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泥涂
典故

《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襄公·传三十年〉~680~
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曰:「鲁叔仲惠伯会郤成子于承匡之岁也,是岁也,狄伐鲁,叔孙庄叔于是乎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及虺也豹也,而皆以名其子。七十三年矣。」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二千六百有六旬也。」赵孟问其县大夫。则其属也,召之而谢过焉。曰:「武不才,任君之大事,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武之罪也,敢谢不才。」遂仕之,使助为政。

例句

本持乡曲誉,肯料泥涂辱。 刘长卿 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

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涂。 杜甫 赠韦左丞丈

《國語辭典》:泥涂(泥塗)  拼音:ní tú
1.泥泞的道路。《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所谓抵金玉于沙砾,碎圭璧于泥涂。」唐。高适〈苦雨寄房四昆季〉诗:「泥涂拥城郭,水潦盘丘墟。」
2.比喻地位卑下。《左传。襄公三十年》:「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武之罪也,敢谢不才。」《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昔绛县老人屈于泥涂,赵孟升之。」
3.比喻污浊。宋。范仲淹 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