋〉:“崩云屑雨,浤浤汩汩。” 刘良 注:“浤浤汩汩,腾涌急激貌。”一说,波浪声。 李善 注:“浤浤汩汩,波浪之声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适反风解缆,自辰至申,浤浤頽波,极目无际。”
《漢語大詞典》:沓浪
汹涌的波浪。 南朝 梁 何逊 《初发新林》诗:“桅檣逈不进,沓浪高难拒。” 唐 李白 《早过漆林渡寄万巨》诗:“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
分類:汹涌波浪
《國語辭典》:泙湃  拼音:pēng pài
水声。元。萨都拉〈过岭至崇安方命棹之建溪〉诗:「万古搥地雷,三峡泻泙湃。」
《漢語大詞典》:浪态(浪態)
(1).波浪翻腾之貌。 唐 杜牧 《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诗:“檣形櫛櫛斜,浪态迤迤好。”
(2).轻浮放荡的样子。如:她在交际场中,那副媚人的浪态,令人作呕!
《漢語大詞典》:浪沫
波浪激起的泡沫。 郑振铎 《集外·移山填海话厦门》:“白色的浪沫在澎澎湃湃地有节奏而徐缓地扑向海边的赭苍色的古老的岩石上来。” 峻青 《黎明的河边》六:“风把浪沫和草屑吹到了我们的身上。”
《国语辞典》:波形  拼音:bō xíng
像波浪起伏的形状。如:「他把庭园里的矮树丛剪成波形,高低起伏,颇有曲折之美。」
《国语辞典》:波谷  拼音:bō gǔ
两波浪间的最低处,即波浪降下的最低点。
《國語辭典》:霈霈  拼音:pèi pèi
1.拟声词。形容波浪相互冲击的声音。《文选。宋玉。高唐赋》:「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唐。李善。注:「言水之奔扬踊起而相击,其状若云,又兴声霈霈然。」
2.水流盛大的样子。也作「沛沛」。
分類:波浪相击
《漢語大詞典》:连浪(連浪)
连绵起伏的波浪。 隋炀帝 《望海诗》:“断涛还共合,连浪或时分。”
《漢語大詞典》:荥瀯(滎瀯)
波浪回旋涌起貌。
分類:波浪回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