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泥涂(泥塗)  拼音:ní tú
1.泥泞的道路。《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所谓抵金玉于沙砾,碎圭璧于泥涂。」唐。高适〈苦雨寄房四昆季〉诗:「泥涂拥城郭,水潦盘丘墟。」
2.比喻地位卑下。《左传。襄公三十年》:「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武之罪也,敢谢不才。」《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昔绛县老人屈于泥涂,赵孟升之。」
3.比喻污浊。宋。范仲淹 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
《國語辭典》:曳尾泥涂(曳尾泥塗)  拼音:yì wěi ní tú
比喻宁愿贫困而自在的活著,不愿尊贵礼遇而备受拘束。参见「曳尾涂中」条。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险些儿早狗烹锜釜,做不得脱颖囊锥,尚兀是曳尾泥涂。」后亦比喻为行为卑鄙龌龊,如龟拖著尾巴在泥地中爬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叶伯芬的曳尾泥涂,大都如此,这回事情,不过略表一二。」
《国语辞典》:困处泥涂(困处泥涂)  拼音:kùn chǔ ní tú
处在泥泞难行的道路中。比喻陷入困苦环境,或处在卑下的地位。如:「以他的长才,虽然目前困处泥涂,有朝一日必能一鸣惊人。」
《分类字锦》:色浑泥涂(色浑泥涂)
柳宗元 宥蝮蛇文曲膂屈胁惟行 之纡目兼蜂,虿色浑泥涂。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