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浥泪(浥淚)
被泪水沾湿。 宋 辛弃疾 《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词:“罗巾浥泪别残粧。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席间奏《湘妃怨》一曲,宛然幽篁浥泪,音韵悽楚。”
分類:泪水沾湿
《國語辭典》:泪汪汪(淚汪汪)  拼音:lèi wāng wāng
泪水充满眼眶,形容非常伤心。明。高濂《玉簪记》第七出:「泪汪汪,故园兵火遭蜂嚷。」《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杨氏见来得快,又一心惊,王生泪汪汪,走到面前,哭诉其故。」也作「泪眼汪汪」。
《國語辭典》:衔泣(銜泣)  拼音:xián qì
忍住悲泣不出声。南朝陈。徐陵〈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衔泣吞声,长对公闾之怒。」
《国语辞典》:噙泪(噙泪)  拼音:qín lèi
眼里含著泪水。《西游记》第三八回:「真个是噙泪叩头辞国母,含悲顿首复唐僧。」
分类:眼里泪水
《漢語大詞典》:眼水
(1).眼泪,泪水。
(2).方言。眼光;眼力。 克非 《春潮急》四:“‘是的,土改时分的。’ 李春山 笑着回答,‘兄弟,你好眼水。’”
《国语辞典》:扒推  拼音:pá tuī
比喻泪水一行一行,像耙齿一样多。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三折:「諕的我连忙的跪膝,不由我泪雨似扒推。」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又不会插翅飞,止不过泪若扒推。」也作「杷推」、「爬推」。
《漢語大詞典》:潸流
泪水流淌。 郭沫若 《甲申三百年祭》:“由于种种的错误却不幸换来了异族的入主,人民的血泪更潸流了二百六十余年。”
《漢語大詞典》:渍渍(漬漬)
形容满是汗水或泪水的样子。 沙汀 《意外》:“于是一个油布被包出现在楼梯口,而压在包下的,则是一张油汗渍渍的团脸。” 沙汀 《减租》:“抬起尘汗渍渍的扁脸, 张二 终于腻滞滞吐出两个字道:‘我--不!’” 周立波 《下放的一夜》:“现在,部长问明了原委,又看见同伴痛得眼泪渍渍的,伏在铺上,哼哼唧唧,慌忙跑回自己房间里,把药箱提来。”
《漢語大詞典》:雨袂
衣袖被泪水沾湿。北齐书·王琳传:“是用霑巾雨袂,痛可识之颜;回肠疾首,切犹生之面。”
《国语辞典》:泣泪成珠(泣泪成珠)  拼音:qì lèi chéng zhū
形容泪水流得很多,哭得很伤心。如:「丧子之痛,使得王妈妈泣泪成珠,任何安慰的话,她都听而不闻。」
《国语辞典》:泪流满面(泪流满面)  拼音:lèi liú mǎn miàn
泪水布满整个脸庞。形容非常伤心。《红楼梦》第五九回:「那婆子听如此说,自不舍得出去,便又泪流满面。」
《国语辞典》:泪如雨下(泪如雨下)  拼音:lèi rú yǔ xià
哭得非常伤心,泪水如同下雨一般。形容十分伤心。《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一语未终,泪如雨下。」《老残游记二编》第六回:「环翠因提起他家旧事,未免伤心,不觉泪如雨下,掩面啜泣。」也作「泪下如雨」。
《国语辞典》:泪下交颐(泪下交颐)  拼音:lèi xià jiāo yí
泪水流下交错聚集于脸颊上。形容很伤心。《文明小史》第二六回:「济川听了这番惊动的话,由不得泪下交颐,这是少年人天真未凿,所以还有良心。」
《国语辞典》:泪下如雨(泪下如雨)  拼音:lèi xià rú yǔ
哭得非常伤心,泪水如同下雨一般。形容非常悲伤。《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八。搜神记》:「姑忆念新妇,声彻黄天,泪下如雨,不自舍死,痛切心肠,终朝不食。」《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公婆两个听见这句话,惊得泪下如雨。」也作「泪如雨下」。
《国语辞典》:泪眼矇眬(泪眼矇眬)  拼音:lèi yǎn méng lóng
眼睛因充满泪水而视线模糊。如:「望著孩子步上结婚礼堂,我高兴得不禁泪眼矇眬。」