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  拼音:guó yǔ zhù yīn fú hào dì èr shì
民国七十五年一月由教育部所公告的译音符号。是根据原有之「国语罗马字」、「译音符号」修订而成。特点为用现今通行之四声调号表示四声。如yōu(ㄧㄡ)、yóu(ㄧㄡˊ)、yǒu(ㄧㄡˇ)、yòu(ㄧㄡˋ)。
《国语辞典》: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  拼音:guó yǔ zhù yīn fú hào dì yī shì
内容为ㄅ、ㄆ、ㄇ、ㄈ等国语注音字母。民国二年创制,七年十一月由教育部公布。七十五年一月公告「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时,将此注音字母称为「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简称为「注音符号」。
分类:国语
《国语辞典》:注音符号(注音符号)  拼音:zhù yīn fú hào
标注汉字字音的符号。分为二式:第一式即民国七年由教育部颁布推行的注音字母ㄅ、ㄆ、ㄇ、ㄈ等;第二式于民国七十五年公告,取代民国十七年制订的「国语罗马字」,仍用a、b、c等来译汉字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